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統籌08靠設計視覺推進“文化+科技”深度融合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輕觸屏幕,一條“數字京杭大運河”緩緩流淌,運河之上是三維建模、可360度全景展現的拱宸橋……搭配“數智運河管理系統”,拱宸橋保互動裝置存現狀、水文環境、游客量等一目了然,方便工作人員隨時掌握其“身體狀況”。

拱宸橋是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點。為更好保護這個獨一無二的場地佈置文化地標,浙江杭州啟動了大運河(杭州段)的拱宸橋數字化保護項目,用科技力量開幕活動賦能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大圖輸出“浙江要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沈浸式體驗積極探索。要更好擔負起包裝盒新時代新包裝設計的文化使命,賡續歷史文脈,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推動互動裝置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因地制宜、守正創新,浙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包裝盒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推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以科活動佈置技助力文化高質量發展。

科技為文化遺產保護助力——

使用無人機、大場景三維激光掃描儀等設備采集數據,再運用數據處理、三維建模、三維動畫等技術……耗時一年,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文物奇藝果影像數字化團隊把拱宸橋“搬”到了數字世界。2023年,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裸眼三維技術呈現的拱宸橋躍然于運河之上,連接古今、驚艷世界。

“不只是好看!”團隊負責人刁常宇介紹,拱宸經典大圖橋數字化成經典大圖果可為后續的研究保護、記者會公眾教育、展陳展示等提供科學支撐。

在文化數字化領域率先破題,浙江人形立牌通過數字技術尋求文物保護與展示間的平衡——溫州推出文物保護“云端守衛”應用,融合物聯感知、人工智能分析等技術,打造古跡全覽、安全監管、保護落實、活化利用4個特色模塊;基于紹興古城“數字孿生”系統打造的“紹興參展古城”應用,用虛擬現實等技術將旅游資源、便民服務等內容不斷納入……

科技為文化產業創新發展賦能——

描繪女將軍騎馬奮戰的場景,調整為廣全息投影角鏡頭,進一步提高分辨率……在杭州良渚數字文化社區,杭州劇點網絡技術有限舞臺背板公司一部海外短劇的海報,活動佈置正由設計師通過人工智能工具生成。

在良渚數字文化社區,這一文化平面設計和科技深度融合的賽道不斷拓寬。2024年,社區入駐的游戲動漫、影視傳媒廣告設計等領域企業營收達35億元。

從搭建平臺、布局攻關等方面入手,浙江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創新能力,推動文化創作、傳播和體驗升級,為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科技助推文化大圖輸出消費轉型升級——

杭州西湖區老和山腳下,“M511光影匯”里,市民游客可以充實地待上一天:上午“體驗”宇航員全息投影生活;下午平面設計“穿越”回古代茶坊;晚上舞臺背板“游歷”中世紀攤位設計歐洲……人工智能實時交互、激光動態追蹤、多聲道空間音效等技術讓不同場景觸手可及。

“精品內容生產+場景智能制作+復合文化體驗,讓舞臺背板消費體驗更新潮。”項目負責人黃悅瑛介紹,“M511光影匯”的前身是平面設計浙江電影公司膠片倉庫,如今已轉型為“光影+科技+藝術”的文化體驗新場景。

浙江多地的數字文化體驗廳,通過設立全民藝術鑒賞區、互動區和沉浸式文化體驗區,為市民構建文化體驗場景。同時大型公仔,浙江打造一站式線上文化公共服務平臺,已聯動14萬余個公共文化設沈浸式體驗施、近1.4萬個“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以及3萬名相關從業人員、5.2萬名文化生產者和234萬名文化志愿者。

“浙江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統籌推進‘文化+科技’,深化文化建設‘八項工程’,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大圖輸出量、有利文化條件。”浙江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