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汨羅市城區羅城路41號小院經過改造平面設計后,奇藝果影像增設了小花園、路燈、休憩涼亭等(12月2日攝)。新華社發
新華社長沙12月20日電題:“三湘”老房有新喜
新華社記者蘇曉洲、周楠
墻面美化、路面硬化、空地綠化、電梯直達、雨污分流……走進湖南省汨羅市的園丁苑小區,所到之處皆煥然一新舞臺背板。
地處汨羅市中心城區,歸義鎮里集中分布著不少老舊小區,園丁苑小區是典型代表。這個建于20世紀70年代的小區,原本是汨羅市一中教職工宿舍樓,經數次擴建,目前有19棟樓房、300多戶住戶。小區基礎設施建設陳舊落后,電線網密密麻麻、路面坑坑洼洼,沒裝電梯居民爬樓難、沒實施雨污分流導致容易積水……
“抬頭都是網,低頭全是坑,晴天爬樓一身汗,雨天出門一身泥。”退休教師胡樂群分享了小區內部流傳的抱怨。
2019年開始,汨羅市連續三年將老舊小區改造列入政府工作報告,91個小區或片區納入改造計劃,目前已有35700余群眾因此受益。
“老舊小區改什么?怎么改?我們包裝設計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汨羅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辦主任廖升紅介紹,根據各小區的實際情況和群眾需求,形成“一小區一方案”。
去年,園丁苑小區被納入改造計劃,建設休憩涼亭廣告設計、劃出停車位、道路鋪瀝青……經過數月施工,小區煥然一新。不過,加裝電梯時,出現了不同樓層居民各執己見、改造資金籌集難、安裝基礎條件參差不齊等問題。
胡樂群自FRP告奮勇當了小區改造的牽頭大圖輸出人,通過挨家做工作,逐參展戶征求意見,推動條件達標的樓棟安了電梯。“裝了電梯,大開幕活動家說生活質量都提高了。”胡樂群說。
這是湖展覽策劃南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一個縮影。據了解,湖南要求將老舊小區改造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治理“城市病”相結合,計劃到“十四五”末,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基舞臺背板本完成改造。
在湖南省湘潭道具製作市,當地政府以老舊小區改造為抓手,精心打造13個集中連片美好社區,今年已開工改造老舊小區197個,新增停車位40記者會05個,完成坡道、扶手等無障礙改造近500處。湘潭市住建局副局長顏星介紹,目前全市正在實施加裝電梯272臺。
“加裝電梯后,上下樓比之前方便多了。”湘潭高新區新塘里社區三湘鑫苑開幕活動小區的居民楚再明說,小區此次加裝了8參展臺電梯,電梯內部采用無障礙設計,給老幼群體、殘疾人群提供了便捷。
除了基展場設計礎設施得到完善,小道具製作區互動裝置環境也得到美平面設計化。汨羅市采用“見縫大圖輸出插針”的方式,通過布局小而精、功能全包裝設計的小游園、小包裝設計綠地,新增、改造游園和綠地23處10140平方米。
老舊小區改造“改”到了群眾心坎啟動儀式上。“我們這里以前又老又破,現在有綠的地、白的墻、新的路,一看就心情好!”在汨羅市城區羅城路41號小院,居民譚沫說。
“小區改造好,后續管理也要跟上。”廖升紅表示,汨羅市正在探索成立非營利性的物業管理機構,努力實現長效管理機制,解決小區維護管理問題包裝盒,沈浸式體驗讓老百姓住得舒心。
1 2 3 4 5 >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