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7日舉行記者會,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就“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相關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這五年貧困地區農民收入創新高
在回答人民日報記者提問時,劉永富說,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領導下,全黨全社會合力攻堅,應該說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和顯著的成績。有幾個標志:一是我們創造了中國減貧史上的最好成績。2012年底的時候,我們國家有9899萬貧困人口,那就是說差101萬是1個億。到2017年底還剩3046萬人,我們在5年的時間里減少了6853萬人,年均減少1370萬人,和上世紀80年代到2000年這期間年均減少600多萬人,2001年到2010年年均減少700多萬人相比,當然是標準不同,都是現行標準,數字的規模幾乎是翻番的。另外,我們從1986年確定了貧困縣,到2012年底的時候是832個貧困縣,2016年退出摘帽了28個縣,2017年預計摘帽120多個貧困縣,我們的貧困縣這幾年減少了150個。以前我們對貧困縣做過調整,都是越調越多,因為標準在提高,在2016年首次出現了貧困縣總量的減少。這五年,貧困地區農民純收入增幅比全國農村農民收入增幅高2.5個百分點,創造了歷史上最好的成績。
二是加快了貧困地區的發展。我們通過脫貧攻堅的大量投入,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得到了顯著改善,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也得到了明顯改善。我們通過增收脫貧倒逼產業發展,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產業得到發展。我們通過易地搬遷、退耕還林、護林員制度,貧困地區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三是構建了全社會合力攻堅的強大合力。四是創造了中國特色的脫貧攻堅制度體系。
劉永富認為,這些方面都是我們的一些亮點和特點,也證明了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符合實際的。未來怎么辦?黨的十九大已經作出了安排部署,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也作出了安排部署。下一步,就是要在堅持前幾年脫貧攻堅經驗的基礎上,比如說堅持目標和標準不場地佈置能動搖,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體制機制不動搖,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不動搖。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制度、改進政策、創新舉措,加大深度貧困地區攻堅的力度,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加強對干部和貧困群眾的培訓等,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
全國一共認定334個深度貧困縣
在談到下一步中央對深度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工作有什么具體安排和部署時,劉永富說,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深度貧困地區非常關活動佈置鍵,所以總書記這一次專門到涼山調研,并且召開座談會作出新的部署。經過這幾年的努力,我們面道具製作上脫貧攻堅的任務是可以完成的,但要實現一個人不掉隊,一個民族不能少的目標,我們現在比較擔心的還是深度貧困地區。
劉永富說:我這里有一些數據,到去年底我們國家在深度貧困地區,貧困發生率超過18%的縣還有110個,貧困發生率超過20%的村還有16000多個。在山西,總書記召開了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以后,各省對本地的深度貧困地區進行了一次認定,一共認定了334個深度貧困縣。這334個縣去年底的貧困發生率是11%,我們現在全國的貧困發生率只有3.1%,所以對這些地區我們還是要加大工作的力度、投入的力度,要把這些地區的貧困堅決攻下來。
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中央對“三區三州”,包括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四省藏區,和四川涼展覽策劃山州、甘肅臨夏州、云南怒江州作為國家層面的深度貧困地區給予重點的支持。剛才我講了,各省還確定了334個深度貧困縣和3萬個深度貧困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對這些深度的貧困地區加大工作的力度。
一是要制定這些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模型攻堅的時間表、線路圖,包括采取什么措施,上哪些項目,規劃制定工作在去年底已經基本完成。二是中央和省級要加大對這方面的支持。包括東部地區幫助西部地區,也要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的支持,比如說新增加的資金主要要向這些深度的貧困地區來投入。三是我們要加強監測監控,對貧困發生率18%以上的縣,貧困發生率20%以上的村,各地和扶貧辦都要加強監測監控,發現工作不到位的,有可能完不成任務的,提早做工作,防止最后出現死角。
“打好”比“打贏”含金量更高
光明日報記者提問:習近平總書記在2月12日成都會議上提出,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以前提“打贏”,現在提“打好”。請問這有何深意?總書記在會上提出8條具體的要求,您認為哪一條執行起來最有挑戰性?
劉永富回答說,“打贏啟動儀式”和“打好”一字之差,應該說“打好”比“打贏”含金量更高。“打贏”就是完成任務,完成什么任務呢?到2020年,開幕活動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在中國的歷史上消除絕對貧困現象;現有的貧困縣全部摘帽,展場設計消除區域性整體貧困。我剛才說了,從目前進展情況看,這五年下來我們的貧困人口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二,還有三年完成任務,這個問題應該是不大的。雖然貧困縣進度稍微慢一點,已經有150個貧困縣退出,還剩680個,今年至少再脫貧200個,那就還剩400多個。所以,未來兩年這個問題也不是太大。但是我們要打好,什么叫打好?第一是要全面完成任務,一個民族不能少,一個人不能掉隊,不能有工作的死角。第二是脫貧必須是符合質量的、經得起時間和歷史檢驗的,不能摻水,不能是假的,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要保證脫貧的質量。第三是不僅要完成打贏的任務,而且我們2020年以后,還要繼續做好減少相對貧困的工作,不是說到2020年中國就沒有貧困了,而是到2020年中AR擴增實境國消除了絕對貧困,相對貧困還會長期存在活動佈置。我們要通過打贏攻堅戰,為未來減少相對貧困探索經驗,建立一套比較好的體制機制,這有它的可持續性。
劉永富說,總書記提了八條要求,哪一條重要,哪一條難,我覺得都挺重要,都挺難,認真做都能做到,不認真做都很難。比如說,第一條是要加強組織領導。我們還是要加大力度,現在脫貧攻堅總書記不僅是總設計師,而且他親自調研、親自操作,親自掛帥、出征、督戰。這一次在成都座談會,總書記和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在一起共同研究如何打好精準脫貧的攻堅戰。我們要發揮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展覽策劃這一條是最根本的。由總書記帶領,我們還是信心滿滿的。再就是深度貧困地區要盯住,還有我們基層黨政機關、基層工作作風要進一步轉變。除了作風問題,還有我們能力的問題、思想觀念的問題。基層干部有操作能力不足的問題,還有貧困群眾既是受益者也是貢獻者,策展還有扶貧和扶智怎么結合起來等問題。
總之,這八個要求都很重要。我們都要把它變成具體的措施,既要做好“最先一公里”的頂層設計,又要防止“中梗阻”,還要把它落實到“最后一公里”,吹糠見米,久久為功。
易地扶貧搬遷人口大于1000萬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提問:李克強總理在前兩天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五年以來,我們國家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其中李克強總理專門提到一個數字,在這過程當中我們實現了有超過800萬人口易地扶貧搬遷,可以說易地扶貧搬遷成為降低我們國家貧困VR虛擬實境發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請問,在扶貧搬遷過程中怎么樣去化解成本比較高的問題,在后續扶持和防止返貧的問題上怎么做到平衡?
劉永富說,這是很重要的問題,我們國家決定在“十三五”期間要對1000萬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在這個實施過程中,還有一部分會是同步搬遷的人員,所以總規模會大于1000萬。這是一項大工程,也是這一次脫貧攻堅的一場硬仗。數量相當的大,工作量也相當的大。我們要明確易地扶貧搬遷是什么含義?就是對住在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地方的貧困人口,把他換個地方。因為他住在這個地方,地理的、自然的條件,沒有土、沒有沈浸式體驗水這樣的地方,扶貧是年年扶、年年貧,所以必須要換一個地方。另外,這個地方就住了一二十戶,你要給他修幾十公里的路,要花幾百萬甚至幾千萬,成本還更高,還不一定能脫貧。特別是有的在生態脆弱的地方住著,破壞生態環境,所以也應該幫助他們搬出來。搬遷是一項復雜工程,首先要選點選好,搬到哪兒,老百姓愿不愿意搬,這一系列工作都需要我們去做。
至于成本,確實比較高,但是我認為相對于我剛才說的這些原因,該花的成本還得花,要不怎么叫脫貧攻堅呢?不然的話,他永遠在那個地方待著,永遠是絕對貧困人口,所以該花的成本還是花,這個成本花的也是值平面設計的。現在的關鍵問題就是搬遷以后,我們常講的要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就像你剛才講的后續產業要有,如果你沒有后續產業,光搬遷換個地方不代表脫貧,只有換了地方,而且配有了產業,通過自己的勞動有穩定的收入,這才能叫脫貧。所以我們的投入一部分是蓋房,一部分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建設,還有一部分就是后續產業的發展。我們現在這項工作總體進展順利,老百姓非常的擁護,從搬出來的人來看,多數是已經開始逐步脫貧。
對數字脫貧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這兩年我們的脫貧攻堅工作可以說取得了決定性的進展,但是我們在采訪當中也發現有一些基層的扶貧干部作風不實,包括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請問您怎么看待這樣的現象?下一步將如何加大監督監管,確保我們的扶貧工作真正的公正客觀。
劉永富說,確實不僅是基層,包括我們中央機關、省市機關,當然也有你說的基層,都有一些作風不實的問題。首先我要說明幾點:第一,這些不實廣告設計是存在的。第二,我們脫貧攻堅是在中國最薄弱的環節實施,而這些地區缺人才,做精準的事情、打攻堅戰,必然存在困難和問題。第三,我們基層扶貧干部的作風主流還是好的,我們脫貧6800多萬人,首先有總書記的領導,有國家的政策,有社會各方面的幫助,但是最后要靠我們這些基層的干部來落到實處。在這里給大家說一個我們掌握的內部數字,脫貧攻堅戰以來,我們已有500多位基層同志倒在了脫貧攻堅的第一線,甚至付出了生命,這是我們的大多數,我們要肯定。但是,由于長期以來基層工作薄弱,黨風政風存在一些問題,在扶貧工作中它必然會反映出來。我們也在注意糾正這些問題。主流是好的,但是對問題我們還是不能遷就的。我們這次攻堅戰就是要有打仗的勁頭,就是要較真碰硬,對這些作風不實、虛假脫貧、數字脫貧,甚至搞腐敗的,我們要毫不客氣的堅決的處理,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我還可以告訴你,脫貧攻堅戰以來,我們已經查處了作風和各種問題的案件6萬多起,處理的人數8萬多人,所以我們對好的要表揚,對問題我們要糾正,對犯錯誤的,作風不奇藝果影像實的、弄虛作假的,我們要教育、要處理,對腐敗分子絕不手FRP軟,堅決處理。
脫貧攻堅實行最嚴格考核評估制度
在回答新華社記者關于第三方考核評估的問題時,劉永富說,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是我們這一次脫貧攻堅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黨中央和總書記提出的要求。所以,我們這一次的考核評估,不是說就是我們黨政機關下去檢查檢查,統計統計,聽聽匯報就完了的。我們這一次脫貧攻堅考核評估,特別是對省級黨委政府扶貧工作成效的考核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是一個嚴格的要求。
一是省際間的交叉考核。22個省互相考核,互相考核既是互相找廣告設計問題,也是互相學習借鑒,取長補短,對實際工作是有幫助的,不是為考核而考核。二是第三方評估,都是第三方機構。有專家學者、博士生、研究生、教授、研究員1000多人,每個AR擴增實境省都要去。三是媒體暗訪,四是資金績效考核,這一系列的考核,通過年終考核和平時考核相結合,定性定量相結合,是一套完整的考核體系。考核是一件新的事情,缺乏經驗,正在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在去年、前年考核的時候,有一些地方有應付、應對考核、企圖蒙混過關、干擾考核的現象。在今年我們剛剛結束的實地考核中,這類現象明顯的減少了。同時,別看考核這么多,但是我們不要求地方填表報數,嚴禁加重地方的負擔。地方反映總體還是平穩的,還是挺好的。
劉永富說,嚴格的考核評估,特別是考核成果的應用,它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起到了保持壓力、促進落實的作用。你的責任落實了沒有?政策落實了沒有?工作落實了沒有?你的幫扶是否精準?你的退出是否精準?群眾是否滿意?都要通過考核來檢驗你。我們去年的考核,22品牌活動個省里有19個省的群眾滿意度在90%以上,這是第三方評估的結果。剩下的三個省都在80%以上,群眾基本還是認可的。考核的結果應用,作為對省級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抄送中央組織部。對考核比較靠前的,通報表揚,并在扶貧資金分配中給予傾斜,給予獎勵。對考核一般或者發現了突出問題的,約談省里主要領導或者分管領導。有的同志講,如果沒有這樣的壓力,脫貧攻堅不是現在這個形勢。有的縣委書記、縣長講:我們與其想著怎么對付你們,莫不如自己把工作做扎實,這樣心里還會坦然一些。我想這都是大家切身的體會,所以,這一次脫貧攻堅較真碰硬,實行最嚴格的考核奇藝果影像評估制度,是發揮了重要作用的。下一步,我們還要繼續堅持,不會放松。
金融扶貧開拓出一片新天地
在回答經廣告設計濟日報記者關于金融扶貧的問題時,劉永富說,農民貸道具製作款難、貸款貴,享受到的金融服務比較少,農業保險需求很大,這些問題實際上都是老問題。脫貧攻堅以來,金融扶貧可以說是開拓了一片新天地,也是我們這次脫貧攻堅的一大亮點。以前主要靠財政資金,尤其是中央資金,現在金融資金都上來了,社會資金也上來了。現在金融扶貧有三個產品:
一是小額扶貧信貸。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產業增收需要貸款,我們給予5萬以下、三年以內、免擔保、免抵押攤位設計,銀行按基準利率放貸,扶貧資金全額貼息,縣建風險基舞臺背板金這樣的小額貸款。這個政策是2014年底出臺的,經過2015、2016、2017年三年的努力,現在已經累計放貸4300多億,惠及了1100多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也就是說,我們33%多一點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到了金融產品的服務,對他們發展產業增收發揮了作用。對銀行來說,這個產品是對私業務。
二是扶貧再貸款。人民銀行出臺的政策,支持幫助帶動貧困人口脫貧的龍頭企業,現在已經放貸1600多億。扶全息投影貧再貸款,是需要擔保抵押的,是正常的金融活動,對銀行來說,這是對公的業務。
三是金融債。國家開發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發行3500億以上金融債,支持易地扶貧搬遷,這就是金融支持政府集中力量辦大事。財政的錢不能亂用,金融的錢也不能亂用,金融的錢都是要還的,要防范金融的風險。一個是對小額扶貧信貸,必須要用于生產性項目,不能用于生活支出。我們要逐步地規范、防范風險、防范發生呆帳壞帳。
下一步,金融還要繼續發揮作用,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按照中央關于打好防范風險這個攻堅戰的要求,特別是對打著脫貧攻堅的旗號擴大政府債務的問題要堅決糾正包裝設計,嚴肅處理。
進一步完善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
南方都市報記者提問:我看到一個數字,去年的扶貧資金有7.3億出現了冒領挪用的現象。請問劉主任您怎么看這個數字,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嚴重的問題,有沒有制度措施能夠讓扶貧資金使用得更高效、到位、及時?
劉永富說,扶貧的物質基礎就是錢,錢必須要管好用好。以前錢不多,脫貧攻堅戰以來,總書記要求扶貧的投入要與打贏攻堅戰相適應。所以,我們這幾年扶貧資金大量的增加。比方說,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就是最小范圍的資金。2012年的時候,全國不到500億,去年就到了2000多億,整合資金3000多億,所以,現在扶貧資金總量不少。扶貧資金從中央到村,光貧困縣就幾百個,貧困村有十幾萬個,面很廣,環節也多沈浸式體驗,加強監管始終是一個問題。在這中間,也確實發現了不少的問題,有貪污浪費的,有優親厚友的,有擠占挪用的。在以前,中央定資金、定方向、定比例,省里定項目,這樣效率很低,經常出現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所以,現在我們做了一些改革,就是把權限下放到縣,中央的錢在全國人大審議通過后,一個月之內下到省里,省里接到中央的錢以后,一個月以內下到縣里,要求縣里盡快花出去。但是又出現一個問題,基層有的不會干、不敢干,不會花、不敢花,也出現了這些問題。我們現在也在進玖陽視覺一步采取新的措施,光下放還不行,放管服既要放還要管理還要服務。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講了。
下一步準備什么新的措施呢?劉永富說,首先是公開活動佈置,中央財政、省級財政、市財政、縣財政分配結果一律公開,鄉村兩級扶貧資金、扶貧項目公示公告,接受社會監督。這要作為一項制度,凡是扶貧資金使用、到村到鄉的扶貧項目,必須公示,接受監督。群眾一監督,搞貓膩的人就會害怕。你說這么大的面,一個一個去管,成本會很高。所以,我們現在正在部署,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完善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扶貧需要做哪些事情,需要花多少錢,先把項目編制出來,讓項目等錢,不要讓錢等項目,解決地方不會干、不敢干的問題。即使是這樣,還是會有膽大妄為的,沒有關系,我們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能讓他們得到一丁點好處。扶貧的錢是不能亂花的,要讓他付出代價,這一點也請大家支持,也請大家加強監督。還有一點,不光是錢不能亂花,還要把它花好。我們現在還有一項措施,要組織第三方機構去看扶貧資金使用效益到底怎么樣,要有一個績效評估。以前有這個辦法,但是還不夠完善,我們現在要把它做得更加好、更加完善。
(侯雅楠)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