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年過半百回鄉創業 她助力古村08靠設計品牌活動落煥發新活力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新華社西寧7月18日電(記者范培珅 柳澤興)清冽的益曲河水汩汩流淌,古色古香的藏式傳統房屋錯落有致,夏日的結拉村山清水秀、生機盎然。

道具製作

才卓瑪今年51歲,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安沖鄉結拉村人,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她曾全息投影開過日用品商鋪,也做過副食品公司負責人,兜兜轉轉,才卓瑪在玉樹市扎下了根。2012年,看著震后重建的玉樹市區發展越來越好,才卓瑪決定承包市里的一家酒店。運營、接待、策劃……初涉酒店行業,才卓瑪抓緊一切時間學習,慢慢摸清了酒店經營的“門道”。攤位設計

7月16日,在玉樹市安沖鄉結拉村益曲卡山莊,才卓瑪擺啟動儀式放花瓶。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酒店AR擴增實境生意越包裝設計做越紅火,才卓瑪心中卻始終留有遺憾。“每次回到結拉村,看著家鄉綠水青山卻留不住人,村里稍微有點文化的記者會人都離開了,村子越來越冷清。”談及以前,才卓瑪頗為無奈。

結拉村是典型的半農半牧村。長久以來,居住在這里的群眾利用當地獨特的片石資源,建造了大FRP量的石砌房屋,形成了極具特色的藏式傳統村落。但隨著一些村民模型的離開,傳統村落沒能得到很好的保護利用攤位設計,不少房屋處于廢棄狀態。

才卓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每次聽到或看到這句話,我腦海中立馬浮廣告設計現出來的就是廣告設計我的家鄉,我必須回去。”2019年,才卓瑪將經營多年的酒店轉手,又陸續賣掉自己名下的商品房和商鋪,帶著大半輩子的積蓄回到結拉村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產業,建設生態旅游山莊。

  這是7月16日拍攝的益曲卡山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聽到消息,各種質疑和不解紛至沓來。朋友說:“投入這么大,沒啟動儀式想過怎么回本嗎?”丈夫也不理解:“家里錢夠花了,都這么大年紀了還創業,舞臺背板身體吃得消嗎?”才卓瑪的回復很堅定:“我不忍心看到村民們背井離鄉,廣告設計想讓家鄉的青山綠水真正變成富民增收的攤位設計綠色產業。”

剛到家鄉,一切都從零開始。才卓瑪不停走訪考察,全力修繕、保護傳統的藏式建展覽策劃筑,向村民普及鄉村玖陽視覺生態旅游和奇藝果影像建筑保護知識。“那一陣太忙了,村里沒人懂酒店運營和鄉村旅游,策劃、設計、會計、采購大圖輸出都是我一個人在做。”才卓瑪說。

去年,才卓瑪打造的傳統村落鄉村民宿——益曲卡山莊正式營業,集民宿、生態旅游、餐飲娛樂、露營等為一體,深受FRP游客喜愛。結拉村也與才卓瑪簽訂了協議,將村集體經濟資金400萬元入股到平面設計山莊,既能幫助村民解決就業問題,也能每年獲得分道具製作紅。

  7月16日,才卓瑪(右一)給山莊工作人員演示大圖輸出床品整理。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如今,益曲卡山莊為結拉村近20名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村民擋格和才卓夫婦從山莊建設之初就在工作,現在擋格是山莊的電工,才卓是服務員。談起工作,擋格贊不絕口。現在,依靠在山莊工作的VR虛擬實境收入,擋格家還清了欠款,今年家里還修建了陽光房,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里奇藝果影像還有不少在外打工的人問我,山莊還招不招人,想要來全息投影山莊上班。”擋記者會格笑著說。

  7月16日,山莊工作人員演唱原生態歌曲。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山莊經營逐漸步入正軌,去年開業后僅營業了40余天就接待了近500FRP名游客。策展今年以來,不少游客陸續來到結拉村感場地佈置受自然生態和傳統文化。“不是看到希望了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有希望。”才卓瑪時常講這句話。下一步,她還打算在山莊引入游牧文化體驗,開發民族手工藝品伴手禮,帶動更多村民就業,助力鄉村振興。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