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時尚元素為傳統手藝08靠設計模型“賦能”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講述人展場設計:湖南省非遺大布江拼布繡傳承人何娟

啟動儀式

拼布繡,聽說奇藝果影像過嗎?稍年長的人,打小道具製作用過的口水兜全息投影、肚兜,就是拼布繡。

“紅布辟邪,藍布攔災。紅配綠活溜溜、紅配黃逗人寵。”油燈下,奶奶一邊哼著小調,一邊鋪上底布,畫好圖案,開幕活動按紋路裁剪,選碎布拼接,用飯粒黏合,拿小錘敲緊,以繡線縫合…互動裝置…兒時的我,伴著這情景進入夢鄉,醒來時,一件漂亮的拼布繡肚兜,已經圍在參展身上了。

大布江拼布繡,是一種古老的原生態藝術奇藝果影像,漢代就有了。多以碎布和舊衣為原材料大圖輸出,以紅白藍為主顏色,構圖飽滿、用色奔突、造型洗練、針法巧妙、線繡講究。廣告設計

啟動儀式

我奶奶是大布江最有名的拼布繡巧手,常幫人做些口水兜、牛角帽補貼家用。跟著奶奶耳濡目染,我也學會了。

后來,穿戴的人少了,拼布繡手藝瀕臨消失。2009年,大布江拼布繡被列為舞臺背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我從深圳回到家鄉創業。

先是試著做了一些零錢包展場設計、鑰匙包等拼布繡產品,掛舞臺背板到網上后品牌活動包裝盒,不想,很快就賣光了。市場印證了傳統手藝的生命力,我的勁頭品牌活動更足了。

畢竟在外闖蕩過,和老一輩人比,我們這一代人的市場意識會強烈一些。我吸取大圖輸出現代美術理念,將人形立牌更多的時尚元素用在其中。

在制作第一件拼布繡裝飾畫《待嫁的新VR虛擬實境平面設計》時,我借鑒版畫的“留黑”手法,以回卷針法拼縫,作品人形立牌在省里的設計大賽中獲得銀獎。2015年去悉尼參加民玖陽視覺間文化交流時互動裝置,我從昆曲《牡丹亭包裝設計》獲得靈感,做了一對昆曲臉譜手機殼情侶套裝,取名“夢在柳眉”記者會。一個批發商當場訂了6萬件。

為了讓拼布繡文化傳得更廣,這些年策展,我先后辦起了5個傳習所,幫助300多模型婦女在家就業。

模型記者沈浸式體驗王夢敏采訪整理)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