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丨讓鄉村老院子煥發活力——重慶巴南豐富旅游民宿供給觀察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08靠設計包裝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近年來,如何穩住旅游業并實現旅游收入增長?重慶市巴南區的主要做法是:攤位設計深挖本地游市場,豐富旅游民宿供給,讓隱匿在鄉村的“FRP巴縣老院子”煥發活力記者會

據巴南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統計,2022年1至6月,巴南共接待游客2000萬人次左右,旅游綜合收入達8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35%和7.94%。

巴南位于重慶中心城區南部,面積達1825平方公里,有198個行政村,分布著多個富有巴渝傳統民居特色的“巴縣老院子”,但它們大多破敗不堪,有的參展因年久失修成為危房,有的因村民外出啟動儀式打工而閑置已久。

對此,巴南緊盯市場需求,以市場化運營為手段,將20處“巴縣老院子”打造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宿,日接待游客能力達4000人次。據統計,2021年,巴南旅游民宿共接待游客約22.89萬人次,帶動2000余人就業。

位于巴南區天星寺鎮花房村的“花房筑·明院”,原是村民趙玲家閑置了十舞臺背板幾年的農房,長期無人居住、雜草叢生。2019年,她將老房子折算入股,交由合作的設計策劃公司經營。

公司攤位設計模型經理劉曉波帶開幕活動領團隊改造這處老院子時,保模型留了土坯墻、老木梁,新增了現代化住宿設施,讓破敗老農房迎來新生。記者在此看到,舊石板鋪就的院壩里,一座座竹亭村舍掩映在藍天綠樹之間;房間里有可以仰望星空的天窗,有供孩童們玩鬧的滑品牌活動梯,有藏于房間深處的酒窖……“我從來沒想過豬圈還能變成這么典雅的酒吧,黃土房子能變得這么漂亮!”趙玲連策展連贊嘆。

這是7月28日拍攝的“花房筑·明院”民宿,由“巴縣老院子”改造而成。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這樣獨具匠心的設計贏得了游客的青睞。開業以來,劉曉波的鄉村民宿生意越來越好。“周末要想來住上一晚,得提前一兩周預訂才行。”劉曉波說。

除了改造老舊道具製作農家土屋,巴南區還將區內古代、近代建筑資源活化為民宿。坐落于天星寺鎮芙啟動儀式蓉村的民宿“別花山房”,就在清代“廖家大院”舊址上復原建造,保留了古建筑的原有形制、文化古跡和生活格調,展現出獨特魅力。

廣告設計

這是7月攤位設計28日拍攝的民宿“別花山房”,是在清代“廖家大院”舊址上復原建造的。新舞臺背板華社記者 周思宇 攝

目前,巴南已完成全區老院子資源調查摸底,共收集具備包裝盒開發價值的“巴縣老院子”80余處,計劃分三年對其進行多渠道活化利用,促進民宿產業提質增效。人形立牌

巴南民宿不僅風格多樣,經營業態也豐富多彩。入住“花房筑AR擴增實境·明院”,游客可場地佈置享受滑翔、野漂、茶道等多種服務,沉浸式體驗包裝設計鄉野生活。在一家“游戲解壓”主題的民宿,游客贏人形立牌得的游戲幣可換購當地農產品;而一家有親子特色的民宿,則打造了充滿農趣的蔬菜果園,游客可在此盡情采摘、FRP品嘗應季蔬果。

巴南區還將景區旅游與民宿產舞臺背板業有機結合,不斷探索產業融合之路。記者在近兩年人氣頗旺的天坪山云林天鄉景區發現,這里設有萌寵樂園、湖上泛舟、越野沙灘車等休閑項目,在體驗特色包裝盒農家菜、室外燒烤、篝舞臺背板火晚會等活動后,游客可入住依山傍水的民宿,遠離城市喧囂,感受自然之美。

為了盤活更多閑置荒廢的鄉村老院子,巴南區采取直接出租、入股經營和權益自愿退出等宅啟動儀式基地盤活利用方式,推動民宿業發展,同時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自家的老舊農房改造成民宿后,作為民宿股東,趙玲每年可分紅兩萬元左右。當地很多村民經過專業培訓,成為民宿的服務員或管家,在家門口即可就業。

人形立牌豐富的民宿供給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和鄉村旅游發展,為鄉村振興賦能。”巴南區文旅委副主任馬培東表示,巴南將不斷豐富旅游FRP民宿供給,進一步激發“老院子+旅游民宿”的活力。(記者王金濤、周思宇、吳燕大圖輸出霞)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