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季里話幸福 阿壩汶川08靠設計公仔水磨鎮持續推進鄉村振興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9月29日,阿壩州汶川水磨全息投影鎮將迎來“見山見鄉見桃源”山居藝術周展覽策劃,通攤位設計過沉浸式場景、藝術展覽等,以藝術鄉創的視舞臺背板角,向廣大游客群眾展現水磨新型城鎮化建設成果。

近年來,汶川縣水磨鎮錨定“一鎮一極三范例”發展定位,立足鄉村優勢資源,堅持走藝術、融合、特色發展之路。深耕特色農業,持續保護和改善鄉村生態環境,培植汶川農文商旅產業品牌,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FRP

執“藝術”之筆 描繪靚麗鄉村

從高空俯瞰水磨鎮鳳凰村,一條紅黃綠相間的觀光步道蜿蜒在綠林山間,串聯起一個個村民聚居點。行于其中,除了自然風光,還能欣賞涂鴉墻繪、溪流水車,一步一景,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游玩拍照。

“這其實都是‘藝術鄉創’的成果。”據鳳凰村村委大型公仔會副主任鐘配玲介紹,過去,鳳參展凰村只是個靠種植謀生的小山村。這兩年來,在“藝術鄉創”引領下,當地以花為大圖輸出媒,以畫為引,賦能鄉村布局之美、產業之美、環境之美、生活之美、風大型公仔尚之美。如今,鳳凰村成了“望得策展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道具製作愁”的熱門打卡地。

今年三月,鳳凰村聘請阿壩師范學院美術學院院長作為“藝術村長”,從村子整體藝術設計,到個體農家樂庭院設計指導,充分發揮高校教授的專業優勢,助推鄉村藝術化發展。不僅鳳凰村,目前水磨鎮已有3個村聘請了“藝術村長”,為和美鄉村建設注入展場設計更多的藝術“啟動儀式細胞”,激活振興發展新動能。

鳳凰村村景圖(水磨鎮供圖)

同期,水磨鎮錨定南部避暑勝地核心增長極承載量需求,實施大地鄉居共建計劃,對盤龍溪村、郭家壩村等閑置農宅進行改造,景觀化推進項目建設,持續深入推進花園庭院、花園小道、花園村莊建設,勾勒出多展場設計彩田園畫卷。

展“融合”之紙 厚植文旅優大型公仔

玖陽視覺

近年來,在藝術賦能下,水磨鎮成功打造出“美學小巷”“美學民宿”“美學美院”“美學田園”,并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休閑民宿、農業觀光、科普研學、戶外拓展、康養度假等業態,因地制啟動儀式宜推人形立牌進文化、農業、旅游業融合發展。

鳳凰村標桿民宿(水磨鎮供圖)

其中,馬家營村以“拾云”為主題,包裝盒打造戶外露營地、帳篷酒店、玻璃觀景房等特色營地民開幕活動宿,周邊還配置了彩虹滑道、森林滑索等戶外體參展驗項目,讓野間趣味翻倍;阿壩州西路邊茶園區所在的盤龍溪村、牛塘溝村發揮3000余畝有機茶園優勢,催生出茶文化體驗、生態康養休閑等AR擴增實境旅游項目;鳳凰村以岷江百合、金絲皇菊、玫瑰等有養生藥用價值的花卉為抓手,建設大地藝術景觀、玫瑰花廊道、田間花海等景點10余處。記者會

“第一次住在高山叢林中拾攤位設計云營地里,體驗感很好。白天在林間散散步很涼快,晚上可以看星空,非常巴適。”來自成都的游互動裝置客張女士說。

據統道具製作計,目前,水磨鎮有民宿24家、農家樂平面設計35家、客棧酒店41家,自6月份以來,共接待避暑游客15萬人次,每天平均接待量達4500人次。2023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約25萬人次,實FRP現旅游收入約1.25億元。

揮“特色”之墨,繪就豐收美景

金秋豐收季,采摘正當時。走進水磨鎮馬家營村的獼猴桃+大豆復合種植基地,樹上獼猴桃碩果壓滿枝頭,樹下粒粒飽滿的大豆長勢大好展場設計,滿眼一片金黃。田間地頭,到處是村民采經典大圖展覽策劃收忙碌的身影。

不少村民表示,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所以大家都很樂意來。雖是汗流浹背,但他們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

鳳凰村村景(水磨鎮供圖)

據了解,今年以來,水磨鎮在大力發展獼猴桃、茶產業、中藥材的同時,積極推廣特色“大豆+”套種模式,累計推廣大豆玉米套種1300余畝,在獼猴桃園、茶園、中藥材基地規模套種大豆420余畝,實現“一地多產、一地多收、改善生態”的多贏局面,有效拓寬了全鎮群眾的致富門路。

在水磨鎮白果坪村陳家山組的竹林里,村民們來回穿梭著采筍、剝筍、運筍。在這里,3000余畝方竹筍迎來黃金采摘期。

不止大豆、方竹筍,水磨鎮因地制宜布局水磨茶、水磨果、水磨藥、水磨魚等特色產業,注冊品牌商標10余個,成功創建州級模型四星級西路邊茶園區,形成了竹林產業園、茶葉產業園、獼猴桃產業園“三大園區”。今年,該鎮還積極嘗試白玉蝸牛養殖、引進金銀花試種,效果喜人。

來源: 汶川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