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11月25日電(記者袁軍寶、吳書光)25日,在沂蒙革命老區山東省臨沭縣,投資1億廣告設計余元的朱村沭河大橋通車,從朱村到縣城的車程縮短至半小時。“今后,俺村的葡萄、梨、柳編產品等農副產品往外運輸更大圖輸出方便了,日子肯定平面設計會更紅火。”看到大橋通車,臨沭縣曹莊鎮朱村黨支展覽策劃部書記王濟欽難舞臺背板掩興奮。
從村東口進入朱村,平坦的水泥路一路向西,幾位老人正沐浴著策展陽光,在一處街角攤位設計下棋、聊天。“現在我們都過上了好日VR虛擬實境子,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環境衛生好,這不就是小康嘛!”90歲的“老支前”王克昌言語間滿滿的幸福感。
時間回到70多年前,這里是軍民同心、英勇抗日的紅色熱土。沭河之濱的臨沭曾是山東和濱海地區黨政軍領導機關駐地,啟動儀式朱村更是舞臺背板遠近聞名的“紅村”:這里有臨沭最早的農村黨支部,是包裝盒八路軍“鋼八連”的成名處、“支前模范村”。革命戰爭時期,朱村先后近百人參軍,共有8名村民犧牲,村民還踴躍騰房子、籌軍糧、抬擔架、救傷員。
吃水不忘挖井人。近年來,當地政府加大對朱村等“紅色村莊”的幫扶力度,昔日“支前模范村”得玖陽視覺到大力“支援”。在朱村附近,沭河東岸濱河大道、沿河路等周邊道路工程陸續建成,產業隨之快速發展。
在朱村現代農業示范園,葡萄園和梨園包裝盒的種植面積已有約800畝,并且逐步延伸出采摘、休閑觀光游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垂釣沈浸式體驗等功能。在示范模型園里承包3畝半梨園的王濟山說,去年僅梨子就賣了3萬多元,增收致富越來越有勁頭。
傳統的柳編產業實現“啟動儀式脫胎換骨”。村里引進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由該企沈浸式體驗業負責柳編產品設計、打樣、銷售,大量VR虛擬實境朱村村民在家搞柳編,實現就近就業。“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很滿意。”居家從事柳編業的村民張學英說。
2019年,朱村村民道具製作人均可支配收入1.79萬元,是2013年的1.6倍。朱村還新建AR擴增實境展場設計了綜合服務中心、擴建了小學操場,先后被評為“全國美麗場地佈置鄉村創建示范參展村”“全國文明村”。
奔向小康的朱村人正鉚足干勁,借全息投影“紅色氣質”謀劃新的振興。臨沭縣委書記劉飛說,近年來臨沭縣多次在朱村召開縣委常委會,明確了建設沂蒙精神傳玖陽視覺承村、老區人民紅火生活樣板村、包裝盒鄉舞臺背板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點的工作思路AR擴增實境。
在朱村東側,紅色朱村改造提升項目工地上熱火朝天。臨沭縣曹莊鎮黨委書記高志遠說,今年初,曹莊鎮統籌疫情防控與項目改造,僅用一周就整理出180畝地,正改造提升村史館、民俗館、廣告設計支前館、治淮館等,明年7月前投入運行,以更好地保存開幕活動住紅色記憶、傳承好紅色基因。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