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10月9日電沈浸式體驗 題:海南五指山:“村秀”舞臺展現鄉村新貌人形立牌
新華包裝設計社記者袁睿、夏天
璀璨燈光照亮山頭,潺潺河水從橋下流過,身著精美黎族、苗族服飾,手持鄉鎮特產的村民們,在歡呼與掌聲中走舞臺背板上小橋。
在海南省五指山市南圣河畔,小島公園小橋“變身”走秀T臺,黎族、苗族時裝“村秀”活動正策展在進行。9月16日開始,由五指山各鄉鎮村民組成的民族時裝“村秀”代表隊,以沈浸式體驗文化、農特產品、民間技藝等為內容走秀,弘揚民族服飾文化,展現鄉村文化特色。
9月16日,海南省五指山市暢好鄉的村民們展示黎族傳統服飾。新華社記者郭程VR虛擬實境 攝
走T臺經典大圖、定點、擺造型……包裝盒完成走秀表演的南圣鎮牙南村村民蔣美香長舒一口大型公仔氣。蔣美香說:“參加表演有點緊張,但能體驗當模特,更多的是高興。我身上這套苗族服飾是我自己的衣服,可以讓更多的人AR擴增實境看到苗族服飾的美麗,我很驕傲。”攤位設計
從服飾挑選、隊列編排,到走秀排練,不少村民參與到展場設計這次“村秀”表演活動包裝設計中。“很多人主動報名,晚上一起沈浸式體驗排練,非常積極。”南圣鎮南圣村委會什泉村村民譚小倩說。
“村秀”現場,除了圖案精巧、絢麗多彩的黎錦、苗繡服飾,各鄉鎮村民將當地特色產業元素與民族服飾融合,通過走秀全方面展示鄉鎮特色。水滿鄉的道具製作茶模型葉,毛道鄉的火龍果,暢好鄉的雨林百花蜜,番陽鎮的青瓜……一系列農副產品與服飾相融合的展示贏得陣陣掌大圖輸出聲。
10月4日,海南省五指山市南圣鎮的“村秀大型公仔”代表隊隊員手持當地特產走秀。(五指山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南圣鎮黨委副書記黃彪指著T臺上的“百香果仙子”說:“這是我們圍繞百香果產業設計的服飾。”他告訴記者,南圣鎮采用村集體合作社的方式種植百香果,并且挖掘百香果衍生特色產品,通過發展百香果“庭院經濟”等打造鄉村品牌,帶動村民就近就業,增加當地農戶收入。
據介紹,今年,南圣鎮毛祥村種植“欽蜜九號”百香果面積達220余畝。截至9月底,銷售百香果27萬啟動儀式斤,收入101.73萬元,累計帶動村民務工500余人次,發放工資76.83萬元活動佈置。
“鄉鎮里的水云居民宿酒店和五指山紅峽谷景經典大圖區同樣拉動了周邊村民就業。”黃彪說,“我們把這些元素融入到秀場中,通過秀場直播讓更多人知道南圣鎮有什么、可以玩什么。”舞臺背板
民族服飾、農特產品、主題民宿參展、展場設計名勝風景,一件件服飾充滿巧思,一場場表演創意十足,“村秀”展現了當地生活的變化和文旅產業發展情況。
在“村秀”候場區,一群身著傳統黎族服飾、走秀步伐專業的奶奶們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隊內的王艷告訴記者,她是五指山市毛陽鎮毛棧村人,現在是海南省老干部藝術團模特隊的一員。一聽說家鄉有“村秀”表演,她互動裝置立馬帶著姐妹們趕來了。“家鄉的變化很大,村民們的生活平面設計越來越好。以前FRP是我們村民走出去,現在是游策展客們走展覽策劃進來,品牌活動我們一起把村子推出去。”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