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蔡店街有這樣一位村民,因為擅長畫墻畫,5年間不僅脫貧致富,讓自己家的生活變好了,還讓整個村莊變美了,他叫李啟安。活動佈置
今年上半年,他花4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黃陂區姚家集街石橋村木蘭大道美麗鄉村示范帶沿路村莊的27幅墻畫。李啟安拿出手機,從文檔里找出這27幅作品,一幅幅翻給筆者看。“這些作品,我花了一個多月設計,內容以寫實為主,再現木蘭文化、木蘭風土人情。”
頭發已展覽策劃經花白,年近五十的李啟安略顯羞澀。“這些畫不能全部算我的原創。一部分是我在網上收集策展之后通過PS、系列組合包裝盒,改動精修后完成的,由姚集街道最終確定選用,工程造價36萬元。全息投影
李啟安對自己的第一單業務記憶猶新,那是姚家山的4幅紅色文化主題墻繪,他說當時一邊看手機視啟動儀式頻一邊學著畫。“德、孝、禮、仁,開幕活動這4個字當時怎么寫都寫不好,先用鉛筆描摹,擦了又寫,寫了又擦,不知道重復了多少次模型。”
李啟安家住黃陂區蔡店街長生村李家咀,之玖陽視覺前在外做生意失敗,欠下了數萬元外債。2014年李啟安家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走上墻繪這條路,非常偶然。2016年,李啟安為經常去他家走訪的街道干部黃志偉畫了一幅肖像畫,感謝他幫扶自家。黃志偉看后驚訝不已:“畫得真像,沒想到你還有這個大圖輸出技能,現在搞美麗鄉村建設,需要畫墻繪的人,你想不想試一下?”
黃志偉的話讓李啟安既高興又忐忑:畫墻繪可以賺錢嗎?我只是在上高中的時候學經典大圖過美術,能行嗎?“放心記者會大膽地去嘗試,農村的墻繪能讓大家包裝盒喜聞樂見,就達到目舞臺背板的了。”黃志偉聯系了蔡店街一些需要美化的墻面,讓李啟安練手。
拿起畫筆在墻上作畫,才發現顏色搭配、構圖技巧、光影變化、比例大小……墻繪跟在紙上繪畫完全不一樣。李啟安不服輸,找到全息投影一家專業的墻繪公司,不要工資在里面打工。工地上,李啟安給師傅打下手,遞筆、調色。他發現,同樣一片樹葉,不同的畫師對它的形狀、紋理、顏色的FRP變化理解都不一樣,各有各的畫法。“有些師傅的手法看不懂,我就在旁邊反復看。后來慢慢看出了門道,師傅要用什么筆、調什么色,他不說我就能提前準備好。”看到李啟安勤快好學,墻繪師傅人形立牌也開始讓他上手繪FRP畫。
墻繪越畫越好,名聲也越來越響,十里八鄉都開始找他去畫墻繪。2017年,李啟安的營業額達到8萬元,順利脫貧“摘帽”。
李啟安托朋友買了一臺二手投影儀。“有了投影儀,原來需一個星期完成的作品現在只要三四天,精準度也提高了。”他開始嘗試農村題材的寫實墻繪,鄉村游景點劉家山攤位設計村的牧童騎牛畫是包裝設計他轉型的第一幅作品。2019年,李啟安的業務從黃陂擴展到紅安、大悟、孝昌,年營業額達到30多萬元。
不少農民建新房后,也請李啟安來創作墻繪。“像這樣的私人業務越來越多了,村民都想讓自家的房子更漂亮更有個性。”李啟安忙不過來了,決定招募新伙伴。新伙伴是兩位大學生,95后的趙璇和宋雨露是湖北藝術職業平面設計學院形象設計專業畢業的同學。
趙璇此前在長沙做墻繪,主要是畫卡沈浸式體驗通,來到蔡店跟李啟安一起畫墻繪后,發現他和他的墻繪一樣樸素。兩位女孩子VR虛擬實境很認可李啟安嚴謹的工作態度,她們說,包裝盒李師傅喜歡在當地自然環境活動佈置中選取素材,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民,對鄉村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畫出來特別有神韻。為了創作好符合村莊風貌大型公仔、文化的作品,他們經常去采風,對畫稿也是反復斟酌。李啟安告訴筆者,他目前正考慮開一家專門的墻畫工作室。
行走在蔡店品牌活動街的各個村落,中國夢、掃黑除惡主題宣傳畫、耕田的拖拉機、啟動儀式摘玉米的農婦、放牛的牧童、幼兒園里的卡通像、校園里的科場地佈置普畫,李啟安畫的墻繪隨處可見沈浸式體驗。“我現在每天練書法,自學畫畫理論知識和美術史。只有不斷學習攤位設計,才能進步。”李啟安包裝盒說。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