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丨在浙江桐廬,品味鄉村08靠設計品牌活動美學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新華社杭州12月4日電 題:在浙江桐廬,品味鄉村美學

新華社記者幸培瑜、張璇、田庚申

初冬參展時節,浙江省桐廬縣梅蓉村,村口一條長500米的水杉大道迎來最美的時節——水杉樹色彩斑斕包裝設計,村民往來其間,構成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12月3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梅蓉村,村民駕車駛過水杉大道。新華社記者 盧哲 攝

“水杉大道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村民舒紅玲說,20世紀五六十年代,當時的梅蓉人艱苦奮斗,將荒灘變成了綠洲,吸引了中外友人訪問梅蓉。VR虛擬實境為此村里種下1000多棵水杉苗,成為入村口的標志性景觀。現在,藝術家們又在梅蓉創作了許多新的藝術作品包裝設計

在梅蓉村一隅,一個高約4米的藝術作品《耒耕田肥》吸引了游客駐足欣賞。這個以各種舊農具集合而成的藝術作品,50%的農具都由梅蓉村村民提供。

參展

“這個桶是我家的”“這個犁是我家出的”……看到家里的老物件成為藝術品的一部分,村民們又感動又驕傲。

選準藝術鄉建賽道,梅蓉村連續舉辦啟動儀式兩屆山水藝術季,由全國十大美院團隊創作的20件公共藝術作品永久落地梅蓉村,與當地田人形立牌園風光融為一體。

藝術稻田、富春綠道、鄉村會客廳……鄉村與當代藝術的結合,全息投影讓梅蓉村煥發出新的活力。

12月3日,游客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梅蓉村的鄉村會客廳宏逸咖啡館拍照打卡。新華社記者 盧哲 攝

梅蓉村實施村民家門口就業計劃,村民也從藝術鄉建的“旁觀者”變為“參與者”。通過流轉土地獲租金、就地務工掙薪金、合辦民宿人形立牌享分紅、入股項目得股金,村民們實現了物質富裕、精神富有。

策展“村集體收儲了60玖陽視覺多畝、1萬多平方米的老廠展覽策劃房,以及10大圖輸出多幢明清古建筑,為藝術鄉村打造、產業興旺預留了空間。”梅蓉村黨委書記吳VR虛擬實境方云介紹,展覽策劃村里還開展沉浸式藝模型術演繹、古宅戲劇場等多形式藝術活動,啟動“藝術家駐村計劃”,讓藝術在這里“自然生長”。

如果把梅蓉村的鄉村風貌比喻為融合現代藝術場地佈置的“油畫”,那么桐廬縣深澳村則像是一幅記者會清麗生動的“江南水墨畫”。

黛瓦白墻、青石小路……深澳村擁有200多棟保護相對完好的古建筑,近年來這里因為來了“新村民”,千年古村煥發出“年輕態”。

調香師涑南在這里開設了木開幕活動龍香坊,每日在古村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尋找靈感,原料大多就地取材,用香氣展覽策劃留住鄉愁。

古建模型筑變成了制香坊、手作店、咖啡館,康養、民宿、瑜伽等業態次第入駐,逐漸“盤活”了這個原本清冷的古村。

12月3日,游客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深澳村游覽。新華社記者 盧哲 攝

參展年5月,模型中國美術學院教師董蒔成了深澳村的文化特派員。深度調研后,董蒔和團隊探索通過“共創設計”的方式,與村民一起經典大圖對深澳村公共生活空間進行系統規劃和設計,推動實現新型可持續人文鄉村社區建設。

這些從天南海北匯聚于此的“新村民”身份不同,卻有著同樣的“鄉村情結”和創新思維。他們用開幕活動沉淀的匠心、精美的匠品激活了深澳村文創、文旅產業的“一池春水”。

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深澳村實現村集體經濟經典大圖收入210余萬元,累計接待游客128萬人次。

如今,越來越沈浸式體驗多的游客慕名來到這里享開幕活動受一份寧靜,村民在與游客、開幕活動農創客的互動共生中,體會到堅守綠水青山和文脈傳承的價值。

“桐廬處處是新詩……”南宋詩人陸游對桐廬的山水情有獨鐘,如今,桐廬縣多個村莊構建的鄉村美學,成為桐廬不斷實現鄉村廣告設計振興的生動注腳。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