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成都3月18日電(記者周相吉、康錦謙)身材高挑、打扮時尚的女企業家盧蓓蓓發動閨蜜們參與高原扶貧,組成一支“扶貧娘子軍”,這成了她親朋好友最近熱議的話題。
3月剛過半,盧蓓蓓又琢磨起她的“回村計劃”。這位熱情又聰明精干的女性現在有“雙重身份”,攤位設計既是一家公關公司的董事長,又是四川甘孜藏族自大型公仔治州爐霍縣德拉龍村的愛心幫扶人士領全息投影頭人。“這次回村里,我得把村民們心心念念的電腦給帶過去。”接受記者采訪時,她不停念叨著。
不僅自己當愛心幫扶人士,盧蓓奇藝果影像蓓還把自己的閨蜜們都拉過來,共同致力于幫助貧困村脫貧致富。現在,這支包含22名女企業家或者公司高管的“扶平面設計貧娘子軍”,成了推動活動佈置德拉龍村發展的重要力量。
幾年前,成都市錦江區對口幫扶援建爐霍縣。2018年6月舞臺背板開始,成都參展市錦江區引入眾籌幫扶理念,在企業家、愛心人士、民主黨派人士中為爐霍縣貧困村記者會聘選沈浸式體驗愛心幫扶人士領頭人展覽策劃。每個領頭人再各自發展數量不等的愛心幫扶人士,通舞臺背板過眾籌,獲得資金、項目、物資等,幫助貧困村發展。
錦江區第五批援藏駐村隊員唐瑞告訴記者,德拉龍村在2018年有貧困戶25戶97人。這個村海拔超過3000米,常年積雪,農作物難以生長,收入方式單一,也無長效增收脫貧產業作支撐,脫貧任務艱巨。
去年十月,盧蓓蓓廣告設計第一次聽到成都市錦江區“招聘”愛心幫扶人士舞臺背板領頭人時,就報名了。考慮到村子的客觀情況,盧蓓蓓眾籌了30萬場地佈置元資金啟動儀式,在爐霍縣域內的一處“飛地”建設了一個水果小番茄大棚。大棚交給專業公司運營,村開幕活動民獲得分紅收益。
“飛地”是一種探索解決貧困地區資源稟賦不均,貧困村無集體經濟、后續發展難等問題的產業扶貧方式。成都市錦江區在援建實踐中,在爐霍縣內資源條件好的地方集中建設蔬菜大棚,把紅利再返回給分布在各地的貧困村,實現成果道具製作共享廣告設計。德拉龍村分得2個大棚,在此基礎上,盧蓓蓓又為該村眾籌了一個大棚。
在籌措資金時,閨蜜們一聽說建小番茄大棚,都很支持。“水果小番茄,女孩子喜歡吃,等種出來我們除了自己購買,也推薦給親朋道具製作好友。”愛心幫扶人士蔣莉笑著說。
如今,在爐霍縣斯木鎮的河谷場地佈置FRP地帶,整齊地分大圖輸出布著241個“飛地智能蔬菜大棚”,其中一個就由盧蓓蓓和她的閨蜜們捐建。“我閨蜜蔣莉是做園藝的,她聯系專家做技術支持,來提高記者會小番茄產量。”
現在,在大棚栽種的小番茄已模型經掛上了枝頭,盧蓓蓓和她的閨蜜們都展場設計干勁十足。“我們專門請人給小番茄設計了禮盒包裝,提高銷售產值。”盧蓓蓓告訴記者,4月份,她打算帶上她的閨蜜們去村子里看看,“我的姐妹有做醫療的、有做教育的、有做交通建設的,相信大家會給村子帶來各大圖輸出方面的變化,包括老鄉思想觀念的改變。”
如今,這個藏參展族小村正悄悄地發生變化。“村大型公仔民們都希望得到電腦,想道具製作學到更多知識,了解更精彩的世界。”大型公仔德拉龍村第一書記秋瑪說。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