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延吉8月25日電(王吉全)近年來,我國鐵路事業取得了良好發展,特別是高鐵里程增長及“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積極應用,提升了全息投影運能和服務水平。同時由于供給端的持續發力,精準對接市場和旅客需求,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提啟動儀式升了旅客舞臺背板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近日,由中國鐵路總公司和沈陽鐵路局組織的“發現最美鐵路”活動來到吉林客沈浸式體驗運段多個車站,感受鐵路發展的“溫度”和東北經濟振興的脈搏。
靠“顏值”進火車站,和排長隊說“拜拜”
“誒?我大長春還有這么先進的設備呀!能直接刷臉進站啦!”這是在長春火車站實名制驗票處,幾位年輕人的感嘆。據了解,長春站今年新安設了人臉識別驗證設備,在南北實名制共有8組,面向顯示屏,智能驗證系統就會自動對人臉識別展場設計“票證人”相符一致后開啟通過。即方便了旅客,又緩解了驗票人員緊張的問題。
在候車室中央12306“春之約”愛心服務臺前,還互動裝置有一套自助查詢系統,豐富了旅客問詢解答方式。而在手機客服終端APP中,旅客通過掃碼,可以直接廣告設計獲取檢票口、到發時刻及餐飲等信息,“一鍵查詢”大大減少可等候時間。這是長春站依照“智慧客站”的發展方向,提高服務模型設施和服務方式科技含量的成果。隨著公共服務設施信大圖輸出息化、智能化,旅客對鐵路出行的選擇性、自主性也一定會在轉型升級、活動佈置創新發展VR虛擬實境、全人形立牌力創建智慧客站的努力中不斷提升。
高鐵入吉,不老的“小慢車”如何精準扶貧
在包裝盒吉林省東北部的大玖陽視覺山深處,有一列短短的6輛綠皮硬座車廂,以不超過場地佈置80km/h的速度鉆山越水,見站就停。這趟車就是由沈鐵吉林客運段擔當的吉林至圖們4343/4次列車,自1963年開行已安全行駛了54年,當前票價最低1元,最高也只有30.5元,當地老百展場設計姓親切稱它為“暖心小慢車”。
“小慢車”沿途都是林海雪原和大山深處,公路交通十分不便,尤其是到冬季風雪天氣,場地佈置封路、斷道是常事。此時,小火車成為當地居民日常出行和販賣自產山貨農產品的主要交通工具。旅客們上山采蘑菇、摘野菜、拾野果、收山貨,高峰時每天能有600余人,箱包背蔞比比皆是,他們會利用乘車時間整理一天的收獲,摘菜、晾菜、展覽策劃曬大圖輸出菜,成為車上一道特別的風景。
現在,這輛綠皮車名氣越來越大,很多人都慕名而來,坐上車沿途看景色,買特產,體驗民俗,而這輛車本身的便民、貼心、民族特色服務也成為了一道風景。在高鐵時代,將沿線民眾準時大型公仔送往目的地的“小慢車包裝盒”,貌似與快節奏的現代文明背道而馳,但村民們的獲得感卻如影隨形。
延吉西站:“民俗館車站”扮靚城市名片
在吉圖琿高鐵中有這樣一座車站:大廳頂棚采用朝鮮族傳統格式樣式,兩幅大大型公仔型朝鮮族民俗立體壁畫呈現于正門兩側VR虛擬實境,候車廳專設民俗文化展區,50余首延邊藝術家創作的民俗歌曲循環播放,“金達萊之約”服務臺更是一道靚麗風景……這就是延吉西站,一座具有濃郁玖陽視覺朝鮮族民族FRP文化特色的高鐵站。
在“金達萊”服務臺,不僅有精通多種語言的工作人員玖陽視覺與旅客進行面對面溝通和交FRP流,滿足旅客購票、咨詢、出行、吃住、娛樂等問題需求;同時,他們還精心設計安裝了朝文版、俄文版的“旅客自助引導系統”,通過智慧式的引導幫助,實現了朝鮮族道具製作旅客和外籍旅客的“無障礙服務”和“零距離溝通”。
“開呀開呀滿山開,冰山雪嶺露臉來。人形立牌花呀花呀金達萊,開得這么多這樣美。策展”參展在延邊,金達萊作為州花,成為這片邊疆熱土最靚麗的名片,并將朝鮮族民俗文化融匯進各個角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