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08靠設計彭水貧困戶張小容迎來新發展扛過難關后,繡娘當上培訓師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核心閱讀

張小容家是重慶彭水保家鎮溪口村的因病返貧戶。接受苗繡培訓后,她成功入職當地一家苗繡公司。受疫情影響,公司一時接不到訂單,但仍按時展場設計發工資、承諾不裁員。她也用自己的勤勞回報公司,堅守崗位。在政府幫助下,如今公司打開新銷路,張小容也當上了刺繡培訓師,日子越過越好。大型公仔

一臺繡架,幾縷細線,張小容低著頭,雙手在布匹上來回摩挲,針尖上下舞臺背板穿梭。

此刻,她正在繡黃庭堅的書法名作《砥柱銘》。這幅字長11米,600多字,緊趕慢趕也得花上半年工夫,張小容一刻也馬虎不得。

“天氣熱,累了就休息一會兒。”聽到授藝老師也是自己公司技術總監李紹玉的聲音,張小容才緩緩抬起頭,但依舊忙活著說:“沒事兒,再繡一個字。”

張小容是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一家苗繡公司的員工。去年,她到公司包裝設計上班。受疫情影響,公司遭遇困難,但在政府幫助下,仍按時發放工資,承諾不裁員;張小容也堅守崗位,與公司共渡難關。經過共同努力,現在張小容和公司都迎來轉機,獲得更大發展。

學苗繡

既能掙錢又能照顧家

張小容清楚地記得,2018年,由于丈夫生大病,她家返貧。保家鎮宣傳統戰委員向國輝是她家的幫扶人,正在艱難之際,他給張小容打來電話,說縣里一家苗繡公司在舉辦培訓班,問她有沒有興趣。

“想都沒想,我就答應了!”張小容說。原來,在母親影響下,她從小就喜歡針線活,現在家里困難,張小容正想學門技藝擺脫貧困。當天,她簡單收拾洗漱用品,就去參加培訓了。

培訓班是苗繡公司在政府支持下組織的,學員免費學習,包吃包住。正是在培訓班上,張小容遇到了她的“伯樂”李紹玉。由于平面設計資質較好、勤勞肯干,張小容很快被李紹玉注意到,并得到悉心指導。

“小容,來我們公司上班吧,我們很需要你這樣的繡娘。”培訓結束后,李紹玉主動給張小容提供工作機會。張小容十分感動,卻猶豫再三。原來,丈夫生病、孩子上學,家庭重擔壓在張小容一人身上,她又想賺錢養家,又擔心外出務工會影響照顧家庭,這讓她很矛盾。

了解情況后,李紹玉前后3次打來電話。第三次通電話時,她動之以情:“小容,你這么喜歡刺繡,做得又好,做事踏實認真,我們很放心,來和我們一起繡吧!你家情況我也知道,上班時間可以靈活點,有事就請假,沒關系的!”張小容被李紹玉的真誠所打動,2019年4月,她成了公司的一名繡娘。

入職以后,張小容很快用實際行動回報了李紹玉的認記者會可。她上手很快,刺繡活兒做啟動儀式得也又快又好。每天早出晚歸,需要加班時從無二話。李紹玉也關懷備至,經常拉拉家常,問問張小容家里有無困難,還主動提出借錢給她應急。張小容因照顧家庭需要請假時,李紹玉也總是毫不猶豫就答應。公司從不拖欠廣告設計工資,加班費也足額發放。

公司在旅游景區有個門店,需要得力員工負責。雖然張小容入職時間不長,但踏實可靠。公司是李紹玉兩口子開的“夫妻店”,兩人一商量,都覺得張小容可以,于是便讓張小容帶著另一名員工一起經營,讓她做了店長。有客人光顧時,張小容負責介紹苗繡文化和產品;沒人時,她就安靜地做刺繡,歲月靜好。

遇難關

從擔心裁員到選擇堅守

去年底,在張小容的悉心照料下,丈夫的身體恢復了不少,生活已經可以自理。家庭壓力大型公仔減小后,張小容工作更賣力了,很少請假,還經常工作到最晚一個下班。

正在一切都好起來的時候,公司卻受到疫情的影響。“公司接不到訂單,我閑在家里沒事干,心里有點擔憂。”張小容回憶,那陣子她沒有出門,人也瘦了一圈。她也很擔心公司裁員或倒閉。

門店的同事比張小記者會容更擔憂,她和張小容打電話說:“小容,我們趕緊撤吧!另外找門路。”“那公司這里怎么辦呢?我們兩個都走了,店里怎么辦?”張小容有些猶豫,不忍離開。

李紹玉一如既往地關心員工,經常打電話提醒他們盡量不要出門。得知一些員工沒有口罩,公司花費2萬多元從外地購置一批口全息投影罩,送到每個員工家中。

為了讓員工能繼續掙錢養家參展VR虛擬實境李紹玉和員工商議,允許他們在家繼續刺繡,按件支付報酬。“我們沒有訂單,本來不需要干活,但考慮到員工比我們更艱難道具製作,就決定繼續生產。除非員工主動辭職,我們決不裁員!”李紹玉說。

最艱難的時候,李紹玉夫婦銀行卡上空空如也,只得找親戚朋友借錢發工資。不僅如此,他們還將發工資的日期提前半個月,讓員工更早拿到工資。

得知情況,張小容主動說:“我知道你們不會欠工資的,現在情況特殊,就晚點發吧。”但李紹玉謝絕了,堅持按時平面設計足額發放工資,“虧了自己也不能虧員工!”

這些暖心舉措,張小容看在眼里,“當時我困難的時候,老師幫了我,現在她遇到困難,我不能不管。”她還勸說其他員工繼續堅守,樹立信心,“我們的產品是有硬技術的,總會有人買,垮不了!”

之前勸張小容離職的同事還是離開了公司。原本兩個人的活,都落在張小容一人頭上。李紹玉體諒她的難處,想再派一個人幫忙,可公司正在困活動佈置難時期,很難派出人來。

張小容看出李紹玉的心思,模型主動提出不用派人,“沒事,我一個人也可以的!等以后情況好了再加人。”

接大單

當上刺繡培訓師

隨著疫情防控參展取得積極進展,公司也走出艱難時刻,在4月底接到了一筆新訂單。原來,縣里要舉辦一個民俗活動,安保公司訂購200套具有民族特色的安保服裝,這讓李紹玉很興奮。

同樣高興的還有張小容,她忍不住給李紹玉打電話:“以后咱們都會越來越好的!”這批服裝需要很多配飾,每件衣服僅鈴鐺就要繡上50多個,張小容心靈手巧,很快就完成任務。

不僅如此,公司還在危奇藝果影像機中找到一些新機會。沒訂單的日子里,李紹玉沒有閑著,她請來兩名大學生,設計了圍巾、抱枕、擺件等新的文創產品,這開幕活動讓公司的產品更加豐富,也贏得了更多年輕人的關注,銷路更廣。

隨著線上經濟的發展,公司也搶抓機遇,在一些電商平臺注冊開店。店怎么開?怎樣吸引顧客?大家經常一起商討。在這過程中,張小容忙前忙后,動手又動腦。目前,網店運轉良好,成功開辟了新記者會銷路。

當地政府也針對這家公司的困難,不斷給予扶持。本來,公司需繳納3%增值稅,稅沈浸式體驗務部門落實政策,將稅率調為1%,這項優惠政策可享受到今年年底。此外,政府還鼓勵房東降低租金,公司因此省下10%的租金。

今年4月,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與縣里簽署定點幫扶戰記者會略合作展覽策劃協議。此后,縣里引導該互聯網公司旗下公司參觀苗繡產品,借此幫助李紹玉的公司打開銷路。

不僅幫助打開銷路,還為公司培訓人才。6月8日,政府從扶貧基金中VR虛擬實境協調出80萬元資金,讓公司組織培訓班,培訓80名貧包裝盒困戶做刺繡。“這下太好了,繡娘越來越多,可以接大單了!”李紹玉說,此前全縣繡娘不到100名,公司接舞臺背板不下大訂單。培訓之后,更多繡娘可以品牌活動加入公司,或者按件計價在家做刺繡,有效提升了公司實力。

不過,一次培訓80名繡娘,可不容易,至少需要4名老師。張小容聽說之后馬上報名了,主動挑起培訓重擔,成了刺繡培訓師。這一年多以來,在李紹玉的帶領和指導下,她的刺繡技藝進步很大。而且,在公司的鼓勵下,她還在學習包裝設計理論知識,準備考取當地人社部門認定的助理工藝美術師。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