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8月27日電 (記者 魏建軍)2012年8月,蘭州新區經國務院批復,成為繼上海浦東、天津濱海、重慶兩江、浙江舟玖陽視覺山群島新區之后的全國第五個、西北第一個國家級新區。
這個國家級“光環”一度使其無限榮耀,曾引得很多兄弟省市區“垂涎”。然而,起初很多人不看好蘭州新區,甚至招來了“空城”“鬼城”等一系列言論。
“癢”,有不舒服之意參展,蘭州新區從一開始,就遇“癢”了。
2019年,蘭州新區頂著國家級新區的帽子走過了7個年頭,質疑和肯定同框,壓力與動力同在。不過,蘭州新區向全國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從一張“白紙”,到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絲路新城,現在說“癢”,“實力不允許”。
據官方統計,從2011年到2018年,蘭州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從39.04億元增長至205億元,年均增長26.7%,增速在甘肅及19個國家級新區排名第一;2019年上半年生產總值增長19.5%,領跑國家級新區。今年7月,蘭州新區在中國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上,被評為“中國(區域)最具投資營展覽策劃商價值新區”。
圖為民眾在蘭州新區政府服務中心掃碼辦業務。 丁凱 攝
拿民眾辦事來說,以前一件小事都需要來回跑好幾趟,而現在,在蘭州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380項政務服務事項生成二維碼,民眾掃碼即可“碼”上獲得辦事指南,辦理流程一目了然,并可在線申報,解決了民眾的辦事之“癢”平面設計。策展
“以前過來辦業務,最怕的就是早上沒辦完,拖到下午。”市民張菊玲告訴記者,以前在開社保票先去社保局核定,然后再到稅務局來開票,現在開票和核定在一起,很快搞定,順便還可以充公交卡,既快捷又方便。
不僅如此,該政務服務中心將窗口單位科學整合為投資項目審批、不動產交易、商事登記、涉稅登記等7個綜玖陽視覺合服務窗口,編制標準化辦事指南,確保受理人員“照單收件”,完成了“一窗受理、集成場地佈置策展服務”改革任務,實現了“受審分離”。
依托蘭州新區一窗受理平臺,實現政務事項一口進出、線上線下充分融合。針對窗口人員下班后辦事群眾無法辦理事項的情況,推行“窗口無否決權”,開展“延時服務”,避免民眾和企業跑“冤枉路”。
近年來,蘭州新區圍沈浸式體驗繞“經濟新區、產業新區、制造新區”目標,加快培育壯大先進裝備制造、綠色化工、新材料、大數據、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現代農業九大優勢產業,累計引進產業項目660個、總投包裝設計資3180多億元。
“新區項目落地積極開工建設,優越的營商環境功不可沒。”活動佈置蘭州新區經濟合作局副局長汪來紅表示,新區項目落地速度、開工率和資金到位率逐年上升,2012年至2018年,項目落地率從37%增長到65%。
蘭州新區率先在全省實施投融資體制改革,推行承諾制、零收費、代辦制、加快了企業的項目建設,并實施簡易審批,企業投資審批事項精簡為13項,“承諾制”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26個工作日,展覽策劃307項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
得益于良好的營商環境,“承諾制”的實施,消除了恒裕文化旅游綜合體項目經理魏晉琪的“心頭之癢”,他說,從立項到辦理施工許可僅用時2個月,除去設計單位編制修詳規1個半月時間,實際備案到施工許可舞臺背板審批時間僅為15天,審批效率大大提升。不僅保障了項目進展,也增加了企業投資信心。
圖為蘭州新區民眾在花海中留影。 丁凱 攝
為推進精準扶貧,蘭州新區統籌產業、就業、教育、健康、兜底保障扶貧,城鄉供水一體化,農村C、D級危舊房全面消除,農村VR虛擬實境設施共管共享,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5%,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對此,蘭州新區民政司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李向軍介紹說,新區構建了“托底線、救急難、保民生”為基礎的社會救助體系,全力助推脫貧攻堅、改善民生。2019年,新區再次在省定農村攤位設計一、二類低保補助標準的基礎上再提高10%,1946名農村低保一二類對象和特困人員實現了“政策性脫貧”。
同時,新區實行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免收押金、先診療FRP后付費、“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的惠民政策,對貧困人口進行大病集中救治,落實奇藝果影像貧困戶攤位設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2019年上半年,新區共下撥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補助資金456.5萬元,涉及農村低保對象2898人。
蘭州新區,地處秦王川盆地,位于蘭州、西寧、銀川三城中心地帶。雖座中四聯,承東啟西,通衢南北,但卻自然“天賦”欠佳,氣候干旱。7年前,這里自然環境惡劣,風沙“常駐”,有連片的戈壁荒灘,就連當地百姓很大一部分也不看好其發展。
傍晚時分,蘭州市民王芳芳和家人漫步在棲霞湖畔,暢想生活的美好。“以前這里風沙肆虐,到處光禿禿的。”她坦言,真搞不明白當時家人咋想著在這里定居。如今,住著湖景房,“現在出門臉蛋上都不用補水了”。
蘭州新區市政集團綠洲公司工作人員說,以前只是追求綠了就行,現在不僅要綠,還要綠得好看,讓活動佈置民眾在包裝設計綠色中賞風景。難以想象這里荒灘變湖泊,很多外地人來此“依湖安巢”。
八月的蘭州新區處處草木蔥FRP蘢、花香四溢。湖泊“挽”著濕地,水鳥蕩漾在碧波中,婀娜的柳條拍打著游客的肩頭,讓你誤以為身處江南。經過一年多“整容”,模型內修“氣質”外增“顏值”,甘肅門戶機場有了“傲嬌容顏”,不論起飛與降落,都能看到連片花海。
“透過機窗,不論你是出發還是抵達,讓你的眼睛先‘旅行’。”蘭州新區農林水務局局長張愛明介紹說,這是新區精心打造的臨港花海項目,占地面積約65.5萬平方米,有馬鞭草、百日菊、虞美人、油菜花……
近年來,蘭州新區實施造林綠化、生態修復、構建防風林帶、城區景觀、生態水系、綠廊花海、濕地公園等融為一體的生態體系,累計完成造林綠化20.3萬畝,生態修復12萬畝。降水量從建設之初不足300毫米增加至20舞臺背板18年460毫米,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保持300天記者會以上,城市綠地率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準。
依托生態環境的改善,蘭州新區打造了以秦王川濕地公園、棲霞湖為主的生態旅游項目,以水上漂索道滑水基地、市民體育公園為主的體育旅游項目,以晴望川民俗文化村、現代農業示范園為主的觀光旅游項全息投影目,以及購物旅游和教育旅游等項目。“以前沒地方去,現在不知道去哪?”游客張華說。
在今年八展覽策劃月上旬舉行文品牌活動化旅游專題推介會上,官方推出了旅游季親子互動、暢享購物、工業研學、都市休閑、鄉村體驗、溫泉養生等6條特色旅游線路,助力旺季旅游市場持續升溫。蘭州新區商務和文化旅游局局長張杰說,新區“產學研、游樂購”多業態旅游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據官方統計,2019年上半年,蘭州新區旅游接待人數達到330.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1.5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1.57%、71.2%。
如今的蘭州新區,山頭綠了,風沙少了,氣候濕潤了。七年時間,蘭州新區告別了各種“癢”,從“一張白紙”,快速成長為產城深度融合、服務配套齊全、創新要素集聚、開廣告設計放活力涌現、生態綠色宜居的絲路現代新城,用實力向外界展示著“宜居、宜業、宜游”的美好生活。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