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變美了 心情更愉悅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08靠設計模型門戶

作者:

分類:

“今年上半年這里還是一片荒地,下半年就變成公園了!”家住世茂維拉小區的居民興高采烈地告訴記者沈浸式體驗,這片荒地治理前,一刮風塵土飛揚,自家連窗戶都不敢開。而現在窗外一片生機盎然的綠色,十分養眼。附近居民期盼著:“明年開春,我們出家門就能走進森林公園啦!”

這里記者會的變化緣于4月19日本報的一篇報道《荒地多年沒綠化,規劃公園里渣土山連綿起伏》。文章反映良鄉大學城北部規劃公園成渣土場,荒地多年沒綠化,影響周邊環境衛生。對此,房山區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很快開始清理渣土玖陽視覺等整改工作。日前記者再次來到現場,世茂維拉小區西側的森林公園已經完工,正式對外開放。

公園里有兩個籃球場大小的廣場。廣場東側聳立著一座怪石嶙峋的假山。兩條人工河仿佛美麗的鹿角從廣場向兩側延伸,兩三座小橋如蝴蝶結別致地系在“鹿角”之上。一條小徑隨著地形在山丘中穿梭起伏,交會于一處圓形的小廣場。小廣場互動裝置如一顆珍珠鑲嵌在公園東北角。公園里栽種的林木呈現出深淺不一的綠色,分布在廣場邊、小路旁、溪流畔,錯落有致。

據介紹,這個公園名為清水熙森林公園,位于拱辰街道。東側是世茂維拉小區,南側是高教園一號路,西側是小西莊廣告設計回遷樓,建設面積約2.5萬平方米。公園以蜿蜒曲折的小園路為主,景觀采用一環兩谷四景布局結構,結合多個小型廣場,為周邊居民打造多彩而有活力的休閑場所。截至11月,公園里已栽種油松、國槐、白蠟、欒樹等喬木1400多株、灌木260株,沈浸式體驗是房山區第二個建設完成的城市森林公園。 本包裝設計報記者 羅喬欣

這些也辦妥了

●通州神龍公園此前存在不及時清理垃圾、記者會小橋木板缺失、園燈毀損不亮、山體長滿荒草等問題。報道后,經過全面提升改造,這所公園更名為海子墻公園,不僅綠化景觀層次、生態涵養全息投影能力得到提升,園內還設計建設了噴泉廣場、兒童樂園、健身步道人形立牌及山頂文化廣場等設施,成為集娛樂、休閑、鍛煉、教育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市民共享空策展間。

永旺家園一區周邊拆除廢品站

清走渣土山空氣清爽了

“簡直不敢相信,十多天的時間發生了這么大變化。”家住永旺家園一區的李女士向本報反映小區周圍被渣土垃圾包圍的問題。記者現場調查后,于4月10日刊發報道《一刮風這兒就飛沙走石》。

問題見報當天上午,西北旺鎮主要領導就帶領相關部門,針對報道反映的環境問題進行巡查,并展開聯合執法集中整治。聯合執法隊關停了活動佈置無照經營的廢品站和洗車房。緊接著,西北旺鎮共出動城管、工商、核查、綜治、派出所、食藥監、消防等監督執法部門和六里屯村等責任單位工作人員2000余人次、240余車次,對永旺家園一區周邊區域進行地毯式排查。4月17日,18個出租院共計415間房已全部清空,騰空的院落開始拆除。

4月23日,本報報道中涉及的廢品站、渣土場、裸土揚塵等問題全部整改完成,共拆除廢品站等違建房屋5000平方米;對展覽策劃六里屯村原拆遷范圍內遺留的渣土垃圾進行清理,清運渣土垃圾3萬立方米;對裸土地面重新進行平整苫蓋,苫蓋面積1200余畝。

記者再次來到現場,登上永旺家園一區一棟高層樓房的房頂。環顧四周,看到那些廢棄的建筑物已經徹底拆除,原先大片大片的建筑垃圾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綠色網布整齊苫蓋的平整空地。品牌活動為了改善環境,今年6月,負責管護的公司還在空地上種植了100畝苜蓿。附近居民滿意展場設計地說:“小區周邊環境FRP改善了,空氣清爽多了!”本報記者 羅喬欣

這些也辦妥了

●海淀區四季青鎮寶山村附近,有人在一處拆遷廢墟上回收廢品,大量廢品露天堆放,還經常有滿載廢品的車輛進出。問題見報后,相關工作人員與該處負責人進行談話,并責令其將該處清空。目前已清理完畢,并完奇藝果影像成場地苫蓋。

●新發地農產品批參展大型公仔市場西側京滬高鐵橋下隱藏著一個廢品收購站,面積有五六百平方米。大量廢品很容易被大風刮到高鐵線路上,造成安全事故。問題見報后,屬地組織多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已取締京滬高鐵橋下廢品收購點,現場已清理干凈并交物業公司封閉管理。

西沙屯村人居環境脫胎換骨

村子干凈了大伙更愛惜

生活垃圾層層包圍、旱廁污物滿溢無處下腳、一汪臭水守著村頭,10月17日,本報的報道給西沙屯村的人居環境問題敲響了警鐘。在屬地昌平區沙河鎮政府及各相關部門的努力下,經過一個月的整改,西沙屯村的環境脫胎換骨活動佈置,記者回訪時發現,不僅環境變好了,村民的意識也在發生變化。

12月23日中午,記者在沙河鎮副鎮長史迎東的帶領下,再次走訪了西沙屯村。曾經守在村內十字路口的露天垃圾池沒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整齊齊的一排藍色垃圾桶,每個垃圾桶上大型公仔都寫有“垃圾入桶”四個大字。午飯后,正是集中傾倒廚余垃玖陽視覺圾的時間,家家戶戶門前,大大小小的“垃圾山”不見了,村民們都提著垃圾袋,去找就近的垃圾桶。

“過展場設計去為啥亂扔,因為哪哪都臟啊!”村民張阿姨說,她在村里住了多年,從來沒這么干凈過。現在不光是有了新垃圾桶,每天還有專人督促提醒,扔垃圾成了有規矩的事。“村子干凈了,我們更要愛護好啊!”

西沙屯村黨支部副書記張金鳳介紹說,整改過程中,村里的9個露舞臺背板天垃圾池一次性全部拆除,街巷內增加了300多個垃圾桶,保證每條街巷都有桶可用,讓村民扔垃圾更方便。

深入村里邊邊角角,過去觸目驚心的旱廁也不見了蹤影,一排排嶄新的臨時公廁,代替老旱廁解決如廁難題。

西沙屯村北側有一條小河,記者首次走訪時發現河水散發著異味,臨近順沙路的河岸上,生活垃圾四處散落。此次回訪這條河大型公仔已經上凍,細看冰層之下未見雜物,河岸邊,工作人員正忙著清理垃圾。史迎東表示,除了清理水面及河道周邊垃圾外,該河道還被納入了小微水體治理活動佈置工程。本報記者 景一鳴

這些也辦妥了

●通州區宋莊鎮草寺村曾經排水渠堵塞、垃圾堆積,公廁臟臭無人打掃,村民只好自搭旱廁。問題見報后,相關部門迅速清理垃圾,鋪設排互動裝置污管道,定期清掃公廁。

●昌平區馬池口鎮西坨村、東閘村曾經環境臟亂,道路坑洼不平,個別村民違規燒煤燒柴,亂排生活污水,還有集裝箱占綠地堆放雜物的現象。問題見報后,相關部門迅速清理垃圾,修繕道路,清理占道柴垛、煤堆,并且制定污水管網改造方案。

北京首批推出300余個垂釣區

這里可以撒歡兒釣魚啦

“我常來這里釣魚,大部分挺好了,但也有個別人會亂丟垃圾。市里給我們劃出釣魚點不容易,咱也得加強維護。”12月25日15時許,通州區互動裝置大運河玉帶河橋下垂釣區,今年60歲的康先生收拾起釣竿、餌料,招呼旁邊的一位釣友,“把垃圾收拾好,找個垃圾桶扔了啊。”

“知道了。遵守釣魚平面設計公約,注意自身安全,保護我們共同的水環境。”釣友張先生呵呵笑著,開始收魚竿。

記者了解到,像北運河河畔這樣的垂釣區,在通州共有9處。此前,北運河兩側“禁止捕魚”“禁止垂釣”等警示牌林立。因擔心餌料、垃圾污染水體,河道水深存在安全隱患沈浸式體驗大型公仔,相關部門常派出大量人力巡查、勸阻野釣,但效果并不好。今年1月23日,本報以《北運河常年有人野釣》為題,對該問題進行報道。此后,北京市水務局在其官方網站宣布,為滿足廣大市民在河湖水域垂釣的需求,同時保障水源保護區和垂釣人員安全,經過首都水務人員實地梳理排查,首批在22條段市級河道、300余處點位,開辟適宜垂釣區。消息傳出,不少釣魚愛好者奔走相告:“這里可以撒歡兒釣魚啦!”

康先生還說,這種開放垂釣點不僅環境好,而且專門設置了釣位,還安放了垃圾桶,會有人定期來打掃,“感覺很享受。”

“我們呼吁釣魚愛好者注意保護環境,按照釣魚公約維護水環境。”12月26日,北京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就第二批垂釣點推出已有思路,“我們會根據水質AR擴增實境和安全因素綜合考慮,逐步擴大垂釣區。”本報記者 張淑玲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