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旬邑:凝心聚力謀發展  鄉08靠設計村振興氣象新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中國參展網訊 (記者 寬寧)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面對鄉村振興工作廣告設計的新形勢、新包裝設計變化,陜西省旬邑縣以“守底線、抓銜接、促振興”為主基調,組織搭建“1+8+4”(1個領導小組、8個工作小組、4項機制)工作架構,立足資源稟賦和基礎優勢,打好產業“組合拳”、用實防返貧保險、提升人居環境,持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嶄新畫卷VR虛擬實境正在旬邑徐徐鋪開。

旬邑縣土橋鎮井坳村街景

打好產業“組合拳”,走出融合發展新路子

“這里好美,靜靜地走在干凈的街巷間,細細品讀一幅幅充滿年代感的墻畫,仿佛整個人都受到了洗禮。”從西安慕名而來的劉先生撫摸著太村鎮張家村的墻畫,感慨萬千。

毗鄰高速路口,交通便利的張家村,如何改變村民產AR擴增實境業單一、靠天吃飯的現狀,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這是時代給張家村干部群眾的考題。

今年,張家村積極整合各類資金,啟動了以糧油基地、生態油坊、玉順成品牌運營中心為依托的三產融合項目。同時,充分挖掘村情村史、鄉風民俗等舞臺背板鄉土文化元素,利用楹聯、掛件、鐵藝等載體,勾畫出“錦繡興隆堡玖陽視覺、幸福張家村”等文化符號;以時間為軸線,以不同年代的農村經典生活場景為斷互動裝置面,配以主題鮮明的文案,描繪了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到鄉村振興時期農村發展變遷的平面設計歷史畫卷,吸引更多AR擴增實境人來這里尋找寄托鄉愁的凈土。

旬邑縣太村鎮張家村玉順成油坊

下好“產業”棋,打好“組合拳”。近年來,旬邑縣為促進鄉村旅游和農業觀光產業迅速發展,不斷完善景區大圖輸出功能,持續擴展農旅產品種類,大力提升服務水平,用心做活農旅融合發展;引導群包裝設計眾發展特色農業,全方位、FRP多角度展示和宣傳“紅色馬欄、綠色旬邑”旅游品牌,不斷提升旬邑旅游知名度和影響力;積極發展農業+旅游、互聯網+農業互動裝置、文化+旅游等新業態、新模式,突出“紅色+綠色”底色,精心打造開心農場、智慧果園、采摘園、醫藥觀光區等新型農業發展模式,大力宣傳推介秋葵、紫蘇油等特色產品,逐步形成“以點帶面、補鏈成群”的三產融合發展新格局,全面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旬邑縣太村鎮張家村鄉土博物館

用實防返貧保險,消除返貧致貧“風險點”

“妻子治病共花參展費近27萬活動佈置元,雖然合療報銷了15萬,但自付費用對我們家的壓力依然很大,幸虧防返貧保險資助了3萬元,才模型讓我們的生活有了希望展場設計。”太村鎮趙家村二組村民趙沈浸式體驗有紅說。

原來,趙有紅的妻子今年因病在陜西中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接受手術,一邊是不低的醫療費用,一邊是家中兩個讀書的孩子需要花錢,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頓時陷入困境。正當趙有紅為此愁眉不展時,村干部發現他符合防返貧保險資助條件,隨即就幫他把填寫好的申請資料逐級上報。沒多久,3萬元的資助款就打到了趙有紅的賬戶里。“這筆錢真是雪中送炭,感謝政府幫助。”趙有紅感激地說。

旬邑縣防返貧監測中心工作人員走訪監測戶展覽策劃

年初以來,旬邑縣進一步健全機制、創新舉措,籌措217萬元防返貧保險資金,筑牢防返貧堅固屏障,對因病、因意外、因災、因學、因收入有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目前,全縣已有3戶監測戶享受到防返貧保險資助,每戶3萬元,既解決了困難群眾的實玖陽視覺際問題,也消除了基層干部對監測對象“納進來、政策少、出不去”的現實顧慮。

提升人居環境,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從村民房屋搬遷,到路旁錯落有致的綠化,再到家門口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近些年,土AR擴增實境橋鎮井坳村以滿足村民美好居住生活需求為目標,編制《井坳村總體建設規劃》,新活動佈置建“三縱七橫”主干大型公仔街道10條,完成整村搬遷237戶,配套實施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啟動儀式鄉村面貌和人居環境水互動裝置平顯著提升。

據介紹,井坳村始終品牌活動把改善人居環境作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任務,累計整合資金1攤位設計50萬元,投工投勞800余人(次),清理“三堆”、亂搭亂建230余處,鋪設花磚1500平方米,綠化2100平方米,粉刷外墻4600平方米,繪制墻體畫600平方米,安裝路燈80盞,創建示范街3條,擦亮了“生態福地、和美井坳”靚麗名片。“沒想到居住環境會變得這么漂亮,跟做夢一樣,太高興了!”眾多村民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旬邑縣土橋鎮井坳村

此外,井坳村以文明家庭創建、道德模范評選活動為抓手,積極倡導移風易俗,奇藝果影像培育文明鄉風,累計評選“文明家庭”60戶、“好媳婦”張英連等孝老愛親典型25名。圍繞“民建、民管、民享”思路,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村莊建設、環境治理等活動,營造出“人人參與鄉村建設、共建美麗宜居家園”的濃厚氛圍。

事實上,井坳村只是旬邑縣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圍繞村民“急難愁盼”,該縣緊盯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基礎配套建設、公共服務配套等內容,加強頂層設計,標準化規范化引領美麗鄉道具製作村建設,不斷提升百姓獲得感、幸福感。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