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08靠設計視覺扶貧志 拳拳赤子情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2020年11月17日,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在京召開中央和國家機關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優秀個人表彰會。在這次表彰大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駐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竹林關鎮東爐村第一書記王寅被授予“中央和國家機關脫貧攻堅參展優秀個人”的光榮稱號。

以調查研究推動精準扶貧

在丹鳳縣竹林關鎮東爐村,只要提起王寅,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在村黨支部書平面設計記劉龍保眼里,王寅吃苦耐勞,踏實肯干,善于學習,工廣告設計作起來有激情。

從到東爐村掛職的第一天起,王寅就暗下決心,必須不折不扣地完成駐村第一書記的光榮使命。剛到東爐村時,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缺乏基層和農村工作經驗的王寅不知從何下手。但他深知自己時間緊、任務重,因此,迅速調整工作狀態,盡快熟悉當地環境,融入當地干部群眾。

王寅帶領工作隊的同志一起收集貧困戶玖陽視覺信息,制定幫扶方案。同時,他還大量收集全包裝設計國各地扶貧經驗。通過調研走訪和學習研究,王寅結合東爐村的實際,總結出了以精準扶貧為核心,以產業扶貧、消費扶貧、教育扶貧和黨建扶貧為主要內容的工作思路。

精準施策幫助村民脫貧致富

程書民是王寅幫扶的貧困戶,依靠在竹林關鎮打零工支撐五口之家的生計。在入戶走訪調研時,程書民向王寅詢問增加收入的辦法,王寅便建議他利用村民整體搬遷、鎮上人口增多、消費需求旺盛的契機,支一個水果攤,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收入,還能享受縣里的政策獎補。

展場設計但程書民有些猶豫,一是因為做生意需要本錢,本來就不寬裕的家庭,萬一賠錢怎么辦?二是他的妻子作為一個樸實的農家婦女,沒有做過生意,缺乏經驗。見此,王寅為打消他的顧慮,主動拿出自己的積蓄,資助程書民做生意。隨后,王寅又結合當地扶貧政策和貧困戶AR擴增實境創業獎補政策,為程書民找攤位、辦牌照、跑手續。為了幫助夫妻二人積攢經驗,王寅還專門安排他們到一家水果店去學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王寅的幫助下,程書民家的水果攤終于營業了。如今,程書民每個月僅靠賣水果,就能增加幾千元的收入。

扶貧必先興產業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打工潮的興起,一批批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懷揣夢想,紛紛從鄉村走向城市。但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農村空心化現象也日益嚴峻,丹鳳縣東爐村也不例外。由于大量年輕勞動力外出打工,生活在品牌活動鎮里的老人無力耕種土地,一度造成東爐村大量耕地被撂荒閑置。

王寅通過調研走訪發現,村里沒有支柱產業,既有的合作社規模也太小,難以起到帶動村民增收的作用。經過長期思考,王寅產生了要在東爐村建立綜合農業園區的想法。他認為道具製作,扶貧必先興產業,東記者會爐村發展特色農業是一條可走的路。

但打造東爐村綜合農業園區,需要一位有經濟實力的致富能人帶動。為此,王寅向村委會要了一份東爐村在外經商者的花名冊,通過篩選,把目光鎖定在東爐村在西安做板材生意的劉八里身上。為盡快落實這個項目,王寅親自跑到西安與劉八里見面商談。這份執著終于有了回應,項目很快逐步落實。

在王寅的推動下,村里其他合互動裝置作社也開始繼續擴大規模。截至目前,園區種植了菊花、南瓜、柿子、花椒、茶葉、天麻、黃桃、魔芋等作物。目前,每年村里合作社務工支出達90多萬元,平均每人增加7000余元參展

扶貧必先扶其智

在丹鳳縣竹林關鎮,包裝設計有一所深受當地學生喜愛的鄉村公益圖書館。走進圖書館,環境寬敞明亮,一排排書桌整整齊齊,書架上擺滿了琳瑯滿目的書籍。這所圖書館由王模型寅一手創辦,更是他在教育扶貧工作中,精心打造出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2019年,王寅受當地校長委托,開始在竹林關中學給學生上認知思維課程。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王寅了解到當地學生十分渴望有一個可以一起寫作業、一起討論問題的場所。王寅想策展,如果可以建一個小型圖書館,不僅可以解決孩子們寫作業的問題,還能讓孩子有書看、長知識。

王寅說干就干。沒過幾天,他便在竹林關鎮中學附近,自掏腰包租了一間面積不小的門市房,買了一臺投影展場設計儀,讓村上合作社用消費扶貧賺取的利潤購買了書架等。硬件都建好后,他通過中國社會科學院扶貧辦,號召全院職工為圖書館捐贈適合孩子們閱讀的書籍。短短幾個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全院職工踴躍捐獻書刊達8000余冊。就這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這所簡單又實用的鄉村公益圖書館終于建成了。如今,這里成了孩子們的精神家園。

2018年以來,為了幫助貧困家庭的孩子順利完成沈浸式體驗學業,王寅先后協調各方資源,給孩子們謀求資助。為了彌補竹林關鎮中小學生素養教育的不足,王寅利用一年多的時間調研考察合適的項目。他通過中國社會科學院辦公廳、科研局、經濟學研究所、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和社科文獻出版社這五家單位,聯合南京雨花臺區,籌集了40萬元為鎮活動佈置小學和中學場地佈置建立了兩個新媒體教室,并通過專業教育基金會為當地學校提供了5年的課程運行支持。

扶貧必先扶其志

作為派駐東爐村的扶貧干部,王寅始終把中國社會科學院作為東爐村脫貧致富的重要依托。2018年以來,他在院奇藝果影像扶貧辦的大力支持下,為東爐村消費扶貧工作開辟了道路。

當時,東爐村無人會做電商。王寅深知必須培養起村級電商人才,從小訂單開始訓練合作社的同志。看到25歲的李東年輕好學,渾身充滿干勁,王寅便從如何寫借條、領庫單、發貨單和如何包裝等工作開始手把手教他。東爐村的這支電商團隊,從2018年元旦的30人份訂單,發展到在線為2000人服務,現如今東爐村已經有了自己的電商團隊。

王寅著眼于丹鳳縣的自然稟賦,緊盯市場需求,圍繞食用菌、核桃、蜂蜜等地方特產,自己設計傳單,品牌活動拍攝東爐村鄉村振興短視頻,借助短視頻,推介東爐村農副產品,收獲頗豐。

值得一提的是,2019模型年6月,王寅自行設計并活動佈置注冊了東爐村系列產品商標——“勤莊”,寓意勤勞致富。目前,“勤莊”不僅打響了品牌,還為村里自主就業和創業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在黨建引領下走包裝盒上脫貧路

王寅到東爐村掛職工作以來,積極帶頭開展黨建工作。他通過“三會一課”學習制度,大大場地佈置提升了東爐村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在實踐工作中,王寅通過大量走訪,發現農村家庭婦女作用很大。2020年3月,東爐村村民委員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直屬機關黨委聯合召開“婦女節防疫知識宣講暨表彰大會”。大會評選出了東爐村婦女致富代表、好黨員代表等。通過典型帶動,東爐活動佈置村迅速掀起自主就業和創業的新熱潮。

2020年重陽節,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黨支部和東爐村黨支部聯合為東爐村的老同志代表發放了生活救助金,開展了和老人一起就餐、給老人洗臉等敬老活動奇藝果影像。這些活動的開展,得到了東爐村廣大村民的一致好評。活動的開展,不僅為全村作了表率,還大力展覽策劃弘揚了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包裝盒今,東爐村荒地變成農業園區,全息投影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改善,村民精神生啟動儀式活不斷充實,扶貧成果有效彰顯。

在扶貧的道路上,王寅也實現了個人價值。兩年多來,他以扎實的工作作風得到東舞臺背板爐村、竹林關鎮乃至丹鳳縣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王寅先后被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授予“中央和國家機關脫貧攻堅優秀個人”光榮稱號,被陜西省丹鳳縣評為“脫貧攻堅駐村幫扶之星”,被陜西省商洛市評為“脫貧攻堅優秀個人”,被中國社會科學院評為“中國社科院青年英才”等。

記者 鐘義見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