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梨香能致遠 甘甜清爽潤心田——浙08靠設計品牌活動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聚力打造鸕鳥蜜梨品牌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盼這一口已經盼了快一整年了。”翠包裝盒綠枝葉下,一顆顆沉甸甸的蜜梨壓彎了枝頭。杭州市民李若琳選中了一顆合眼緣的蜜梨,手指輕擰,沉甸甸的蜜梨便完美落入掌心,簡單擦拭后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就是這個味兒,清甜。”連續的高溫天氣下,一口爆汁水果帶來的舒爽與幸福不言而喻。鸕鳥蜜梨,就是打開杭州夏天的味覺密碼。

筑“產”強基,推動標準化種植

讓李若琳心心念念的蜜梨產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西北部的鸕鳥鎮,這里群山環繞,較大的晝夜溫差提供了優越的糖分累積條件,產出的蜜梨糖度高、口感脆、汁水足。眼下正是鸕鳥蜜梨豐收的時節,放眼望去,一奇藝果影像顆顆蜜梨藏在綠葉間,個大圓潤,清香誘人。

“這是展場設計翠玉梨,平均每個有6到8兩,大的能有一斤重。”杭州余杭鸕鳥果農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任含生熟練地摘下一顆顏色翠綠、表皮光滑的蜜梨,“肉厚核小、口感松脆、汁多味甜。”活動佈置極具辨識度的外觀和口感讓鸕鳥蜜梨成了不少人的“心頭好”,作為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證品質,才能不辜負一年一次的等待與相見。

“實施鸕鳥蜜梨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創建,制定余杭蜜梨生產技術規程。”鸕鳥鎮副鎮長倪技鋒介紹,為了讓標準能落地、好實施,當地明確了蜜梨生產技術標準,制作了全階段生產演示視頻及“余廣告設計杭蜜梨”微信小程序供梨農學習。與此同時,占地展場設計1000余畝的5個蜜梨綠色標準化種植技術示范基地建成,示范帶動全區6000畝梨園提升改造,實現跨越式發展。

“我們‘余杭蜜梨科技小院’是浙江省首個科技小院,依托浙江大學等7個單位共同建設成立。”倪技鋒很是自豪,通過繪制全鎮土壤養分分布圖,分析產量限制因素,細致開展蜜梨產業提質增效技術研究,最終制定了“調酸,減氮磷鉀,施鈣鎂,保有機肥大圖輸出”的策略,實現施肥減量20%~33%,提高固酸比19%~24%,畝產增產12%~23%,優果率達到83%以上。

不同于傳統種植,將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運用到種植管理中,日常監測、水肥設施自動化控制、產品質量追溯等都能輕參展松實現,進一步推進了果園的集場地佈置約化、智能大圖輸出化水平。有了科技的加持,蜜梨的品質又上了一道保險。“以前,蜜梨最多也就6塊錢一斤,現在基本上都在10元左右,品相稍微好一點的都在15元以上。”任含生說。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了進一步系統提升綜合實力,培養一批懂生產、會經營、通銷售的梨農,當地依托田間學校、農民合作社、農民素質教育等平臺,結合課堂與實踐,全面開展培訓。“從授粉、平面設計剪枝到電商經營,市場需要什么,老師就教什么,我們就學什么。”梨農張月娥笑吟吟地說。

強“鏈”促產,研發打造衍生產品

“大家好,我是‘鰲梨給’,來自杭州余杭鸕鳥鎮,我的前身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鰲魚燈。”去年9月,在杭平面設計州亞運村官方文創商店,龍頭魚身的“鰲梨給”擺件盲盒吸引了各國運動員的目光。鰲魚燈和蜜梨,品牌活動這兩個極具鸕鳥當地特色的元素一結合,便衍生出了更加飽滿豐富的形象。“‘鰲梨給’諧音‘奧力給’,希望大家都對生活充滿熱情。”

可別小看“鰲梨給”文創品牌,品牌活動它可是獲得了中國旅游商品大賽銅獎、杭州市伴手禮大賽銅獎等多項國家級、省市級大獎。不僅如此,鸕鳥鎮前莊村還投展覽策劃入300VR虛擬實境0萬元改建原本的閑置工廠,打造“鸕鳥味——道不完”蜜梨農文旅生產觀光工廠,進一步打造FRP產學研基地。

走進蜜梨現代農業園,甜蜜的豐收季已經開啟。“場地佈置園區2016年建成,種植面積有3000余畝,年產量超過5000噸。活動佈置現在樹上的蜜梨是一天一個滋味,大太陽暴曬幾天,每天的風味都不同。”任含生介紹,園區以蜜梨生產為主,同時還有梨園雞鴨、梨木耳、梨酒等相關記者會產品。

“家門口再就業,掙錢還能顧家。”正在共富工坊分揀蜜梨的李阿姨平面設計是鸕參展鳥本地人,直言這個工作非常適合她。據了解,當地聚焦破解鸕鳥鄉村資源散小弱的問題,以“黨支部+企業+農戶”“黨支部+協會+農戶”等指導服務模式打造8個星級共富工坊,并聯合三水果業、小熱昏等5家代表性企業,成立鸕鳥蜜梨共富工坊聯合體,帶動1256名農村富余勞動力模型和低收入人群就近就地就業,人均年增收1.5萬元。

“梨膏棒棒糖要亮相巴黎奧運會啦,這下我們的鸕鳥蜜梨在國外都要有名了。”最近,梨農們得知以鸕鳥蜜梨為原材料的梨膏棒棒糖“出征”巴黎奧運會,作為伴手禮贈送給國際友人,個個都十分興奮。鸕鳥蜜梨梨膏糖、梨膏棒棒糖,這些衍生品不僅提升了鸕鳥廣告設計蜜梨記者會的產品附加值和品牌影響力,還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將原本7月至9月的貨架時間變為全年在架,產品全國銷售。

建“品”創優,提升產攤位設計品附加值

“一起尋覓,鸕鳥好梨”,近日,2024杭州鸕鳥“尋蜜季”正式啟動。“蜜梨龍井”“參展蜜梨烏龍”果汁茶飲料,徑山茶梨膏糖、枇杷蜜梨直飲粉、小吊梨湯等一系列以鸕鳥蜜梨為原料的深加工產品紛紛亮相,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味覺體驗。

“歡迎大家參與‘梨樹認養’活動,認養者可以直接參與到專屬梨樹的生產過程中,體驗從開花到結果的喜悅。”活沈浸式體驗動負責人劉璐璐介紹,極富參玖陽視覺與感和獲得感的認養活動吸引了不少城市家庭,數百棵梨樹被順利認養,當地梨農也因此能增加數十萬元的收益。這項雙贏的活動不僅有效搭建起種植者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梁,也進一步擴大了鸕鳥蜜梨的品牌影響力。

為進一步加強鸕鳥蜜梨品牌建設,保證質量可追溯,當地實行全過程智慧化、數字化管理,建立主體質量安全內控體系。“制定形成鸕鳥蜜梨綠色生產技術規程,全鎮規模生產主體90%以上實現標準化生產,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保持99%以上。”倪技鋒介紹,通過全面建立農安碼追溯體系,積極推進蜜梨產品統一包裝、統一標識、統一編碼,鼓勵和督促主體積極使用合格證。

“哇,這個好可愛,快給我拍張照。”循聲望去,卡通形象“梨小六”和“小梨君”吸引了不少游客。“為什么叫‘梨小六’呀?”“因為6兩左右的蜜梨最好吃,你們摘的時候可要看準了呦。”

蜜梨的成熟季恰恰就是鸕鳥的旅游旺季,當地策劃“鸕鳥蜜梨文旅季”,設計了4條蜜梨特色游線,發放文旅惠民消費券10萬元,將鸕鳥的景點、民宿、文化、特產等資源串聯成線,實現景區一體展場設計化運營。不僅提升了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還做活了采摘、體驗、觀光、休閑等農文旅業態,實現了經濟與文化的雙贏。

“快嘗嘗,這是拔絲蜜梨。梨夏天吃最好,潤喉、養肺,我們這里的梨口感比外面好很多,甜甜的。”山溝溝村村民施愛琴給游客王先生一家端上了剛做好的菜品,“非常有特色,口感純正,沒有任何的違和感。”以果入菜,當地進一步開發蜜梨的無限可能。

最是七月蜜梨甜,來到“浙江省蜜梨之鄉”鸕鳥鎮,空氣里AR擴增實境都彌漫著淡淡的清甜。“通過打造品質,與文旅融合,蜜梨產銷雙端提升,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9年的38878元上升到2023年的51042元,年均增幅達到7.5%以上。”余杭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洪銀說。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