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靠設計佈置增產值、提顏值,小棉襖春日謀“爆款”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新華社展覽策劃濟南3月19日電(記者張力元)棉襖,是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侯營鎮的“熱詞”。在這個有參展130多家棉襖加工廠的小鎮,大伙一年四季都在圍著大圖輸出棉襖轉:春天忙設計和生產,夏天集中銷售FRP,秋冬趕補貨訂單。

“現在天暖了,別人脫下棉襖,我們忙著做樣衣,又把棉襖穿上了。”侯營鎮一家棉襖加工廠負責人任鳳云笑著說。

絎縫機根據版型自動作業,幾十名工人熟練地鎖邊、縫紉……走進車間,機器的“噠噠”聲中透著忙活勁兒。任鳳云介紹,眼下正在生產的是常規款棉襖,大家還平面設計都在鉚足勁研究新的款式、面料、花色,爭取早日推出今年的“爆款”。

侯營鎮是遠近聞名的“棉襖小展場設計鎮”,從一處處家庭作坊到一排排規范廠房,十幾年來,產業由小變大。2024年,全鎮生產了3500余萬件奇藝果影像棉襖,產量約占全國的70%,帶動超6000人就近就業。

“縫著襖,帶著娃,掙著錢,顧著家”成為侯營人的舞臺背板生活寫照。人形立牌制衣需要充棉、絎棉、挖兜等近10道工序,年輕人可以縫紉,老年人可以剪線頭、打包,加工廠還會將相對簡單的活派發給個人,孕媽媽、殘疾人等可以在家里加工。今年35歲的陽光新村村民AR擴增實境任麗平說:“按件算工資,VR虛擬實境每月能掙四五千塊錢。”

侯營鎮一處加工廠內,工人在縫制棉模型襖。新華社記者 張力元 攝

欣欣向榮的產業,也曾一度嚴重“內卷”。今年58歲的棉襖銷售商張中山記得,過去各舞臺背板家都賣同一個款——紅色碎花棉襖,“只能壓縮用工成本,不斷讓利壓價,甚至十幾塊錢就賣一件。”

2016年起,當地引導從業者樹立“打自主品牌”“做平面設計原創設計”意識,減少無序競爭帶來的不利影響。相關部門在服裝批發市場里專門規劃了3條“棉襖街”,鼓勵加工廠自產自銷,并在市場的主要路口制作專門的引導牌和宣傳板,方便外地客商進貨。

有了自己的品牌,干事創業有了更大動力。侯營鎮一家棉襖加工廠負責人孫文剛說,公司已積累下20余款經典單品,每年還會再出10余個新款,“這幾年,不少老年消費者喜歡鮮亮的顏色,年輕消費者喜歡中式風格,我們主動求變才能開拓市場,今年爭取再出‘爆款’。”2024年,這家有60名員工的加工廠銷售額超2000萬元。

設計、生產、銷售,完整的產業鏈使“侯營造”更具競爭力。如今,侯營鎮生產的棉襖有上百種花色,并推出防風型、超輕型等棉襖,碼數最大可到6XL。2024年,當地棉襖產業產大圖輸出值超10億大圖輸出元,產品銷往黑龍江VR虛擬實境、吉林、遼寧等10余個省份,還遠銷希臘、波蘭、日本、韓國等國。

東昌府區農村電商產業園內,主VR虛擬實境播正在直播帶貨。新華社記者 全息投影張力元 攝

玖陽視覺“家人們,這是新款國風棉服,現在幾十塊錢就可以帶回家……”在東昌府區農村電商產業園參展內,主播正在直播帶貨。產業園電商運營部負責人朱瑞娜介紹,許多消費者把棉襖當成居家服、品牌活動演出服道具製作,近期棉襖在電商平臺上的日均銷售額達10萬元,火紅的買賣已帶動多名農家婦女主動學習如何做主播,她們的精氣神越來越足。

記者了解到,2024年侯營鎮還舉辦了棉襖模特大賽,包括加工廠員工在內的50多名模特穿著棉襖走秀。現場有村民拍攝短視頻發到了網大圖輸出上,感嘆“棉襖也登上T臺了!洋氣!帶勁策展!”侯營鎮鎮長賈仲健介紹,今年還將舉辦棉服AI設計大賽,通過賽、秀、展、會等攤位設計活動,匯集產業鏈上大圖輸出下游優質資源,促進產業的進一步轉型升級。

小棉襖有產值、有顏值,更有價值,記者會群眾富了,展覽策劃鄉村“活”了。侯營鎮黨委副書記馬曉莉介紹,當地已與山東女子學院等單位共建鄉村振興實踐基地,未來還會進一步豐富產品設計,延伸童裝、攤位設計寵物裝等新業態,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