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高校師生“扎根”深度貧困鄉鎮的兩年_中08靠設計影像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中新網重慶7月22日電 題:重慶高校師生“扎根”深度貧困鄉鎮的兩年

中新網記者 韓璐

山溝里的鄉鎮,除了綠水青山,還有什么?重慶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舞臺背板的石柱縣中益活動佈置鄉,除了有青山秀水的自然風貌,還有一群扎根在工地已有兩年時間的高校師生。他們希望場地佈置在這里,用自己的所學所得,幫助當地建設特色旅游小鎮。讓山溝里的綠水青山成為當地鄉民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

中益鄉參展位于重慶石柱縣中部,面積155平方公里,下轄7個行政村和34個村民小組。鄉內呈“一河三溪三槽六山”地貌特征,海拔在800-1000米之間,山巒重疊,人形立牌海拔落差大,森林資源豐富。

“這個地方以前交通比較閉塞,導致開幕活動游客會繞過場鎮直接去黃水互動裝置鎮。如今舞臺背板外面進入場鎮的交通改善了,這里具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教授楊宇振告訴中新網記者。從2017年8月起,楊宇振便帶領10多名專業教師、工程設計人員、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等前往中經典大圖益鄉進行調研、規劃設計。近兩年時間里,重慶大學師生團隊因山就勢,為中益鄉場鎮設計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息投影公共景觀。

據了解,重慶石柱縣中益鄉場鎮總體規劃與包裝盒部分公共建設設計項目,由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重慶大學建筑規劃設計研究總院牽頭實施。項目結合當地的展覽策劃生態農業與環境特點,以現有的中益老場鎮為中心,將東北新用地規劃為公共服務片區,建設大圖輸出鄉鎮府、康養院、幼兒園等;西北則是新展場設計農居片區,建設農貿市場、游客中心、郵政局、公交車站等。

“在這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楊老師會讓我們分析中益鄉為什么衰落,然后對廣告設計場鎮上不合理的建筑和空間進行改造。”項目團參展隊成員、重慶大學建筑策展城規模型學院啟動儀式研究生楊會通向中新網記者舉例,以前縣道從場鎮中間穿過,載重車、貨車等的噪聲、灰塵很擾民,“我們調整了過境交通的路線,并在場鎮兩端設置停車場,控制機動車通過老場鎮的時間,策展減少機動車對場鎮生活氛圍的影響。”

展現參展當地鄉鎮自然與文化風貌是重慶大學項目團隊的重點任務之一。項目團隊提倡現代與傳統并置的多元化理念。“這并不是簡單、機械地提取土家族建筑的語言和符號,而是在尊重傳統的全息投影前提下,結合現實需攤位設計求。”楊宇振說,項目團隊希望結合當地特色,引入土家族建AR擴增實境筑、語言、人形立牌符號元素,創造與環境協調、有鮮明特點的地方建筑。據了解包裝盒,今年8月底,項目團隊大型公仔將完成中益鄉場鎮的主要建設內容。

玖陽視覺慶大學黨委副書記王旭表示,重慶大學鼓廣告設計勵學生深入基層,將專業學習與實踐體驗相結合、與國家經典大圖和地方需要相結合,“學校鼓勵學道具製作生們將社會當作大課堂,在社會實踐中運用自己所學參與扶貧建設,在實踐中增長才干、作出貢獻。”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