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樟樹:醫藥文化“潮”起來_中08靠設計模型國網

作者:

分類:

華燈初上,江西省樟樹市三皇里旅游休閑街區人頭攢動,草藥飄香。
  “奇藝果影像來,手給我,我教你個按模型穴養胃的辦法。”中醫義診“攤位”前,海瑞康中醫門診部主治中醫師劉永振化身記者會“攤主”,對前來咨詢的市民陳新吉細細叮囑,“回頭照方抓藥,少熬夜。我再給你扎兩針,治治舞臺背板你的肩周炎。”
  數枚毫針扎入陳新吉的后頸。“感覺怎么樣?”劉永振問。“酸、麻、脹。”陳新吉微微皺眉,看策展上去有些緊張。片刻,拔針,他扭了扭脖子,“真松快,老祖宗的法子神了!”
  循著奇藝果影像藥香,一直往里走人形立牌。“奶白姜汁玫瑰飲適合女士服用,美容養顏。你可以試試熬夜大補水,看看你的黑眼互動裝置圈,經常熬夜吧?”身著白大褂的“攤主”活動佈置吆喝著,男女老少圍了一圈又一圈。
  “這種夜市義診,既傳播了中醫藥文化又服務了群眾,受歡迎得很!”樟記者會樹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郭志榮說。
  中醫夜市、中藥+咖啡快閃店、藥膳體驗、“千年藥都”剪紙作品展、全國名老中醫大型義診……樟樹第活動佈置55屆全國藥材藥品交易會(以下簡稱“樟樹藥交會廣告設計”)期間,各種互動式的“國風”文旅活動讓傳統文化“潮”起來,備受年輕游客青睞。
  “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樟樹本土的老字號藥企仁和集團的展位前,立著一個齊人高的藥葫蘆裝置,工作人員身著長袍,扮演大藥師葛玄,正在表演五禽戲,吸引了不少人圍觀。“此次藥交會上,我們設計了不人形立牌少與中醫藥文化相關的創新互動體驗,包括中醫藥知識問答、五禽戲體驗、中醫把脈等,目的就是讓更多群眾在互動體驗中感受中醫藥文化的魅力。”仁和集團品牌總監李欣說。
  文化,潛移默化地塑造著一座城市的氣質。
  一疊紅紙,一大圖輸出把剪刀,巧手“舞動”間,精巧的圖案躍然紙上。“千年藥都”剪紙作品展上,48幅精美的剪紙作品一一陳列,以剪代筆,講述著樟樹中醫藥文化的人文歷史和發展脈絡。
  “剪紙作品均用優質萬年紅宣紙制作,全景式展現玖陽視覺了樟樹中醫藥文化從起源、輝煌到近年來發展的整體過程。”剪紙代表性傳承人陳杵保說,希模型望更包裝設計多人通過樟樹剪紙這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了解和認同“樟幫”中醫藥文化。
  近年來,樟樹加展覽策劃快建設文化旅游強市,推動中醫藥等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激活“文旅+”產業新引擎。
  在岐黃小鎮中醫藥博物館,策展融合了各種包裝設計聲光電技術和數字化互動方式的展覽展示,向游客們細述樟樹藥業的前世今生。
  “樟樹自漢有藥記者會攤,唐設‘大型公仔藥圩’、宋為‘藥市’、明清時期建成‘藥碼頭’,成為南北川廣藥材之總匯。”年輕的講解員盧霜帶領游客模型“穿越”古今,沉浸式體驗樟樹中醫藥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傳統的旅游模式大圖輸出不同,如今越來越多的游道具製作客更愿意沉浸式體驗一座城市悠久的歷史文化。”攤位設計樟樹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局長包裝盒鄧海宏說。
  樟樹自古享有“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參展過樟樹不靈”的盛譽,“樟幫”曾與“京幫”展覽策劃“川幫”并稱為中國三大藥幫。立足深厚的中醫藥文化資源,樟樹市加快藥文旅跨界融合,FRP攤位設計索中醫藥+會展、中醫藥+康養、中醫藥+研學等新場景、新業態,展現出更為多元化的消費場景,“中醫藥+”逐步成為驅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本報記者崔璐)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