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耗資千萬建通村公路給窯灣人帶來致富希望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修繕一新的窯灣村通村公路

舞臺背板  窯灣村通村公路配套公廁

一條最初準備花模型100多萬元便可以“拿下”的通村公路,完工算總包裝盒賬竟然花掉了1300多萬元!南川區三泉鎮窯灣村這條“嚴重超支”的公路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秘密?

1、“土廚師”得償夙愿

3月17日,周五。窯灣村的朱陽學起了個大早,草草吃完早飯,他便套上水褲到自家魚塘中開始撈魚。

“明天天氣好,客人肯定不少。你們把該準備的東西都備好,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臨下水,他望了一眼門前嶄新的招牌“朱家大院”,又返身進屋叮囑老婆、哥哥和侄兒。

“朱家大院”是朱陽學和哥哥朱陽書、侄兒朱新有3家人合辦的。朱家人經濟并不寬裕,朱新有一家還曾是村里的貧困戶。去年年底,3家人東拼西湊了幾十萬元,終于辦起了這家農家樂。

辦農家樂致富,是朱陽學的夙愿。在窯灣村,朱陽學是遠近聞名的“土廚師”。村里的紅白喜事,大都能看到他忙活的身影。在他的記者會帶動下,家中多位成員都在餐飲業有過從業經驗。但此前礙于窯策展灣村通村公路崎嶇難行,朱陽學的愿望一直無法實現。

窯灣村村支書林文壽FRP記得,村里唯一的通村公路還是上世紀80年代大家投工投勞修的。一些路段全靠鑿開絕壁而建,坡度陡、路基窄,路況極差,許多路段只能容單車通行。盡管2008年公路進行過簡單硬化,但并未從根本上改變全村交通出行環境。

2、一個大膽的想法

去年,南川脫貧攻堅進入最后沖刺。該區每個貧困村由一名區領導牽頭,一個區級部門、一批社會單位、一名鄉鎮干部參與,組成“1+3”駐村工作隊,負責整村脫貧。

南川區政協副主席廣巨雄是窯灣村脫貧攻堅的牽頭人。“窯灣村離南川城區只有1FRP0多公里,并且就在金佛山景區,山清水秀,土地富硒,非常適宜鄉村旅游發展。當地村民辦農家樂致富的愿望也非常強烈。”對窯灣村進行細致調研后,他得出結論。

《南川區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明確AR擴增實境提出,深入實施脫貧脫困工程,要推進基經典大圖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數據顯示,自2015年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南川已圍繞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和公共服玖陽視覺務等完成貧困村整村脫貧項目1372個,新建維修村道568.8公里、便民路289.7公里。

明晰了需求側的需求,窯灣村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便可做到有的放矢。建好通村公路,成為推動窯灣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而促進當地脫貧致富的關品牌活動鍵一步。

在脫貧攻堅中,南川原計劃投資100余萬元對窯灣村的通村公路進行改造。靠這筆資金要對這條全長7.07公里,幾乎是“病入膏肓”的公路進行改造,達到促進當地脫貧致富的目的無疑是杯水車展場設計薪。

然而,結合實際需求,考慮對通村老公路進行全面改造,將原寬度為3-4.5米的機耕道式公路提升改造為寬度為6.5米的標準等級瀝青公路,并在沿線打造花海景觀,形成一條高質量旅攤位設計游通村公路。

“修好窯灣路,讓全村人民在農旅結合中富起來!”這一大膽的想廣告設計法很快在駐村工作隊、幫扶單位以及全村村民之間形成AR擴增實境共識。

3、為了“豐滿”的理想

理想“豐滿”,但現實卻異常“骨感”。新的修路計劃預算資金廣告設計互動裝置口高達上千萬元,籌措難度極大。更要命的是,南川要在去年實現全區脫貧摘帽的硬任務,通村公路建設拖不起、等不得。

“邊干邊找”,對策只有4個字。去年3月,新公路建設如期開工的同時,“化緣行動”也四面鋪開……

在市交委的大力支持下,窯灣村通村公路被納入市級交通扶貧項目;定點幫扶南川區的市包裝盒供銷社和位于該村的茅坪寺森林公園分別捐資110萬元和100萬元;區旅游局組織愛心企業走進窯灣村解囊相助;區發改委、財政局、扶貧辦等包裝設計單位紛紛幫助公路建設爭取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在修路的過程中,窯灣村這個貧困村的村民你三五百、我一兩千,每戶平均出資1000元,共籌措40余萬元資金投入工程建設。感于窯灣人的齊心,公路設計單位市交通設計院全息投影免除設計費用30萬元。同時—參展—公路建FRP設單位也最大限度對工程進行了墊支。

據統計,在公路建設中,最大一筆補助資金為426萬元,最小的一筆愛心企業捐助僅有3000元。

4、“致富路”效益初顯

去年11月2日,通村公路初步竣工。從高處俯瞰,黑色的公路在山間蜿蜒盤桓,公路沿線花團錦簇,景象蔚為壯觀。為方便游客,公路沿途還細心地建造了一大四小5座公廁。附近居民回憶,公路竣工的第一個周末,便有游客陸陸續續到窯灣村游玩。

12月17日,南川鄉村旅游生態年豬節“愛心購”活動在窯灣村舉行。分布在通村公路沿線的朱家大院、老房子、森緣山莊等10多家新開張的農家樂被來自主城和南川的游客擠得滿滿當當。

“那天光我們一家就辦了12桌。游客吃的加上買的,一共殺了兩頭豬,純利潤就是好幾千塊錢喲!”談及起當天的盛況,朱陽學如沐春風。

打那天以后,“朱家大院”平面設計每周都能接人形立牌待幾桌游客。朱家房前屋后的幾十株果樹所產的李子、核桃、經典大圖板栗以及魚塘中的生AR擴增實境態魚也從多年來鮮有人問津的狀態,逐漸開始成為一家人的“搖錢樹”、“發財魚”。

這場由定點幫扶單位——區旅游局主辦的活動也為窯灣村的通村公路建設籌措到了最后一筆欠款。撇開正常消費包裝設計,30多家愛心企業當天共為窯灣村捐資達150余萬元。

窯灣村“第一書記”王曉強說,通過動員和就業培訓,目前窯灣村又有30多戶村民正在籌備興辦農家樂。數百畝富硒水稻、冰糖李以及生態雞鴨等特色農產品的種植養殖包裝設計規劃,更是讓窯灣人看到了生活的奔頭。

嘗到修路甜頭的窯灣人如今又開始了更大膽的規劃。他們準備將通村公路向大山深處的茅坪寺森林公園和窯灣水庫延伸,進一步豐富全村旅游元素,吸引更多游客前來休閑。這條長達9公里的公路預計將耗資2000余萬元。

對于去年底剛剛脫貧的窯灣人而言,這是一次更大的挑戰。

彭光燦 張亞攤位設計飛 王于澤圖片由南川區扶貧辦提供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