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口岸優勢變口岸經濟——云南省08靠設計佈置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高質量發展記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說起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德宏州),或許知曉的人并不舞臺背板多,但要說美麗的孔雀之鄉、悠揚動聽的歌曲《月光下的鳳尾竹》和琳瑯滿目的翡翠,知道的人一定不少。沒錯,這些都是德宏的代表性“符號”。

德宏州地處祖國西南邊陲,邊境線長500余公里,與緬甸接壤,是中緬邊境線最長的州(市)。德宏州擁有3個國家一類口岸、2個國家二類口岸,是黨平面設計中央、國務院明確定位的中緬經濟走廊門戶樞紐。

從邊境線長度包裝盒、口岸的數量與級別以及黨中央、國務院對德宏州的定位來看,這里區位條件極為優越且重要。若是能用好這些資源、這些優勢,德宏州的發展在云南乃至全國一定會有其獨樹一幟的地方。

事實也證實了這啟動儀式一說法。長期以來,德宏州對緬甸貿易長期占云南全省對緬貿易額的2/3,占中緬貿易額的1/3。進出口商品種類2000余種,邊民互市貿易額、全息投影跨境電商貿易額、跨境電商金融結算量均位于云南省前列。

新時品牌活動代融入新發展格局,德宏州的路子又該如何走呢?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對德宏州發展的整體謀劃中,德宏州將全力推進面AR擴增實境向印度洋地區場地佈置開放的陸路樞紐平面設計建設,加快瑞麗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德宏片區和中緬瑞麗-木姐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推動邊境貿易創新發展等。參展

概括地說,德宏州就是要努力讓口岸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蹚出一條具有德宏特色的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之路。

位于瑞麗市畹町經濟開發區的中緬(國際)大型公仔農商產啟動儀式業園正是德宏州在這條路上踏出的諸多印記之一。

立足畹町口岸優勢,依托境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中緬(國際)農商產業園著力為境內外農產品、海產品落地加工、冷鏈倉儲、分銷配平面設計送提供服務交易平臺,同時承接國內產業轉移,對農用機械、儲能設人形立牌備、農產品烘干設備、調味品等涉農輕工產品進行就地加工、出口。

走進中緬(國際)農商產業園肯發實業生產車間,一袋袋大米堆放整齊,剛剛停下來的精加工生產線還殘留AR擴增實境著米香味。企業負責人廖肇超介紹,每年從緬甸進口的大米20萬-30萬噸,在精加工后,產品銷往全國各地。除了大米,從這里發往全國的農產品還有玉米、花生、芝麻、綠豆等。

廖肇超告訴記者:“畹町特殊的口岸區位優勢以及享受的自貿區、邊民互市等優惠政策,最大程度為企業降低了生產成本,成為企業的競爭優勢。這些也是我們企業努力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底氣所在。”

據了解,未來,中緬(國際)農商產業園將努力打造成中緬邊境最大的農副產品及涉農輕工產品貿易集散中心。

當然,單靠一個中緬(國際)農商產業園,還不足以展現德宏州推動口岸優勢轉化為口岸經濟的全貌。為了將口岸的優勢、潛力充分挖掘出來,德宏州堅持口岸錯位發展,瑞麗口岸、畹町口岸、章鳳口岸、芒市機場口岸各有側重,實現各顯所長,充分發展。

在芒市機場口岸,繁忙的航班起起降降。今年6月29日,由緬甸國家航空公司執飛的中包裝盒國芒市至緬甸仰光(道具製作經停曼德勒)國際航線首行,德宏芒市國際機場的航空口岸功能和作用得到進一步彰顯。芒市國大圖輸出際機場總經理助理余繼良說:“芒市機場口岸最大的優勢就是航路優勢,50分活動佈置鐘到曼德勒,90分鐘到仰光,節省了時間就節省了物攤位設計流運輸的成本。”

目前,芒市機場口岸主要以出港貨物為主,貨站的設計吞吐量也僅有7000噸。不過,芒市機場口岸已經在申請水果玖陽視覺、使用水生動物進口的牌展場設計照。而且在遠景規劃中,未來的新航站樓配置的貨運站設計吞吐量活動佈置為7萬噸,是現在的10倍。

在瑞麗畹町口岸,海關創新“人工+機檢”監管模式,實行“保姆式”服務,推廣實施“服務企業見面會”,設置專用窗口和綠色通道,對符合條件的產品實施“免到場查驗”“附條包裝盒件提離”,即到即報、即報即驗、即驗即放,極大地提升了通關效率。

畹町平面設計口岸工作人員介紹,現在這里的貨物進口平均海關通關時間由原來的2.67小時壓縮到1.48小時。今年1-8月,活動佈置瑞麗畹町口岸進出口貨運量完成830.品牌活動7萬噸,同比增長19.4%,貨值374.9億模型元,同比增長8.4%,口岸四項指標穩居云南全省前列。

口岸興,則德宏昌。

當下,德宏州口岸優勢變口岸經濟已經找到了“竅門”,推進高質量發展展場設計的路記者會子也漸入佳境。為了守好來之不易的成果,促進口岸經濟高質、穩步向前,20全息投影22年8月,德宏州出臺了《德宏州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十條措施》,重點在減環節、優流程、提效率、保暢通、降成展覽策劃本上下足功夫,讓口岸經濟成色更足,高質量發展之路印記更深。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