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深港少年同上一節課 共同探索中華文化_中國發08靠設計視覺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11月1展場設計0日,在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AR擴增實境香港中學生參加網絡直播品牌活動課。新華社記活動佈置者 王申 攝

新華社香港11月10日電(記者林寧)“中華文化有什么特點呢玖陽視覺?”“源遠流長……記者會”香港扶幼會則仁記者會中心學校(簡稱則仁學校)的學生隔著屏幕回答深圳老師的提開幕活動舞臺背板

10日,則仁學校與姊妹學校深圳市坪山參展區光祖中學(簡模型稱光祖中學)舉辦“手牽手、向前走”同上一節直播課活動,粵港兩地師生以“探索中華文化”為主題展開線上交流。

在香港則仁學校禮堂,20多名同學頭戴耳機,人手一臺平板電腦,與屏幕另一頭的深圳光祖中學同學一起學習。

人形立牌則仁學校英文科主任黃冬敏老師主講英語課《我們喜愛的食物》。課堂上,云吞面、煲仔飯、燜、燉等耳熟能詳的中文詞匯轉換成英互動裝置文表達,引起了學生們的極大廣告設計興趣。

光祖中學學生謝楚瑜課后告訴記者,記者會黃老師的英語發音非常標準,“內容激發起我探求中華美食包裝盒文化的興趣”。

沈浸式體驗大圖輸出中學的趙晗老師主講《中華文化根》。課堂上,深圳同學們分享的內容包羅萬象:從蜀繡特色到北京冬奧會火炬設計理念,從“敦煌女啟動儀式模型兒”樊錦詩的故事到故宮博物院鐘表修復師王津的大型公仔工匠精神……

香港的同學也不甘示弱,講述了屠呦呦和袁隆平兩位院士的故事。則仁學校的賴偉聰同學說,敬佩姊妹學校的同學學識淵博AR擴增實境。葉志遠同學表示,兩地同上國情教育課不僅形式有趣,也增強了民族身份認同,“我們是中國人,我們以中華文化為驕傲”。

舞臺背板據了解,兩所學校于201展覽策劃6年締結為姊妹學校。兩地老師通過努力,把因疫情而中斷的線下交流活動搬到了線上。光祖中學副校長李青海說:“這堂直播課就是為了培養兩校同學的文化自啟動儀式信,厚植愛國主義包裝設計情懷。”則仁學校校長郭智穎表示,直播課拉近了互動裝置粵港兩地師生的距離,希望不久的將來兩地師生能恢復面對面交流。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曾多次表示,教育界要幫助中小學生大型公仔建立國民身份意識及價值觀。

事實上,香港不少中小學校正在創造性地開展國情教育課。

直播課上,趙晗問:“中華文化為何能延續至今?”

學生答:“因為我們具有與時俱進的創造力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1   2 啟動儀式  3   4   5   >  經典大圖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