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為媒——點亮左權鄉村振興美好愿景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中國網/中VR虛擬實境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殷曉霞)9月17日,人民畫報北方攝影左權創玖陽視覺作基地揭牌儀式在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舉行。

圖為人民畫報北方攝影左權創作基地揭牌儀式現場合影。中國網 殷曉霞 攝

人民畫報副社長賀鵬表示,人民畫報自1950年創刊以來已走過70多個春秋。在這70年里,畫報人走遍祖國大江南北,用手中的筆和鏡頭記錄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用一幅幅美麗的圖片向世界講述中國的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人走向品牌活動藝術和攝影的道路。他指出,“70年來,這是人民畫報首次設立創作基地,這充分說明畫報人對左權這片紅色熱土的熱愛,建設好,發展好攝影基地是人民畫報和左權縣委、縣政府共同的心愿。”

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是左權縣委、縣政府提出“向山、向水、向田、向大美自然要產業”的發展思路后傾力打造的項目。基地設立藝術展廳、藝術家工作室、多功能會議室、露天影院、咖啡屋等系列場所,實現“山水—寫生—消費—產業”的全鏈條發展,為左權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向自然生態“要”產業

太行山深處的左權縣澤城村,自然生態宜人。中國北方國際啟動儀式寫生基地利用澤城村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建設沈浸式體驗包括澤城、半坡、西崖底、東安山、東安AR擴增實境、西安6個村30個寫生點。

圖為左權·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風光。中國網 殷曉霞 攝

寫生基地采取“縣校合作”的方式,公司模型運營、標準化管理機制,以左權縣麻田鎮澤城寫生基地建設為突破口,通盤布局“澤城、桐峪、老井”3個片區。根據規劃,國際水彩畫協會和左權縣將在三年內合作完成9處寫生村落改造,設計為期21天的學生寫生線路和為期7天的藝術家寫生線路,吸納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的寫生團隊及藝術愛好者。

FRP

圖為左權·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風光。中國網 殷曉霞 攝

據介紹,中國北方國際經典大圖寫生基地將在澤城、老井、人形立牌桐峪分別設立綜合接待中心,推進各村落寫生點的標準化建設,并在各個寫生村落間開通巴士,為寫生團隊提供服務。預計固定學生寫生群體將有2萬人,年營業收入可達910萬元。按照公司50%+村集體25%+村民25%的比例進行分紅,澤城村每年可獲得收益30萬元以上。未來,澤城村寫生產業將真正成為人氣旺盛、活沈浸式體驗力四射的朝陽產業、美麗產業。

打造藝術文旅新名片

依托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以藝術為媒,夯實文旅融合,是左權打造的另外一張嶄新的藝術文旅名片。

在寫生基地“回”字型街道漫步,路兩旁的青石園、咖啡開幕活動屋,以及沿線布置的畫材店、文創店、清吧、餐吧、VR體驗館、冷飲店等新的消費業態,無不吸引著路人駐足,感受太行山深處濃濃的藝術氣息。

圖為左權·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中國網 殷曉霞 攝

目前,澤城村街道風貌整治、古建筑保護修繕、民宿提升活動佈置改造等工作正在有序推進。據介紹,目前已建策展成鄉村民宿包裝設計38戶,可實現8人形立牌00人就餐、200人住宿,集吃住游樂于一體的“民宿社區”已見雛形,也給當地村民的生活帶來了改觀。

圖為左權·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打造的民宿。中國網 殷曉霞 攝

今年75歲的村民閆天壽喜笑顏開地告訴記者,“建造寫生基地就像把村里重新‘裝修沈浸式體驗’了一樣,干凈整齊,在這樣的環境里生活,人AR擴增實境的心情也更好了。現在,四面八方的人也愿意來,增加了人氣,村里很熱鬧。”

圖為左權·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設立的山西大學美術學院紅色研學基互動裝置地。中國網 殷FRP曉霞 攝

左權是一塊蘊含紅色資源的文化厚土。在寫生基地行走,總能看到一個個紅色元素閃耀其間。在這里,山西傳媒學院文創學院、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中北大學4所院校分別認領設計整條街道,推進整體風貌整治,力求創造人本的、自由的、有超越價值的藝術文化區域。這種將紅色基因融入藝術的實踐,對于賡續紅色血脈,攜手發展共贏具有重要意義。

“如今,古村風貌完整,是寫生、康養、玖陽視覺度假、游學的唯美勝地。”左權縣委宣傳部新聞科長張志華自豪地說。

讓科技服務鄉村振興

發展寫生奇藝果影像產業,不僅增加了寫生群FRP體的體驗感,滿足消費需求,還進一步帶動了村民增收。張志華告訴記者,“以前村里的人們就靠種小米、水稻,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如今,盤活閑置院落,澤城村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這給太行山深處的小山村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尤其是現代科技的融入更使村里的人文藝術及本土資VR虛擬實境源得以走出去,帶來不可估量的價值。”

圖為左權·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設策展立的5G直播倉。中國網 殷曉霞攝

寫生基地內配備有VR等科技設備,舞臺背板可以直觀地了解到當地的全貌,民宿街上的5G直播倉也提供了專業、穩定的網絡直播舞臺背板設備,在澤城就可以通過各大直播平臺將左權縣介紹出去。

圖為經典大圖左權·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內的機器人咖啡屋。中國網 記者會殷曉霞 攝

“村民們有了這些專業的新裝備,就可以通過人形立牌網絡更好地宣傳左權的山水美景,吸引更多人從線上來到線下,助力左權實現鄉村振興,這也體現了科技助農的初衷。”張志華介紹,2022年寫生基地將重點在提高寫生基地接待能力、增加消費業態、延伸寫生路線上發力。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