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擴增實境新華網武漢4月12日電(陳周璇、盧志廣)春和景明,在有“中國桂花之鄉”之稱的湖北省咸寧市,油菜花、桃花、梨花、櫻花等花種漸次迎來花期。近年來,咸寧堅持以花為媒,建設野櫻風景區、桂花鎮、“鄉村客廳”等,為延長“花經濟”做長產業鏈,探索發展出一條四季致富路。品牌活動
櫻花開啟“花經濟”序幕
在咸寧市咸安區、通山縣交界處的大幕山上,連片的野櫻群落花開正盛,粉白色的花叢隨山脈起勢綿延不絕。“櫻花紅VR虛擬實境陌上·邂逅在人形立牌咸安”櫻花文旅活動3月14日在大幕山櫻花谷正式啟動。截至4月初,咸展覽策劃安區系列櫻花文旅活動總客流量達到100萬人次,收益達4.98FRP億元。
大幕鄉黨委互動裝置副書記、鄉長李成介紹,活動開始后,場地佈置當地的紅薯、茶葉、土雞等農特產品的銷售額累計達到了4FRP00多萬活動佈置,村民自發開的農家樂家家爆滿。
大幕山海拔近千米,櫻花谷面積1.5萬畝,現存野櫻花近萬株,櫻花群落數量眾多、分布密集。近年來,咸寧大力發展大幕鄉櫻花觀光旅游,為提模型升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分別修建了十公里環互動裝置山公路、游客集散中心、觀景平臺、景區牌樓和“太空艙”露營基地。在游客集散中心,集中展示著本地優質農產品、手工藝品、特色美食。
咸安區委副書記方兆淼介紹,活動期間,景區免費提供46輛“櫻花擺渡車”免費送游客上山賞櫻。賞花之余,景區還準備了花車巡大圖輸出游、徒步穿行、鼓樂迎客、茶香墨韻、青年交友、農旅文旅產品展銷等系列主題活動,加快促進文旅消費回暖和消費升級活動佈置。
除了暗香浮動的大幕山野櫻,赤壁葛仙山、崇陽龍泉山的萬畝野櫻也競相綻放。截至4月初,咸寧市通過舉辦櫻花節系列活動,共計吸引近260萬游客,綜合收益達到7.8億元。
桂花賦能產業鏈發展
桂花是咸寧的市花。每逢金秋十月,咸寧滿城盡是桂花香。據介紹,咸寧植桂歷史悠久,現有2300余株百年以上樹齡的桂花樹,“中國桂花之鄉”逐漸成為咸寧的一張靚麗名片。
春回大地,咸寧的桂花苗木在3月進入銷售旺季包裝盒。據介紹,咸安區桂花鎮是咸寧桂花種植核心區,農戶們多年來從事桂花苗木和鮮桂花的銷售。去年以來,這里的苗木種植戶們紛紛化身“主播”,開始利用電商平臺直播賣樹。
“桂花鎮有260個50畝以上的桂花苗木種植基地,400多家農戶做苗木電商銷售,線上線下年銷售額接近2億元,桂花是村民們名副其實的‘致富花’。”桂花鎮黨委書記董國兵介紹。
3月28日,咸寧市桂花城建設小組正式印發《咸寧市“中國桂花城”建設十條促進措施》FRP,明確提出設立專項記者會經費大圖輸出、標準化桂花基地建設、桂花產業科技創新、品牌建設推廣等10個方面的具體促進措施。
咸寧市政協副秘書長鄭光勇介紹,咸寧市每年將對建設連片面積在100畝以上的5個桂花采花高效示范林、苗木高效示啟動儀式范林,提供20萬元的林業項目補助,支持大型公仔咸寧桂花企業“做大做強”。
目前,咸寧市栽植桂花約15萬畝,產花樹有4600多萬株,年采鮮桂花約110萬公斤。為做大做優“桂花經濟”,咸寧市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一批桂花加工市場主體,開發出桂花酒、桂花飲料、桂花食品、桂花香料等系列產品。
咸寧市現有各類涉桂企業數量達到460家,預計產業鏈年產值可達14億元。從過去以第一產業為主,到現在的一二三產業聯動經典大圖發展,咸寧市集桂花博物館、桂花平面設計產業研究所、桂花旅游城于一體的產業綜合體日漸顯現。
留住鄉愁打造“鄉村客廳”全息投影
高橋河畔,春風和煦。在咸寧市咸安區高橋鎮“鄉村客廳”油菜種植片區,油菜花海金黃奪目,吸引不少游客打卡拍照。田間遠眺,一幅幅色彩斑斕的文化墻繪給質樸的鄉村增添AR擴增實境多彩的風光。
2022年3月,高橋鎮與長江設計院合作打造“鄉村客廳”項目。依村而建的“鄉村客廳”,是咸寧市的鄉村振興示范點標桿項目,占地面積約71.58公頃人形立牌,總投資7000萬元。
主打“留住鄉愁”文章,整個項目規劃有記憶老街、沿河環線、鄉遇稻田3大主題特色旅游體驗路線,打造高橋之光、大活動佈置地稻禾、小村客廳等9個標志性場景。除了新建景點和配套設施,高橋鎮還對村民住房進行立面改造和人居環境升級,交通路網同步改造,民生和項目雙推進的畫卷在高記者會橋鎮逐步展開。
“我們每天會有一場民俗文化演出,鄉村市集上售賣各種特色農產品,最近每天都有很多游客來打卡。”高橋鎮宣傳委員高雪梅介紹,為配合賞花季的游玩體驗,高橋村大堰口還專門設立了鄉村市包裝盒集和鄉村大舞臺。
田野正綠,家園正美。隨著優沈浸式體驗質鄉村文旅和產業模式的不斷豐富,咸寧的“花經濟”正在從受制于“季節限定”的場地佈置賞花觀光游,轉變為融觀賞游玩、生態休閑和產業加工于一體的產VR虛擬實境業鏈,讓村民們在家門口端上四季不重樣的“生態飯碗”。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