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沉睡資產 重煥文旅生機_08靠設計品牌活動中國網

作者:

分類:

今年國慶假期,位于重慶市北碚區金刀峽鎮的偏巖古鎮迎來不少游客。在古鎮老街一家名叫“偏巖永泰恒”的米花糖店,老板唐亮選用偏巖當地特有的陰米,經過選、泡、蒸、炒、熬等20多道傳統工序切記者會割出的參展米花糖,銷售供不應求。

偏巖鑲嵌在華鎣山脈間,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這里分布著眾道具製作多歷史建筑,流淌著悠長的古韻。包裝設計然而,由于缺乏系沈浸式體驗統維護,古鎮大片房屋年久失修、管網老化,產業凋敝。除夏季外游客展場設計稀少,旅游價值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大家都覺得守策展著老街、老屋沒有奔頭,我們當時最希望的就是拆遷、搬家。”古鎮居民王彩霞告訴記者。

去年9活動佈置月,北碚區聚焦低效閑置國有資產盤活利用,開始對偏巖古鎮進行更新改造。打破傳統改平面設計造項目盤活方式,以偏巖人形立牌古鎮街區內D級危房改造提玖陽視覺升為試點,探索項目化“建投運”一體模式,在摸清古鎮資源資產后,推動古鎮存量資產轉型。

改造首先摸清資產底數,實施連片整合,同時聘請專業團隊開展市場分析和策劃,以保護和傳承為核心,最大限度保留本底資源,同時采取修舊如舊的手法,對老街的27棟危房進行解危改造,還新建了停車場、公廁、污水管網等公共設施。

更新后的偏巖古鎮,一字型開幕活動街巷肌理被完整保留,27棟建筑依據建筑等級、結構安全、區域場景、功能業態等分別實施了“一房廣告設計、一策、一樣”的人形立牌更新措施,還沿河修建了親水步道、安裝了特色燈飾,不僅讓“活動佈置夜經濟”起步,也為游客增加了多樣的旅游體驗。

記者在偏巖古鎮老街看到,沿途除了傳統的餐飲店外,還場地佈置多了咖啡、民宿、包裝盒手工面坊、文創店等多種業態令游客體驗愈加豐富。

“依據其生態展覽策劃人文本底資源,偏巖古鎮轉型發展規劃為‘三街兩組團’玖陽視覺產業分布格局,即天街、老街、水街和親水度假組團、鄉村振興示范及企業培訓組團,還有特色餐飲、時尚新潮和公益性建設等業態布局。”金刀峽鎮黨委書記呂玉春告訴記者,以水街為例,經過統奇藝果影像展場設計規劃、設計、管理,改變以往村民各自占道、粗放經營的狀況。古鎮新建好的500米親水步道,可供全年齡段的游客駐足、戲水,或在河邊休息、喝茶。

在建立項目合作機制方面,北碚區分類制定招商引資政策,構建多元化、個性平面設計化文旅消費場景。針對民宿、書店、酒吧等投資金額大、收益見效慢的項目,采取國資領投、民資跟投的方式,減輕運營壓力;針對大型餐飲等存量商戶,通過減免租互動裝置金、分配讓利收益等方式扶商養商,同時完善收益反哺機制。

經營形式的靈活多樣也激發了當地居民創業的熱情。在古鎮老街上經營徐氏手工掛面的原住民徐娜,家里傳承手工掛面技藝已有百年。此前,徐娜曾一度搬到啟動儀式古鎮外經營。今年5月,徐氏手工掛面重新在古鎮老街開業。

在餐飲、民宿、娛樂等業態帶動下,古包裝盒大型公仔還有不少居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今年上半年,古鎮周邊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405.68萬元、同比增長300%,新增就業崗位1100余個,扶持居民創業65人。

大型公仔目前,我們已開發精品研學旅游路線模型13條,建設自然生態型、文化體驗型、康養度活動佈置假型等特色主題民宿群8個,今年旅游旺季游客同比增長近1倍。”呂玉春啟動儀式說,預計總體項目全面建成后,年接待游客量將突破250萬人次,景區年度經營額超1.2億元。(記者 周聞韜)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