湖南崀山窯市村:三“道”繪出鄉村振興新畫卷_中國鄉08靠設計廣告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田野里機耕道縱橫交錯、臍橙園“橙道”蜿蜒起伏,院落里村道平坦潔凈,這“三道”給湖南省全息投影新寧縣崀山鎮窯市村繪就了一幅唯美廣告設計畫卷。“攤位設計窯市村太美了,尤其是行走在‘橙道’上,猶如踏入世外桃園,別有一番風味。”8月21日,周末帶著家人自駕旅游的長沙市民王先生贊不絕口。

新寧縣窯市村位于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5A級景區崀山腳下,與廣西資源縣毗鄰,是遠近有展覽策劃名的邊貿小村。2021年5月,湖南省交通水利建設集團對口幫扶該村后,工作隊緊緊圍繞“百里臍橙連崀山”發展理念,迅速同村“兩委”全面開展鄉村振興工作,共同謀劃未來發展規劃。通過走訪互動裝置調研、召開院落會,同群眾共商發展事,共匯展覽策劃發展智,共謀發展計,確定了該村當前的重點工作:圍繞三“道”,建設美麗窯市。

果園建設有“道”,農旅融合添新景 

“以前每年到了臍橙采摘的季節,我們果農們既喜又憂,喜的是橙香果黃,豐收在望,憂的是入園的路不好走,臍橙要運出來只能靠奇藝果影像肩挑手攤位設計提,成本高,效率低,現在好了,在臍橙園區修建了這么一條寬敞平整的‘橙道’,不僅解決了啟動儀式我們運輸的難題,而且果園也變得更漂亮場地佈置了。”村民李祖學樂呵呵地說。

新寧縣是全國四大臍橙出口基地縣之一,在新寧,四處皆是臍橙的海洋,窯市村也不例外。該村種植臍橙近千畝,主要分布在小山坡上。每年春天橙花綻放,花模型香醉人,而每年秋天,一個個金黃的橙果掛滿枝頭,惹人喜愛。

經過前期的調研,工作隊發現制約該村臍橙產業發展的主要癥結為臍橙園區交通不便,運輸不暢。為徹底打通這一腸梗阻,該村駐村后盾單位湖南省交通水利建設集團出資620余萬元,并充分發揮集團的主業特長,精心規劃設計品牌活動,科學組織施工,于2021參展年10月完成了連通崀山果業、潤杰臍橙種植園4.25公里“橙道”建設,徹底改變了過去豐收年、運輸難的問題。

如今,美麗的“橙道”,讓橙園景美路暢,讓丹霞與橙黃交相輝映,讓夷水與橙香相得溢彰。它承載了當地群眾致富的希望,更助推園區變景區、農旅深度融合。

與此同時,該村以“橙道”為載體,不斷豐富其內涵。“橙道”所經過的楓楊碼頭是一處重要景觀節點,是古時當地人外出闖蕩的一個碼頭,距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在全域旅游開發的大背景下,省交通水利建設集團邀請專家進行評估設計,VR虛擬實境并投入平面設計200余萬元,對其進行提質改造。

通過圍繞楓楊古樹鋪設漫步道、修建親水平臺、配置休息設施、架設仿古水車等一系列工程的實施,昔日的楓楊碼頭煥發新的生機,成為村民漫步休閑好去處,游客活動佈置游玩休憩好地方。2022年4月,全新的楓楊碼頭順利建成,優美宜人的環境和濃濃的江南風情,吸引著附近村民前來休閑、相關單位前來考察、各地游客前來觀光,成為“橙道”上的一顆耀眼明珠。

產業發展有“道”,鄉村振興底氣足 

“種水稻最怕的就是缺水,以前種水稻基本是看天吃飯,天旱時,有時為了一點水,鄰里之間還會發生人形立牌矛盾,現在好了,水渠修好了,再也不FRP用擔心作物缺水了。”說起村里的變化,村民周良剛眉飛色舞。

窯市村生態環境極佳,光照充足,十分適宜水稻種植,而該村有著上千畝的連片稻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為把飯碗牢牢的端在自己的手里,該村大力實施千畝優質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致力將農田變良田:以田心村稻米主產區為核心,集中建設1400畝高標準農田。

2021年,通過經典大圖新建、硬大型公仔化產業機耕道約3.2公里,既方便了農業生產運輸,也改變了以往群眾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情況;在灌溉上,優先對5條水圳(渠)進行硬化改造,有效解決了農田灌溉的問題,為農業豐產豐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品牌活動

隨著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的順利實施,工作隊嘗試通過委托的方式對稻谷進行加工,由于環境好,品質高,加工人形立牌后的大米一經上市便銷售一空,幫助村集體實現集體經濟收入近30萬元。

看到良好的市場前景,為進一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工作隊便立即謀劃著在窯市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平臺下,籌建自己的優質大米加工廠。目前廠房方案已出臺、設備已選定,建設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大型公仔地進行。建成后,預計日加工大米達30000斤,結合前端種植管理環節,共可吸納200余人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人均年增收將達上萬元。

凈化環境全息投影有“道”,安居樂業生活美 

“奶奶,冰棒的包裝紙是塑料垃圾,要放到可回收垃圾桶里的。”日前,窯市村一位剛買了冰棍的小朋友在往路旁可回收垃圾丟包裝紙的同時,不忘對著他的奶奶認真的說。

身處景區的窯市村,為提升人居環境,工人形立牌作隊同村“兩委”從垃圾分類減排上,花大力氣,下苦功夫,奇藝果影像以村道策展環境衛生為軸心,通過門前三包,讓環境衛生治理不斷向整個村莊輻射延伸。

工作隊同村“兩委”結合實際參展情況,全面修訂村規民約,并通過黨沈浸式體驗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讓人人都是環境衛生治理的支持者、參與者、維護者。2021年,駐村工作隊以人口聚集院落為重點,優先添置垃圾收集亭12個,配置分類垃圾參展桶48個,為垃圾分類減排提供硬件支撐。

在轉變思想、規范行為上,片區干部、黨員、志愿者紛紛化身為垃圾分類大型公仔宣傳督導員,通過上門入戶宣傳,全面指導垃圾分類,讓垃圾分類理念逐漸深入人心。通過抓源頭、轉觀念,致力變“粗投放”為“精投放”,變“要我分”為“我要分”。

同時以紅黑榜等形式,讓大家向榜樣看齊,向模范靠攏。該村通過示范在先,引導在前的方式,從思想到行為,一點點引導,一步步推進,讓村組道路變得干凈整潔,讓房包裝盒前屋后變得衛生有序。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