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賣資源” 如今“賣風景”——吉林省長春08靠設計app市九臺區馬鞍山村培育旅游產業助力脫貧攻堅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馬鞍山村曾經是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遠近聞名的“泥土村”,由于基礎設施薄弱、發展觀念落后、產業結構單一等原因,一度落后于周邊鄉村,2016年被列入省級貧困村。近年來,在九臺區和長春市文廣旅局的支持和幫扶下,馬鞍山村依托區域和資源優勢,明確了以人形立牌培育旅游產業促進鄉村振興的工作思路,并逐漸形成以“休閑觀光、民宿體驗、生態農業、康養度假、紅色文化全息投影”為核心的鄉村旅道具製作游產品體系,走出了生態扶貧、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和就業扶貧“四位一體”的發展新模式。2019年底,33戶59人全部脫貧,全村人均收入12500元,貧困戶人均收入10992元,其中產業分紅人均4300元,帶動210人就業增收。

明確旅游扶貧方向,制定產業發展規劃

過去的馬鞍山村,以個人承包經營的8家采石場作為村里的主業,既破壞了資源環境,也影響了村集體和村民的收入。2016年,作為包保單位的長春市文廣旅局組織開展“走遍馬鞍山,訪遍貧困戶”活動,聽取貧困戶意見建議,實地研究產業扶貧的思路對策,確定了以產業促脫貧、以發展促振興,如期脫貧與可持續致富相結合的原則,委托專玖陽視覺業機構制定了《馬鞍山村旅游扶貧發展規劃》,明確了挖掘村域生態資源優勢,大力開發綠色生態、鄉村體驗、休閑度假3種鄉村旅游業態發展模式,實VR虛擬實境現由變“賣資源”向“賣風景”轉變。

引進社會資本,打造精品旅游項參展

2018年,長春市文廣旅局引進長春文化國際旅行社與馬鞍山村及部分村民簽約10年,投資300余萬元打造了民宿合作社、望山餐廳、“一分田”“馬鞍工坊”等旅游項目,既滿足了游客在馬鞍山村旅游用餐、住宿等需求,也直接促進了村集體增收、村民致富和就包裝盒業。九臺區投資2500萬元興建的占地2萬余平方米的三下江南英雄紀念館現已落戶馬鞍山村并對外開放,在推動文旅事業發展和紅色遺產保護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同時,九臺區大力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規劃內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經馬鞍山村委會民主議事“七步”工作法程序確認,可由村民委員會與土地使用者直接簽訂土地出讓合同。2019年,馬鞍山村成功引進總投資50億元、占地面積60公頃的馬鞍山村田園綜合體項目,僅用半年時間,項目一期的游客接待中心、咖啡道具製作屋、風格民宿就正式投入運營,極大地提高了建設效率、豐奇藝果影像富了旅游產品體系。

舞臺背板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旅游服務水平啟動儀式

基礎設施的完善是提升游客滿意度的“生命線”。從2017年開始,長春市文廣旅局陸續為馬鞍山村投入旅游專項資金160萬元,打造了馬鞍山村休閑驛攤位設計站、生態停車場、旅游廁所、景觀石等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規劃設計了馬鞍山村景區導視系統和旅游服務標識策展、交通引導標識。為了充分發揮馬鞍山村地處長春、場地佈置吉林兩城市間的區位優勢,提升區包裝設計品牌活動旅游服務功能攤位設計,2017年,長春市文廣旅局還引進長發旅游投資集團,投資2640萬元,建設了長吉游客服務中心,全面提升了馬鞍山村的整體接待服務水平。

品牌活動
啟動儀式

開發精品線路,打造鄉村旅游新名片

為滿足群眾多樣化的旅展覽策劃開幕活動需求,長春市文廣旅局精心策劃了以馬鞍山村為中心的登策展山休閑線路、紅色旅游線路、農業研學線路、自駕線路等多種游覽場地佈置路線,充分展示馬鞍山村的歷史人文、自然生態、民俗體驗、休閑度假資源,迎合了游客個性化、休閑化的消場地佈置費需求。同時,長春市文廣旅局與九臺區策劃舉辦了馬鞍山村山野菜美食節、馬舞臺背板鞍山村森林徒步旅游節等展場設計活動,將馬鞍山村旅游產品和土特產帶進吉林省冰雪節博覽會、長春市鄉村旅游節以及各類扶貧超市,積極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大力宣傳推廣玖陽視覺,極大提升了馬鞍山村的知名活動佈置度。2019年,馬鞍山村共接待游客35萬余人次。

未來,馬鞍山村將以鄉村振興為引大型公仔領,打造鄉村旅游度假區、原鄉美食體驗區、康體運動休閑區、拓展運動訓練區四大旅游板塊,進一步完善服務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開發全景全時全季的全域旅游產品體系,打造A級景區,形成區域品牌互動裝置,加快實現“美麗生展場設計態”向“美麗經濟”轉變。

廣告設計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