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岳靜:親手勾繪金銀村美08靠設計app好藍圖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中國網/中國扶貧在線訊 “努力改造貧困村,猛打脫貧攻堅戰,第一書記重任擔,下村訪貧又問苦;走了這社到那社,串了這院到那院,不大圖輸出怕偏遠和死角,都要親自看一看;心中裝有老百姓,誰家苦來誰家甜……”四川巴中市南江縣赤溪鎮金銀村村民VR虛擬實境唐佰辰寫了這樣一首打油詩,詩中的主人公就道具製作是駐村“第一書記”岳靜。

奇藝果影像

岳靜與村民交流。(資料圖)

品牌活動2015活動佈置年8月19日,是岳靜進駐金銀村的第一天。那一天,他站在金銀村破舊的村委會前暗下決心,要親手勾繪金銀村美好藍圖,徹底改變貧困村面貌,讓貧困群眾早日脫貧奔小模型康。

沉下身子繪藍圖

“一山三道塬,常年遭天旱,出FRP門一腳泥,十漢九個怨。”這是金銀村的真實寫照。面對這樣的困境,要想帶領鄉親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第一步該做什么呢?岳靜花了一周時間,策展逐一走訪了當地的老黨員、退休老支書、村支委員、群眾代表、致富能手、貧困戶,傾聽他們對精準扶貧的真實心聲,并征詢關于村社發展的建設意見、發展思路,進一步摸清民情民意。隨后與村”兩委”制定出“一水二人形立牌路三電活動佈置四房五產業”的脫貧致富奔小康工作思路和三年幫扶總體規劃。一年多時間過后,金銀村回鄉創業的黨員致富帶AR擴增實境頭人越來越多。

真情幫扶暖民心

面對部分群眾思想固化,寧愿住在爛房里也不愿離開自己的“老屋基”, 岳靜多次上門走訪貧困戶,反復宣講易地搬遷政策,縱橫比較,消除他們的顧慮。

當得知二社貧困戶陳香華家沒有住房,一家4攤位設計人還擠在鄰居已廢棄的破敗木屋時,岳靜多次到鎮上向相關單位匯報,爭取調劑易地搬遷名額。獲得名額后,他又跑前跑后找村上協調土地、道路,在保證資金靈活周轉的前提下,聯系設計人員、施工隊伍,時刻關注工程進度,天天蹲點嚴把質展場設計量關口,短短兩個月時間,安置參展房全面竣工。

通過不懈努力,金銀村全村安全實施易開幕活動地扶貧搬遷31戶105人、土地增減掛鉤6戶17人、建展場設計起幸福家園12套;按照“三無一通”標準,改造危舊房114戶393人。

帶頭示范強堡壘

“在岳書記帶領下,這屆班子有正氣、有闖勁、很務實、是個干實事的班子……”金銀村三社退休教師、老黨員趙光銳在黨員大會上說。場地佈置為增強班子凝聚力,岳靜逐戶走訪全村黨員干部群眾,掌握癥結所在、對癥開方下藥。通過實行“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積分制,召開人形立牌村社干部和黨員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經典大圖與自我批評,奇藝果影像與村“兩委”班子交心談心,提升村級班子戰斗力。

“脫貧摘帽拼力干,村莊徹底變了樣。鄉村振興在眼前,同步建設展場設計四好村。”這大型公仔是岳靜對鄉親們未來生活的承諾。他緊緊圍繞“四好村”建設目標,組織老黨沈浸式體驗員修訂了《村規民約》,建起了鄉親們的 “道德銀行”,同步開展了“金銀之星”評選活動。在他的帶領包裝設計下,全體村民互幫互助,決戰脫貧的自主意識明顯增強。

大興產業助民富

“沒有好的產業支撐,村民增收奔康就缺乏動力,也就談不上可持續發展。金銀村發展的出路就在于要抓好一個增廣告設計收的產業。”岳靜對村“兩委”是這樣說的沈浸式體驗,也是這樣做的。

金銀村有種植九葉青花椒的傳統,岳靜積極與縣林業局協調,為金銀村爭取退耕還林樹苗補貼和各類補助資金110萬元,發動群眾新植、補植花椒1000余畝。同時,借助“農民夜校”“現代遠程教育”等平臺,先后聘請農技專家到村開展實用技術培訓6次大型公仔,組織新型農民培訓150人次。

為支持村民發展“四小產業”,岳靜精心培育了“巧巧農家”“明成養殖場”“仕彪種植養殖場”“冬梅苗圃”“李平苗圃”“方袁農家”等新型經營主體。拿到了“巧巧農家”營業執FRP照,金銀沈浸式體驗村致富帶頭人、科技示范戶陳光明感動地說:“我感知到這個執照的含金量,岳書記為我們脫貧找到了‘妙方’,我一定要把‘巧巧農家’經營好。”(左俊臣、包裝盒楊永中)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