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生態,富了口袋——廣西北流多舉措助力鄉村振興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新華社南寧11月13日電 題:美了生態,富了口袋——廣西北流多舉措助力鄉村振興啟動儀式

新華社記者黃慶剛

場地佈置

在廣西北流市西埌鎮木棉村,一片片竹林挺拔蒼翠,綠樹環繞的小道上,村民們正散步休閑,不遠處的書屋旁,不時傳來瑯瑯讀記者會書聲。場地佈置“村里人形立牌環境越來越好,經常有游客過來拍照。村里變得越來越熱鬧了。”村民楊海萍說。

楊海萍所說“熱鬧”的背后,是木棉村經歷的一場蝶變。垃圾遍地、糞污橫流,曾經是木棉村一些村民的記憶。隨著鄉村設計師的到來,村莊煥發新容顏,村里逐漸熱鬧起來。

木棉村黨委策展書記梁崇偉說,為了對木棉村進行科學規劃改造,市里專門聘請了鮑國志鄉建工作室設計團隊。設計團隊從村莊規劃、建筑設計等方沈浸式體驗面入手,開始在木棉村掛點服務。“我們融入鄉村,了解村民生活習俗和需求,根據村民的意見建議做規劃設計,這樣才能讓村民看得懂、能接受、好落地。”鮑國志說。

初步摸清村里情況后品牌活動,設計團攤位設計隊把目光聚焦到村里包裝盒的一片竹林。竹林曾是生活垃圾的聚集展覽策劃地,有十多間廢棄的豬圈、牛圈。在設計師的規劃下,村里拆除了竹林里倒塌的房展覽策劃屋,翻新了能用的泥土房,在林間鋪上紅磚小道。原來臭氣熏天的地方,變成了村里的小公園。

為了滿足村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場地佈置,木棉村把一處舊房改造成圖書館。館長李言歡說,目前圖書館藏書約1萬冊,書籍種類豐富,涉及美食、種活動佈置植、養道具製作殖、文學、養生等多個領域。“圖書館每天對外開放展場設計,學生經常過來寫作業,平時村民和游客也會過來讀書、拍照模型,這里已成為網紅打卡地。現在大家的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

策展

隨著木棉村環境日趨向好,人流量也越來越大。從事陶瓷行業數十年的李金遠同合伙人在木棉場地佈置村開設圭江陶社工作室,破舊不堪的泥大圖輸出磚房經過加固翻修,變成了一家古色古香的陶藝體驗館。

“北流有著豐富的陶瓷文化史,我們從揉泥、壓坯、燒大型公仔窯等多個環節介紹陶瓷文化。每當節假日,都會有一批批學生過來研學。”李金遠說,文化是鄉村的互動裝置內涵,希望讓更多人獲得陶瓷文化的熏陶。

如今,木棉村在北流“出圈”。節假日期間,不少外地游客過來參經典大圖觀游開幕活動玩,廣告設計帶火了當地餐飲行業。2020年7月,“又見炊煙”農家樂逐漸AR擴增實境走進游客的視線。農家樂經理邱強說,他們將荒棄的老房子改造成10個包廂,還雇傭了12個本地村民務工。“現在鄉村游非常火熱,周末和節假日基本都是滿廂狀態AR擴增實境,也帶動村里蔬菜、雞鴨等土特產品銷售。”邱強說。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深入推進,北流不少鄉村因地制宜挖掘特色。錯落有致的古樸民居、青苔遍布攤位設計的石板小路……走進北流市新圩鎮河村,一派田園場地佈置氣息撲面而來。AR擴增實境古村落里,一個個裝著精美畫作的展箱放置在小河邊、樹蔭下、屋檐旁,村民一邊欣賞藝術,大型公仔一邊與自然相擁。

“露天美術館吸引不少游客參觀,我們計劃把它作為一個固定的旅游項目,進一步帶旺村里的鄉村文化旅游。”河村黨委書記陳家平說。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