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村來了博士書記_中08靠設計佈置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派駐岜獨村博士第一書記柏挺在和村民溝通種植四季蜜芒事宜。

潘榮海攝

8月的八桂大地,太陽火辣辣。廣西上林縣趙坐村村尾的大片荒地,機器轟隆隆在作業,挖塘、鋪路,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這是該村引進的高值魚養殖基地建設現場,這片廣告設計近500畝的荒地,將舞臺背板成為水產養殖基地,預計可帶動300多戶貧困戶脫貧。

今年4月,項目正式動工,再過一個多月可投產。雖然碰上雨季,施工進度受到影玖陽視覺響,但項目從商談到落地、投產,不過半年時間。看著將投產的項目,來自廣東的投資人潘經典大圖建章有些激動,“這片地涉及兩個村莊糾紛,因矛盾荒廢近60年,如果不是李博士幫忙從中調解,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動工建人形立牌啟動儀式”。

李博士叫李文翔,是同濟大學畢業的土木工程博士,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委派到趙坐村的第一書記。

組建博士扶貧工作隊

包裝設計

2015年底,廣西開展新一輪定點扶貧工作,廣西住房城鄉建設廳從廳機關選派了4名畢業于985高校的年輕干部,及3名廳屬單位的業務骨干,并繼續委任“十二五”優秀扶貧工作隊長、工學博士游清華為住建廳駐上林扶貧工作隊長,組成博士扶貧工作隊,定點幫扶貧困村。

一年多來,李文翔帶領村民,修建籃球場,硬化鄉村道路,對村莊房屋進行外立面改造,扶持發展澳洲淡水龍蝦等村集體經濟……鄉村快速發展,不少村民脫貧致富。

奇藝果影像廣西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嚴世明介紹,一年多來,博士扶貧工作隊幫助264戶貧困戶脫貧,脫貧戶的年人均收入由2522元提高到4291元,通過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帶領村民過起了一種健康文明新生活。

8月的廣西,夏日炎炎。李紹孟和工友剛剛將村記者會里的云里蓮海基地圍墻砌好。李紹孟是云里村的貧困戶,從去年9月開始,他就在這里務工,每月收入近3000元。

不到一年時間,蓮海基地已經有模有包裝設計樣,繁盛的荷葉層層疊疊,嬌艷的荷花亭亭玉立,長長的棧道從岸邊延伸到湖心,古香古色的湖邊農家餐館已經落成,正所謂“湖中有蝦,水面有花,岸上有農家”。眼下,基地尚未正式對外展場設計營業,已有不少游客慕名而來。

貧困戶當股東拿分紅

云里村的女婿馮應紅原本在村里承包了30畝水田實驗性養殖小龍蝦。

去年9月,浙江大學博士畢業的第一書記王治找到他,展覽策劃“你愿意帶領貧互動裝置困戶一起養殖小龍蝦嗎?村委協助你擴大養殖規模”。

王治向馮應紅詳細介紹了扶貧的有關政策,同時村集體投入100萬元,與馮應紅一起將蓮海基地打造成農旅結合的項目。對村集體來說,基地建成運營后,除了每年獲得參展土地流轉租金,還能至少獲得投入資金的8%作為保底分紅。

李紹孟向農信社申請了5萬元的貼息貸款,和30多個貧困戶一起入股基地經營。“除了每個月的務工收入,每年還有4000元的分紅。”

“蓮海基地項目從啟動、規劃到征地、建設,再到發動貧困戶與村集體入股,都與第一書記的幫助密不可分。”馮應紅說。

除了引進產業,第一書記還利用對政策的了解引導村民自發發展經濟。在北林村,北大畢業的博士第一書記陳仕洋跟前經聯社主任李榮威算了一筆賬,將養殖山水牛的收益、風舞臺背板險及政府扶持情況一一列舉,最終說服他帶動20戶貧困戶一起養殖。

請來校友當“高參”

AR擴增實境校友也成為博士扶貧的資源。為了了解清楚岜獨村適合種植什么,博士第一書記柏挺找到同濟大學的校友,請了廣西農科院、廣西華藍設計集團、南寧城鄉規劃院的專家先后為人形立牌岜獨村把脈,最終確定經濟作物的品種和種植區域,還免費為果園做了滴廣告設計灌設計。去年場地佈置,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種植了800多畝四季蜜芒,長勢良好,今年村民又要求擴大種植面積,目前幾乎全村耕地都種上了蜜芒。

據統計,2016年以來,廣西住房城鄉建設廳多次組織第一書記和村民代表到百色市、河池市、南寧市等地實地考察當地產業發展,并指導上林縣申報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該廳定點幫扶的5個村與上林縣部分貧困村聯合申報成功,每村獲得扶持資金30互動裝置0萬元。

VR虛擬實境年多來,廣西住房城鄉建設廳派駐的6個第一書記平面設計和1參展個“美麗鄉村”指VR虛擬實境導員,新成立和引入14個產業合作社、3個公司,各村通過資金、土地等形式入股發展產業以及勞務務工形式模型增加收入的貧困戶覆蓋率為71%,504戶貧困戶達到自治區“八有一超”脫貧標準,走出了一條村級集體經濟示范帶動群眾脫貧的新路子。

農村民居引親友羨慕

5月1日,云里村大圖輸出村民李炳明在微信朋友圈發了條消息:這水多干凈啊,沒有第一書記就沒有這樣的水。配圖是一個不銹鋼盆,裝了滿滿一盆水,清澈無比。

看到消息,王治倍感欣慰。一年多來,他四處奔走,利用各種資源,為云里村爭取資金和項目,新建十幾條村屯道路、村委樓和村民服務中心、修復飲水工程,為村展場設計道裝上太陽能路燈。

趙坐村的白馬莊被列為廣西鄉土特色示范改造項目。李文翔新近發動群眾完成了外立面改造示范。改造后的房屋裝飾一新,白墻灰瓦格子窗的小樓房,別有一番韻味。

為了讓周邊的環境跟改造好的外立面更相稱,覃農棉將從前堆放雜物的前院清理干凈,每天一清掃,墻腳還種上了幾盆花草,配上原來屋前高大的桃樹,遠遠看去,甚是賞心悅目。

“親戚朋友都很羨慕我們家房子。住上這樣的房子,人都更有精神,干活都更加有勁了。”覃農棉說。

北林村的變化同樣顯眼。當夜幕降臨,萬家燈火的時候,被一條馬路隔成兩半的北林村的兩個燈光球場熱鬧非凡,年輕人在打籃球,兒童在嬉戲追逐,老人家包裝盒在球場邊拉家常。

2016年以來,博士第一書記們在后盾單位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和工作隊長的支持下,爭取到各種補助資金4793萬元,幫助7個幫扶村改善交包裝盒通、教育、污水處經典大圖理、水利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