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駐村干部“他鄉亦故鄉”:讓百姓過上“詩意”富足日子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08靠設計虛擬實境貧門戶

作者:

分類:

甘肅駐村干部“他鄉亦故鄉”:讓百姓過上“詩意”富足日子

圖為場地佈置甘肅展覽策劃平涼互動裝置市崆峒VR虛擬實境區麻武鄉城子村黨支部書記納軍人形立牌介紹扶貧品牌的“城子山貨”農特產品。 朱攤位設計婷婷 攝

中新網蘭州12月3日電 (朱婷婷)“道具製作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初到平涼市崆峒區麻武鄉城子村,對這里的鄉村生活,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駐村幫扶工作隊留下了詩意的第一印象。

麻武鄉轄7個行政村,均為貧困村,2013年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11戶2245人(動態調整后621戶2223策展人),貧困發生互動裝置率高達56.5%。駐村一年時間,隊員們積極想辦法、找路子,想讓這個偏遠山村的老百姓過上“詩意”VR虛擬實境且富足的日子。

  圖為城子村王志云老人,身后是駐村扶舞臺背板貧干部曹新杰買給他的母雞。 朱婷婷 攝

初到城子村,為快速融入村民生活,甘肅省VR虛擬實境文旅廳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曹新杰走家串戶,與全息投影村民拉家常,了解貧困戶家庭基本情況和發展需求,制定可行的幫扶措施。

說起曹新杰,平攤位設計涼市崆峒區麻武鄉城子村黨支部書記納軍打開了話匣子,曹新杰把他年過花甲的老父親從外地老家接到這大山里,給貧困戶講解種植技術,傳授種植經驗,老人還帶來了他廣告設計們家鄉優質馬鈴薯籽種,“這兩年我們村種的馬鈴薯年年大豐收。”

納軍說,他們父子倆到地里就拿起鋤頭、耙子干農活。曹新杰吃住都在村上,到老百姓家吃頓便飯還要留下飯錢。“種了多少地、養了幾頭牛、今后啥打算、還有啥困難?”村民的種種困難,曹新杰都記在心里。

曹新杰充分利用甘肅省文旅廳下達的幫扶資金,幫助城子村創辦了平涼市崆峒區宏鑫種植養殖和城子山貨農特產品開發農民專業合作社平面設計。如今,合作社創出的“城子山貨”胡麻油已銷往全國各地。村民們稱曹新杰為“最接地氣的扶貧干部”。

在村民王志云家的院子里,一群母雞正在院里啄食,老人拿著剛收的幾個又大又圓的雞蛋笑著說,“我院里的這40只母雞都是全息投影小曹買給我的,這些雞個個是產蛋能手,我把蛋賣給村上山貨合作社,收入還不錯,小曹的幫扶就是兩沈浸式體驗字:實在!”

王志云介紹說,“城子山貨”農特產品開發農民專業合作開幕活動社里銷售的土展覽策劃雞蛋、土蜂蜜、胡麻油等農特產品的包裝設計都是曹新杰親自操刀,現在“城子山貨”品牌的土品牌活動雞蛋已經供不應求。

村民李軍平,妻子殘疾,家庭情況也不太好。曹新杰為李軍平申請了幫扶資金,幫其家修了豬圈,大型公仔買了6頭豬,并動員李軍平入股1萬元到村上合作社,每年除了養豬的收入,還能拿到800元的分紅。今年,李軍平已經將“貧困”這頂帽子摘掉,成了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在駐村期間,參展曹新杰了解到,城子村很多青壯年勞動力都外出務工,但包裝設計沈浸式體驗多沒有一技之長,只能大圖輸出干些錢少的苦活兒、累活兒。為此,曹新杰積極協調聯系蘭州牛肉拉面專業培訓機構,請技術人員對該村青壯年勞動力進行技能培訓,讓他們學到一技之長。

在精準脫貧這條路上,曹新記者會杰等人秉承“他鄉平面設計亦故鄉”的理念,把村民當親人一樣AR擴增實境去幫扶。截至2018年底,麻武鄉全鄉累AR擴增實境計脫貧5個村573戶2093人,剩模型余貧困戶48戶場地佈置130人,貧困發生率降至3.15%,部分村達到了脫貧標準,實現了整村脫貧。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