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如何開好局、起好步?未來五年,青白江如何發展?近日召開的青白江區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暨區委經濟工作會,全面分析了青白江區新階段特征,明確了未來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著力重點。
在12月16日舉行的成都市委“北改”工作推進專題會上,成都提出將該區域打造成VR虛擬實境為成都都市圈重要活動佈置經濟增長極、鏈接亞蓉歐陸港門戶樞紐、產貿結合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而青白江在包裝設計經開區、自貿區、綜保區等多重戰略機遇疊加的優勢下,發揮著核心引擎作用,為建設全球供應鏈陸港樞紐帶來了難得機遇。
機遇昭示未來,目標指明方向。如何抓住契機,為新一輪發展按下快進鍵,青白江區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圍繞“陸海聯運樞紐、國際化青白江”發展定位不動搖,又立足新階段,創新提出通過加快建設面向泛歐泛亞、“一帶一路”的對外交往引領區、開放產業集聚區、改革創新示范區、國際品質生活區和陸港主樞紐,打造現代化國際化成都北部中心的發展目標。
陸港主樞紐
是成都北部的核心支撐
加快建設陸港主樞紐,是青白江區最重要的實施路徑,也是青白江區打造成都北部中心的核心支撐。
12月25日,鐵路港綜保區正式通過驗收。作為備受矚目的對外開放平臺,綜合保稅區具有開放層次高、政策優惠多、功能齊備等特點,對于促進對外開放、吸引外商投資、承接國際產能轉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推動成都國際鐵路港樞紐能級持續提升。
成都市委大圖輸出“北改”推進會明確提出,北部地區的主要動力源是陸港主樞紐,提升北部區域的發展能級和輻射能力,首先就要增強“一帶一路”全球供應鏈鏈接能力,要以先品牌活動進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引領北部區域發展。
在這個意義上,國際鐵路港能級的提升以及要素集成能力的高低決定了整個北部片區發展進程的快慢,青白江全球供應鏈鏈接能力的高低決定了北部區域的輻射帶動能力的大小,青白江的主導產業就是整個成都北部的主導產業。沈浸式體驗
因此,北部片區以大港區為龍頭打造成都次中心離不開陸港主樞紐,成都參與經濟全球化、打造內陸向西向南開放前沿也離不開陸港主樞紐。建設泛歐泛亞主樞紐不僅是青白江和成都北部提升發展能級的需要,更是成都乃至西部加快對外開放步伐的需要。
對外交往
優勢明顯且得天獨厚
12月3日,瑞士駐成都總領事高凱琳到訪青白江區,12月15日,巴基斯坦駐成都代總領事馬赫穆德一行到訪青白江區,12月22日,泰國駐成都攤位設計總領事張淑貞一行蒞臨青白江區……
據外事部門統計,道具製作今年以來舞臺背板,青白江區共接待各類涉外團體19批次110余人次。世界疫情洶洶,各國駐華大使和領事官員為何風塵仆仆而來?
5月20日,以“開放 合作 蓄勢 聚力”為主題的“2020年成都市青白江區全球戰略合作伙伴簽約暨揭策展牌儀式”舉行,中國西南美國商會、戴德梁行等12家全球知名機人形立牌構和商開幕活動協會與青白江區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1月15日和11月9日,第二屆、第三屆“亞蓉歐”全球合作伙伴大會相繼召開,一帶一路”產業園區聯盟和中歐班列供應鏈國際聯盟正式成立……青白江區的全球合作伙伴朋友圈憑何越來越大?
大道致遠,海納百川。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青白江敞開懷抱與世界相擁。
作為首批國家陸港型物流樞紐,這里承載“一帶”與“一路”的有機銜接,支撐歐洲和東盟貿易國際運輸走廊的融合發展。目前,成都國際班列已成為全國運行最穩定、運行時間最短、發班頻率最高的“亞蓉歐”經貿物流國際大通道,連接境外58個城市、境內20個城市,以優質的貿易伙伴為載體,開展多元化的對外合作,共同打造物流、貿易、金融、產業等運貿一體化服務平臺,成為促進歐洲和東盟貿易國際運輸走廊融合發展的重要力量。
開放型產業
始終是青白江的主導產業
國際鐵路港功能區投資超過千億,聚集國際貿易及中介服務、金融服務等專業服務機構達1000家。歐洲產業城已聚集總全息投影投資880億元的適鐵適歐、“兩頭在外”等重大項目64個……
全會上,一組數據讓人振奮。
2017年4月1日,四川自貿試驗區青白江片區正式掛牌成立。通過對進出口岸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控制、引導和開放,協同整合試驗區及輻射范圍內的國際商貿、物流展覽策劃、金融等行業,促進產業集聚及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一體化發展,四川自貿試驗區青白江片區實現了“以通道促貿易,以貿易聚產業”。
由此帶來的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依托鐵路港加快打造供應鏈樞紐核心區,青白江片區強勁的樞紐能力吸引了資本大匯聚、推開幕活動動了產業大發展,國內外各類資本與產業紛至沓來,基本形成了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企業集群和充滿活力的產業生態圈,為推動供應鏈創新與自由貿易港創建奠定了堅實基礎。
開放是“十四五”時期最大的變量。“北部地區的重要競爭力就是國際資源配置能力。現代物流、國際貿易、先進材料和智能制造等開放型產業,始終是青白江的主導產業,也是青白江區的核心優勢。”全會指出,青白江要成為成都北部中心就必須持續擴大產業集聚效應,加快成為開放產業的核心集聚區。
種好改革“試驗田”
是青白江的責任與使命
8月3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高峰論壇暨《2020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投資評估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當天發布的“營商環境質量十佳縣(市、區)——綜合競爭力”“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示范縣(市、區)”兩項榜單中,青白江同時上榜。
12月29日,在成都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案例評選頒獎活動中,青白江又捧回兩座重量級“營商環境”獎杯。
對青白江而言,在營商環境評選中嶄露頭角已非首次。榮譽的背后,是青白江不斷改革創新,打造智慧高效的政務服務、開放優渥的發展環境的信心和決心。
青白江是全國唯一依托舞臺背板鐵路港設立的自貿區,也是成都北部唯一的自貿區,這賦予了青白江區當好改革“試驗田”和排頭兵的使命和責任。
今年,青白江區先后出臺營商環境政策體系2.0版和3.0版,推出企業開辦、施工許可、跨境貿易、市場監管等改革舉措412條;AR擴增實境在全省率先打破區域限制,與重慶市江北區實現81個事項跨省通辦;“創新‘三項改革’全國率先打通準入準營環節”獲評成都市區(市)縣十佳創新案例;全年新增改革創新案例22個,“成都國際鐵路港:工行‘中歐e單通’上鏈儀式”“‘一單四庫’市場監管新模式”分獲2019中國自貿試驗區“十大新聞”和“十大創新成果”……
一項項改革帶動了青白江營商環境的整體提升,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水平廣告設計邁上新臺階,市場準入準營、投資建設、貿易通關、法治保障等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深化,營商環境護航企業健康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充分彰顯,青白江區日益成為企業青睞的投資發展高地。
十四五期間,青白江區將以自貿區改革牽引全面深化改革,基本建成國際化營商環境標桿奇藝果影像城區,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體制機制改革、重大改革創新平臺打造、創新主體培育取得重大突破,創新資源聚集能力、成果轉化能力和引領帶動能力大幅提升,改革創新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西部樞紐改革成果集成道具製作效應初步顯現,為全市、全平面設計省乃至西部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支撐。
國際化品質的生活
是群眾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美妝、名酒、家具、輕奢飾品,鮮花、噴泉、清新的歐式小洋樓……在成都國際鐵路港,有一座國際范十足的國家館集群,它就是亞蓉歐國家(商品)館。
目前,亞蓉歐國家(商品)館集群已簽約落地31個,其中12個館已試運營。這里不僅能打卡歐式風情小鎮,還能逛街買全球,成為響當當道具製作的“成渝潮流新地標”。
為方便成都市民到國家館游玩,11月21日還正式開行了亞蓉歐國家館攤位設計到成都金沙公交樞紐站的雙向直達專線。
當然,如今這樣的場景不只在鐵路港,已經廣泛融入到了市民日常生活之中FRP。
“我們與鐵路港國家館合作,提供進口紅酒、咖啡供居民免費體驗。AR擴增實境經典大圖如果需要,可以線上線下購買。”大彎街道模型革新社區根據居民對品質生活的需求,從公共空間煥新入手,設立了蓉歐風情會客廳、文化長廊等品質功能區域,并創新設計進口商品體驗館、露臺咖啡等特色功能空間,展示“一帶一路”風采,為居民打造高品質、功能化的社區空間。
無需遠行,門口就能“逛歐洲”,居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國際化品場地佈置質生活。
青白江區的記者會發展定位是“國際化青白江”,國際化一品牌活動直是我們努舞臺背板力的方向,國際化品質的生活更是青白江人民群眾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因此,建設國際品質生活區既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集中體現,也是青白江區打造現代化國際化成都廣告設計北部中心的現實基礎。(余芳)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