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安:文旅融合“新田園” 鄉村振興在路上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08靠設計影像門戶

作者:

分類:

舞臺背板

新華網武漢6月1日電(陳周璇)近年來,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以產業發展為支撐,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加快三產融合,形成文旅融合“新田園”,為鄉包裝設計村振興探索出來一條產業振興的新路子。

初夏時節,茶樹長勢正旺。走場地佈置在咸安區汀泗橋鎮黃荊塘村的產業路上,一條自然生態、路產相融的美麗鄉村經濟交通走廊映入眼簾。2018年,黃荊塘村入選“湖北省美麗宜居鄉村示范點”。

通過探索實施“合作社+基地平面設計+農戶”的發展模式,黃荊塘村的茶園總面積已超過6000模型畝。目前,茶葉加工車間已累計生產2000余斤茶葉,實現產值80余萬元。據介紹,村里的“茶葉經濟”帶動了19戶貧困戶就業,每戶年增收5000余元。

“我們希望將黃荊塘村的新農村建設和旅游業相結合,打造集觀光旅展場設計游、采摘娛樂和農事體驗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黃荊塘村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萬大場地佈置祥介紹說,在茶葉采摘旺季,合作社的茶園最多玖陽視覺的一天來了18展覽策劃0多名茶農。

從昔日田埂路變成如今的產業路,黃荊塘大型公仔村產業路沿路經過萬畝茶海、油菜花海等產業園區和觀光點。站在茶山最高點俯瞰,滿坡披廣告設計綠。柏油路繞山貫通,連接起黃荊塘村鄉村振興的希望。

“我們還在計劃建設一個電商平臺,擴大茶葉以及周邊村民農產品的銷路。”萬大祥說。

沿著咸安區汀泗橋鎮花紋鄉的盤山公路向上,茫茫竹海風光盡收眼前。“星星竹海”是汀泗橋鎮一張亮眼的綠色生態名片,這包裝設計里的竹林面積模型有萬余畝,覆蓋率達9經典大圖0%左記者會右。

包裝設計2021年7月,地處“星星竹海”風景區內的陳家溝景區開園試營業,目前建設有農田體驗區、竹林民宿區、游樂區、文化活動中心等各類功能分區。

這個以竹文化為主題的生態旅游目的地,如今成為周邊居民節假日游玩打卡的熱門選擇。據統計,2022年“五一節假”期間,陳家溝景區每天接待的游客達5000人次。品牌活動

“景區開工時間是2020年4月底。當時湖北的疫情對本地村民的影響較大,很多人無法外出務工。我以前在廣東工作,經過那次疫情,AR擴增實境也是在政府的號召和幫助下,決定回來為建設家鄉出力。”湖北星翔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凱介紹。

為緩解村民疫后就業壓力,在景區建設期間,咸安區林業局、住建局、交通局等多個部門對景區項目的基礎設施提供配套支持。如今,星星村的300余畝包裝盒荒地和500余畝山林得到整治,同時,“網通”工程的建設也使得山區手機信號偏弱的問題得到改善,村里的面貌煥然一新。

“景區對周邊的經濟有很大的拉動作用。以前游客來這里主要來觀賞竹平面設計海風光,現在除了能全息投影在景區游玩,附近也多了一些民宿和菜館。游客到這里的選擇變大圖輸出多,村民的就業機會也變多了。”陳凱說,“下一步,我們還會擴大景區范圍,增加景區的體驗項目。”

近年來,“非遺文創”“非遺旅游”相關的文化產業也成為咸安區鄉村發展的重要基礎。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型公仔保護傳承,是咸安區馬橋鎮鄉村文化振興的點睛之筆。

2022年3月,位于咸安區馬橋鎮的馬橋鄉村記憶館正式揭牌。據介紹,為保護鄂東南傳統建筑,馬橋鎮在2018年聯合高校搶修翻新了這處歷史老屋。目前,館內設有非遺館參展、古建館、農耕館、民俗館等10個分館,總建筑面積啟動儀式約2000平方米。

攤位設計橋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推動鄉村文化建設和鄉村文化振興,馬橋啟動儀式鎮試圖走出一條從VR虛擬實境“環境美”向“發展美”轉型的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子。

據介紹,咸安區展場設計下一步將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深入實施“萬千百”工程,建設1400多間鄉村客房,推出30道特色菜品,打造80多個“旅游+”“生態+”特色農業采摘互動裝置基地,并設計推出學史賞花人文游、生態田園風展覽策劃情游、美食美景養生游等多條精品旅游路線。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