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相磊 本報記者 鄧俐
2013年12月,63歲的胡述奎再次當選為重慶市巫溪縣鳳凰鎮木龍村黨支部書記,距他上一次當模型選已經過去整整40年。2017年,原本貼著“窮亂差”標簽的“后進”村——木龍村,迎來了整村脫貧銷號的歷史時刻,帶上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美麗宜居示范村、國家首批“綠色村莊”的光環。
巨變源于一份對故鄉的責任,源于一個40年前的承諾。1974年,當選木龍村黨支部書記的第二年,胡述奎被調往他鄉。臨走時,他答應村民有機會一定回來,哪怕退休了也要為村子出把力。40年后的返鄉,胡述奎不拿一分錢工資,無償投入到這份興村富民的事業中。
村無產業不興
2011年,從巫溪縣菱角鎮人大主席崗位退休后,胡述奎回到木龍村的老屋。平面設計2013年,木龍村換屆選舉,胡述奎高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當場就說:“能選我是鄉親們對我最大的信任,就是最高的薪酬,我必須啟動儀式得盡好這份責任,我場地佈置有退休金,就不用再拿工資了。廣告設計”村民們紛紛鼓掌。
人無事業難立,村無產業不興。這是胡述奎在基層奮戰多年的經驗,對于貧困了多年的木龍村,窮就窮在沒有支柱產業,僅依靠種玖陽視覺植玉米、紅薯、土豆來解決溫飽問題。
2014年4月,木龍村迎來了機會。巫溪縣農技員調研發現,木龍村屬于海拔280米-800米的活動佈置立體型地帶,適合種柚子,這一下子展場設計點撥了胡述奎。
正當胡述奎準備大干一番時,卻遇到了困難。不少村民說:“種了幾十年的玉米、土豆,糧食就是俺們的命根兒,柚子又不能當飯吃。再說,種了要三開幕活動四包裝盒年才能見成效,誰知道能不能賣出去。”經這么一傳,原本已栽下柚子樹的農戶,挨著又種上了玉米,搞起了“套種”。
種上玉米會爭奪柚子樹生長所需的光照和營養,不利于柚子生長。如此一來,木龍村的柚子產業必然會裹足不前,老百姓又會回到貧困的老路上,想到這些,胡述展場設計奎心急如焚。
于是,他挨家挨戶去給鄉親們細算經濟賬,還專門組織抵觸情緒大的村民到臨近的蒲蓮鎮還有鄰大圖輸出縣奉節縣的種植基地去參觀記者會。
柚子樹栽下去,到掛果出效益前的這幾年農民吃什么?這是實實在在的問題,必須解決好。胡述奎告訴策展記者,除了繼續鼓勵村民外出打工外,包裝設計還要想方設法引進企業進村搞投資,為村民增加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隆國花卉苗木有限責任公司在木龍村流轉了1200畝地,村里搞花卉苗木種植,每畝地一年流轉費400元錢。苗木公司日常用工為村里解決了近80個人的就業,其中包括28戶貧困戶,這樣人均一年能收入1萬多元。
胡述奎還多次咨詢專家,尋了個折中的辦法,待柚子樹長高了,村民可以在不影響柚子生長情況下套種一些矮稈作物,既有了口糧,也能增加部分收入。村民們終于放寬了心,陸陸續續栽種了柚子樹。
如今,1800畝柚子樹環繞在木龍村四周,布滿了整個山谷策展,其中貧困戶種植面積348畝,覆蓋面達100%。“既然種下了,就得管好,還要賣好。”胡述奎組織村里專門成立了柚子合作社,統一培訓、統一施肥、統一修枝、統一銷售。對于長期在外打全息投影工的48戶,他們的柚子由村里統一管理。
胡述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柚子盛果期,按一畝地40棵樹,每棵樹掛果50個,一個按照5元算,一畝地收入都在1萬元以上。
到2018年,木龍村的柚子有30%掛果,產值能達到近百萬元,等全部掛果后的盛果期,產值將超千沈浸式體驗萬元。
“每戶準備兩個掃把”
“這是木龍村嗎,真認不出來,變化太大了。”站在公路旁木龍村的觀景臺上俯瞰,青山綠水間,紅瓦白墻的小樓錯落有致。重慶市農委宣傳處網信辦副主任安傳互動裝置林非常驚訝,“前兩年來過,印象很深,木龍村真是窮,到處是破舊的土坯房,想不到三兩年的工夫,都成小別墅了。”
窮和亂,是木龍村留給不少人的印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污水垃圾散一地,綜合排名在巫溪縣屬于“后進村”。如今,這都已成為過去。
2016年,木龍村入選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美麗宜居村莊示范名單,2017年成功入選國家首批“綠色村莊”。舊貌換新顏的巨變背后,是胡述奎對鄉村美的不懈追求。
長在深山里,尤知路重要。俯瞰木龍村,坐落在一條狹長的山溝里,一眼都難以找到出經典大圖村的路,當地人稱為“槽地”。胡述奎認為,要想真品牌活動正發展好就要先把路打通理順。于是他帶領全村硬化公里16.5公里,通暢率達95%,田間便道修筑12公里,既方便了村民出行,更為今后“柚子出山”打下了基礎。
說起村容整治,木龍村村民都知道“兩個掃把”的故事。當選村支書后,胡述奎建議每家多準備一個掃把掛門口。每天早上胡述奎在村里遛彎兒,看到誰家門口的街道沒打掃,他就自己拿掃把打掃。“村里人都是講面子的,看到我這奔70的人給他們掃地,AR擴增實境自己就覺得不好意思。久而久之,村民也就養成了自覺互動裝置打掃衛生的習慣。”
在胡述奎的帶領下,木龍村完成了380戶危舊土坯房連片整治,建起了5個垃圾中轉站。不僅如此,胡述奎還專門請了專家為木龍村設計了3個化糞池,搞起了沼-果循環利用,沼液用于柚子施肥。
發展鄉村旅游拓寬致富路
村子環境搞上去了,村容村貌變美了,百姓生活舞臺背板也舒心了。但是,胡述奎的目標遠不止于此。“村子美了,不僅讓村里人住得舒服,也要能吸引城里人來玩得開心,搞鄉村旅游,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寬致富路。”
談及胡述奎,巫溪AR擴增實境縣農委宋祖武印象深刻,“老胡熟悉國家‘三農’政策和發展方向,又能沉下心了解村子實情,村民需要啥,村子咋發展,都在他心里了。”
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美麗宜居的鄉村環境、1800畝琯溪蜜柚、1200畝花卉苗木,雖年近70,參展但胡述奎的大圖輸出想法很玖陽視覺“時髦兒”:“要把木龍村這些美的東西也換成收入。”他多次跑到巫溪、重慶請專家來考察,設計“一園區一帶一基地”的方案。在蜜柚和花卉苗木基地基礎上,“我們準備再拓展500畝種植盆景水果,成立農業公園。”胡述奎說,把水浪溝打造成鄉村旅游帶,重點發展生態農莊和農家樂。
木龍村的融合發展實踐有了明顯成效。2017年,木龍村有15家生態農莊全息投影取得了營業執照,接待游客近3萬人次,帶動近百戶農民就業。
20記者會15-2017年,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木龍村穩定脫貧78戶,貧困發生率降至2.2%,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9180元,基本實現整村脫貧。
暢想未來幾年的木龍村,“春天賞花、夏天戲水、秋天采果、冬天吃殺豬飯。”胡述策展奎既向往也充滿信心,“在2020年之前我們肯定能把木龍村打造成‘巫溪后花園’。”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