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云南:七彩花蔬的跨境之旅
斗南花市顧客正在采購新鮮鮮切花。
春天農產品公司車間里,工人正在分揀蔬菜準備裝箱配送。
云南花卉主要出口品種之一:虹之夭桃。
編者按
云南,素以其美麗、豐饒、神奇而著稱于世。地處中國西展覽策劃南邊陲,這里是我國通往東南亞、南亞的重要窗口和門戶,有著發展對外農業貿易的天然地緣優勢;立足于高原特色農業優勢,通過品種改良、技術研發,云南的鮮花、蔬菜等產業開始步入了產業轉型升級的快車道;“一帶一路”建設對于云南農產品提高質量效益和增強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云花”“云菜”走出去更是迎來了重大機遇。本期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七彩云南”,看那里是如何立足自身優勢、發展核心競爭力,助推道具製作“花”“菜”產業走出去的。
本報記者盧靜文/圖
十月的昆明,雖已入秋,但路邊仍隨處可見鮮花錦簇,蔬果飄香。這里是七彩云南,是中國毗鄰周邊國家參展最多的地區之一,也是唯一一個可以同時從陸上溝通南亞、東南亞的省份。
氣候立體,資源豐富,云南有著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精品農業的天賦異稟;面向“三亞”(東亞、東南亞、南亞),肩挑“兩洋”(太平洋、印度洋),云南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而“一帶一路”建設,又給了云南農業更多走出去的機遇和可能——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并發表重要講話;
隨后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品牌活動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明確提出,要發揮云南省區位優勢,打造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將云南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
憑借東風,云南這個中國西南開放的重廣告設計要橋頭堡,在農業走出去,花卉、蔬菜等農產品對外貿易方面,開始了新的實踐探索。
“亞洲花都”——
立足優勢,拓寬市場,注重品種培育和科技創新
凌晨一點,夜已經深了,但在距離昆明市區18公FRP里的斗南花市,在這個24小時營業的花卉交易中心,生意才剛剛開始。
在交易大廳和拍賣中心,花農、花商、顧客穿梭在一排排整齊擺放、色彩各異的鮮花中間,熙熙攘攘、人聲鼎沸,一同完成著云南乃至東南亞地區進出口花卉的交易……這里是亞洲最大的鮮花交易市場,是中國花卉市場的晴雨表。
“斗南占有國內花卉交易70%的市場份額,玖陽視覺出口鮮切花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20多年交易量、交易額、現金流、交易人次均位居全國第一。”斗南花卉產業集團總裁助理毛海鵬告訴記者,作為云南花卉走出去的重要窗口,斗南花市對于云南鮮花產業有著不能不提的重要意義。
來自海南的買手劉先生告訴記者,在其他地方,一支十五束的卡羅拉玫瑰要賣到100-150元,而在斗南拍市二十束才50元左右。正是所謂“斗南花市漲一元,全國鮮花漲三塊”。
在資源、市場以及開放程度上,云南也有著突出的多方面優勢。“較強的紫外線和充足的陽光為生產優質花提供必要的光熱基礎,而豐富的開幕活動種質資源為品種研發創新提供不可缺的基礎材料。”云南農業廳花卉產業處陳濤告訴記者,云南一共擁有1200多種觀賞植物種類,占全國觀賞植物的半數。這些植物種類不僅策展是世界觀賞植物寶策展貴的種質基因庫,也是云南花卉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所在。
在市場方面,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平面設計和愈發開放的便利條件,使得近年來云南花卉加快拓展走出去的輻射半徑——
航空、高速公記者會路、鐵路運力逐步加大,云南花卉出口成本明顯下降;東南亞地區是巨大的花卉消費展場設計市場,隨著“一帶一路”相關政策的提展覽策劃出,邊境口岸貿易更加便利化,花卉需求量有增無減……陳經典大圖濤說,目前云南的鮮花出口已經由南亞、東南亞,拓展到了歐洲,2016年花卉總產值463.7億元,出口額2.2億美元。
作為走出去的“排頭兵”,云南的花卉企業直觀真切地感受到了這些變化。
昆明虹之華花卉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薛建平,在云南從事花卉出口已有二十余年。他告訴記者,為了擴大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花卉企業開始注重品種研發和國外品種的引進,通過新品種研發引進,返銷國外,公司的種苗和鮮切花現在已經銷往包括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在內的亞洲、歐洲國家。
“云菜招牌”——
保障源頭質量,發展冷鏈物流,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力量
不同于斗南的“深夜時間”,在每天天還蒙蒙亮的時候沈浸式體驗,一輛輛農用車就來往穿梭模型于晉寧的田間地頭。剛從地里拔出清洗后的新鮮全息投影蔬菜被運往各大冷庫,隨即漂洋過海,擺上了世界各地人們的餐桌。“晉寧蔬菜”是云南蔬菜出口遠近聞名的金字招牌。
“去年公司又流轉了幾百畝土地,現在一共有出口蔬菜種植基地1500多畝。”走進云南春天農產品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負責人晉松瓊告訴記者,公司通過“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不僅保障了蔬菜源頭質量,同時也帶動了當地農民的就業增收。
經過多年發展,云南春天公司啟動儀式的農產品已遠銷日本、韓國、俄羅斯、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收入85%至90%來自國際市場。
“總體來說蔬菜利潤比較高,但是要經過管理、檢測、運輸很多環節,可以說從地里摘下來的那一刻,保鮮就成為企業著重關注的問題。”晉松瓊說:“我們的蔬菜從基地到冷庫只有半天時間。清早從大棚把新鮮蔬菜拉回工廠,經過簡單的分揀除雜、真空遇冷,然后進入冷庫,基本當天就發貨,每天出貨量最高可達300多噸。”
有利的高原特色光熱條件,綠色無污染的種植模式以及先進的物流運輸體系,蔬菜產業歷來是云南大力發展的特色經濟產業之VR虛擬實境一,近幾年更是成為出口支柱產業。
“2016年,云南省蔬菜出口89萬噸,從國外賺回了高達78.5億元的外匯,兩個數字分別較上模型一年上漲20.6%和39.7%,預計今年的數字將會繼續增長。”云南省商務廳辦公室主任劉偉勝介紹說:“道具製作我國已與世界15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蔬菜出口貿易關系,是世界上第一大蔬菜出口國,再加上云南自身的自然資源條件優勢,‘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未來‘云菜’的出口額預計會上漲較快。”
目前云南省從事蔬菜生產加工的企業達400余家,其中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達128家,奇藝果影像楚雄博弘、曲靖萬裕、云南春天等企業年出口額均超過10億美元。
出口地區日益擴大,出口種類數量穩步提升,云南已經真正成為享譽全國乃至世界的“菜園子”。
政企經典大圖齊發力——
搶抓機遇,政府保駕護航,著力培育農業走出去主體力量
稻花香里說豐年,喜看農VR虛擬實境家怡笑臉。在推動云南農業走出去的過程中,政府和龍頭企業齊發力、一盤棋,合力推動云南花卉、蔬菜產業的出口貿易。
一方面政府為產業出口保駕護航,立足于當前有利的開放政策,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
“農業在走出去戰略中發揮的是‘先頭部隊’‘穩定部隊’的作用。不同于工業、商業,農業的本質和屬性決定了其能夠更好地融入當地,對于雙方都會產生互惠互利的影響,因經典大圖此農業走出去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云南商務廳研究院院長段濤告訴記者,從這點出發,再加上云南農業的自身優勢,走出去就有了可能和必要。
同時,對于花卉、蔬菜這樣的特色精品農業產業來說,走出去也是云南農業自身實現轉型升級跨越式發展的需要。
段濤說:“怎樣才能實現‘兩個百年’全面小康的目標?就記者會是要進行產業的升級換代,就是要通過發展出口,倒逼企業進行質量提升,品種、技術研發;進行物流、交通的建設;以及政府頂層設計、政策的支持和配合,實現由邊境農業、小農業,發展為由龍頭企業帶動的大產業,精品特色產業,最終促進云南同周邊、邊境‘命運共同體’的實現。”
“花卉、蔬菜產業,這幾年已經代替傳統的咖啡、茶葉等成為云南農業出口的支柱,一方面與政府的大力扶持分不開,另一方面,龍頭企業帶動以及出口示范區的建設攤位設計也發揮了很大作用。”云南省農業廳對外交流合作處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道,以云南農墾企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主體的農業走出去企業,已經開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引領示范作用。同時建立的一批出口示范區、示范基地,對于形成企業集群、聯盟,共同進行技術產品研發、開拓市場以及加工園區和大型公仔營銷體系建設等,都發揮著越來越重大型公仔要的作用。
云南省農業廳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我們的農產品想要更進一步地打開國際市場,就需要我們在立足于自身‘高原農業’特色的基礎上,在‘優質’上下功夫,在‘產業’上下功夫,通過培育‘新主體’、建設‘新平臺’,把小企業扶持成大企業,攤位設計從小產業中找到大商機,從啟動儀式而實現協同發展,綠色發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