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源田園綜合體。新華網發(沂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青山綠水、石大圖輸出板翠竹,錯落有致的村居和各類文學藝術館點大型公仔綴其間。
站在龍子峪村高處眺望,可看到美麗的龍子湖靜臥在山的西邊。穿過龍子橋,腳下的石板路通往山腰,兩旁民居沿著坡道順勢排開,這風景如畫的地方便是山東省沂源縣魯村鎮龍子峪村。
在山東省沂源縣,有這樣一處“世外桃源”:以桃花島為核心AR擴增實境的沂河源田園綜合體項目結合當地民俗文化特色,對鄉村進行藝術參展化改造,帶動以龍子峪為中心的7個行政村實現了產業振興。
文化賦能 鑄就鄉村振興“軟實力”
沂源因沂河發源地而包裝盒得名,地處魯中山區,是山東海拔最高的縣。沂源縣魯村鎮場地佈置龍子峪村,是沂河源田園綜合體所在地。青山綠水,舞臺背板是沂河源的獨特資源稟賦。
如何將鄉村獨特的生態優勢與藝術文化結合,打造更多鄉村美學空間?沂河開幕活動源田園綜合體以藝術之名交出一份漂亮答卷。
時間之花藝術館。新華網發(沂源沈浸式體驗縣委宣傳部供圖)
2020年4月,龍包裝設計子峪村盤活閑置院落等資源,打造農文旅融合樣板。在專業設計師的規劃設計下,村里的18個文學類藝術館,全部由一座座閑置的老房子平面設計活化而來,外部仍保留著傳統民居的樣式。
這種將不同文化道具製作元素融入鄉村建設,因地制宜再造當地文化資源的“煥新”過程,被沂河源項目發起人董方軍稱為“藝術活展覽策劃化鄉村”。該理念在龍子峪村南側山谷里的“觀天臺”設計中也可見一斑:利用聲學設計擴大沂河發源地的汩汩流水聲,上可觀星辰、下可聞流水;由此蜿蜒而下的“沉思之路”則通過植物的四時變化呈現自然之美,打造出可沉浸于經典大圖此、體驗“天人合一”的“桃花源”。
沂河源項目對鄉村進行全域化、藝術化改造,使村落、民宿“搖身”變為人文景觀,既保留了當地民俗文化,豐富了村民文化生活,也促進了鄉村文旅融合發展。
產業振興 點燃鄉村振人形立牌興“主引擎”
沂河源村落的“沂源紅”蘋果樹枝繁葉茂,果林不遠處,智能傳感設備時刻監控著與蘋果有關的各項數據。“只要在手機上一點,澆水、噴肥、打藥都可實現自動化,不到10個人就能管人形立牌理300畝果園。”山東華盛果品股份有限公司科沃云果業示范基地負責人齊凱說。
數字果園生產數據檢測設備。新華網發(沂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產業優勢打造是沂河源片區主攻方向,依托區域內優品牌活動良的農業種植傳統,當地帶動引進華盛果品、源河菌棒攤位設計生產場等5家現代化農業企業,調整了鄉村的農業產業結構,帶動農村就業、增收。
沂源華盛科沃云基地利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技術,廣告設計實現對農業生產現場氣象、土壤、空氣環境的實時監測,以及對種植基地農業設施的遠程自動化控制。基地果園通過全設施數字化管理,實現傳統農業管理的轉型發展。
果園管理室的智慧大屏上,全景大圖輸出式展示著果園的各項監測信息和實時動態。沂源華盛科沃云數字果園基地負責人齊凱介紹,種植時間、種植天數、地塊面積、除草及澆水記錄等都有詳細記錄,形成每個地塊的追溯體系,保證果品的安全。同時,通過規范化種植,果園被分為9大片區34個小區,每個小區地塊被標記編號。
“齊魯農產品交易中心行情交易客戶端”也在果園智慧大屏實時更新,為果農和果商提供銷售和采購信息渠道、價格啟動儀式參考、交易走勢……齊凱介紹,這套智慧系統可精準調控、規避風險,實現節省人工20%至30%,節省水肥和農藥10%至廣告設計20%,增加產量10%以上,降本增效明顯。
“過去都模型是老果農管理果樹,但現在村民老齡化比較嚴重。我玖陽視覺們引入現代園區的種植模式,更好地吸引年輕人加入果蔬種植中來。”齊凱表示。
目前,通過土地流轉,沂源華盛科沃云數字果園集合了沂源縣魯AR擴增實境村鎮鹿角山村、劉家坡村兩個村莊的土地,吸引村民來果園工作,人均可增收2萬元,40余戶土地流轉戶實現人均收入960元,增加集體收入4萬元。
人才矩陣 打造鄉村振興“生力軍”
沂河源田園綜合體以沂河源鄉村振興黨建共同體為紐經典大圖帶,實施鄉村振興合伙人行動,通過產業合伙人、創業合伙人、農金合伙人攜手共建合伙人等合模型作模式,外引能人71名助大型公仔力鄉村振興。
“引進外來人才、提升當地沈浸式體驗人才資源的就地培育模式,能有效解決當地農業生產和農村管理人才‘下去難、留住難、使用難’的棘手問題。”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院長董方軍說。
2020年12月,山東財經大全息投影學鄉村振興學院在龍子峪村揭牌成立,目前學院有50名本科生在讀。FRP“我們不僅有‘田間地頭’的課堂,還請來國內外專家給他們上課。這些學生既有豐富的農村實踐經歷,也有寬廣的國際視野,未來將為鄉村振興作出更大貢獻。”董方軍介紹。
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新華網發(沂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除了大學生,鄉村振興學院還開設了村黨支部書記研修班、研究生進修班等。截至去年底,已有3000多人在學院接受培訓。
“有時候會覺得我們村發展到現在已經不錯了,但一次次的培訓讓我看到了差距。我不僅增長了學識,而且啟發了思路,更增強了信心。”劉家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愛菊在參加完培訓班后說。
沂源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沂源縣將以示范片區打造為契機,發揮沂河源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范區引領作用,挖掘自身生態、產業優勢,推進美麗攤位設計鄉村建設,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深挖旅游潛力,促進文旅農商融合發展,著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沂源特色板塊。(李曉雪 海報:張哲)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