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實習生孫渴)2017年3月27-2活動佈置8日,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與挪威城市區域研究經典大圖所共同舉辦的第九屆中挪社會政策論壇暨第82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在海南省海口攤位設計市召開,主題為“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經濟全球化新挑戰、新動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倪紅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倪紅日在論壇上發表了題為《縮小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財產差距的稅收場地佈置政策選擇》的演講。倪紅日在演講中對所得稅如何在縮小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方面強化力度進行了介紹。
倪紅日提出,稅在縮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主要包括完善個人所經典大圖得稅稅制和強化征收管理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的關系是兩活動佈置者互為另一方面的前提。稅制設計和完善是征收管理的前提條件,而征收管理能否實施又是稅制設計的前提條件。個人所得廣告設計稅的改革和完大圖輸出善的目標是“建立覆蓋全部個人收入的分類與綜合相結合策展的個人所得稅制”。
對于具體的措施,倪紅日提出以下幾點措施:
不宜再統一提高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
2006年以來,我國曾三次提高了個人所得稅的免征額:2006年從800元/月提高到1600元/月;2008年由1600元/月提高到2000元/月;2011年由2000元/月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月。僅2011年免征額調整就減少了AR擴增實境6000萬個人所得稅納稅人。自此,個人所得稅的征稅范圍和納稅人都大幅度減少。
合國模型家統計局對居民可支配收經典大圖入的統計數據,目前個人所得稅只是針對年所得收入在4200經典大圖0元以上(月收入3500元)的人征稅,也就是大體相當于對20%的高廣告設計收入群體和少部分中等偏上群體征稅,對低收入和部分中等收入群體是不征個人所得稅的。
因此,考慮到整活動佈置個稅制結構調整的要求,目前個人所得稅的費用扣除標準還需要研究,不宜統一籠統地再提高。最重要的是,為了提高個人所得稅扣除費用的公平性,在實行了綜合與分項計征得稅制改革后,將有針對性地對一些支出道具製作費用,在綜合計征基礎上進行抵扣,以盡量精準地減輕部記者會分納稅人的負擔,這種策展制度設計是比較公平、規范和科學的。
對財產性收益征稅管理
與調節收入分配差距相關性比較高的是對個人財產性收益的征稅管理,這是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的“軟肋”,也是個人所展場設計得稅改革和完奇藝果影像善的重點之一。在現行個人所得稅制度設計中,雖然已經都涉及了這些財產性收益,但由于沒有實行綜合計征道具製作,累進稅攤位設計率并沒有全息投影很好地全面發揮調節收入的作用。同時,由于稅收征管制度的條件不夠,稅務機關難以全面、及時掌握個人的全部收入信息,因此很難在綜合計征的基礎上計算累進稅率,這樣,使得高收入者來自財產收益的部分,只能按照低檔稅率征收。
稅收征管的難度還來自經營主體的收入費用化問題,而這需要通開幕活動過稅制的完善和強化稅收征管來加以控制。
強化稅源監控的社會管理
對個人所得稅稅源的監控,有賴于全社會的信息管理共享和納稅環境的優化。這絕不是稅務機關自身能大圖輸出夠做到的,所以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和政府各個部門的通力協作。頂層設計是首要的。
稅收征管法律制度還不適應對自然人稅收征管,需要修改和完善。
現行中國的《稅收征管法》主要針對企事業納稅人,相對缺乏針對自然人納包裝設計稅人的展場設計相關配套法律措施。包括稅收債權保障措施、反避稅措施中自然人主題的缺位,稅收優先權、代位權和撤消權制度的規定等。所以,在個人所得稅等直接稅改革、修改和完善的同時,稅收征管方面的相關法律也必須修改和完善。
納稅人意識有待提高
納稅意識是將間接稅改為直接稅的最大障礙之一。為此,需要大量地普及財稅知大型公仔識,讓人們意識到為什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要規定公互動裝置民的納稅義務。也要從經濟原理上說明公民為什么要納稅,它的經濟實質是玖陽視覺老百姓購買公共產品和準公共產品用于自身的消費,就像購買糧食和策展食品一樣,只是購買的方式不一樣而已。提高中國公民的納稅意識,是稅收制度改革和結構性調整的重要前提。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