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空殼村”變“藝術村” 鄉村振興帶來“詩”_中國鄉村08靠設計品牌活動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新華社南昌1月31日電 題:“空殼村”變“藝術村” 鄉村振興帶來“詩”

新華社記者賴星

陽光下,山坡上的24棟“白房子”格外醒目,仿佛給村莊打上了一抹高光。眼前這座名為“零799”的藝術區位于江西萍鄉市湘東區湘東鎮江口村,聚集著30多名與繪畫專業相關的藝術家,他們的工作室因通體雪白而被稱為“白房子”。

  圖為“零799”藝術區經典大圖。(江西萍鄉市湘東區委宣傳部供圖)

春節黃金周已過,年味未散。藝術區內兔子造型的陳列活靈活現,紅彤彤的春聯格外喜慶。如今既有“顏值”又有“氣質”的江口村,曾是典型的“空殼村”。江口村黨總支書記楊文群介紹,由于缺乏產業支撐,村集體經濟收入一度在全鎮排名倒數。這里的河水長期是劣Ⅴ類VR虛擬實境水質,“逃離江口”成為很多人的選擇,村民啟動儀式FRP本都是外出務工。

“我們從改善水環境入手,依法整治非法‘小散亂污’企業、依法關停非法養殖場、提標改造污水處理廠,河道水質顯著改善,區域水環境質量達標率1策展00%,農村宜居環境得到全方位提升。”湘東區委書記何超說。

圖為江西萍鄉市湘東區湘東鎮江口村的風景。(江西萍鄉市湘東區委宣傳部供圖)

環境一變,天地更寬。生態環境奇藝果影像提升后的江口村,吸引了“零799”藝術區等項目落地。記者敲開“零799”藝術區一間工作室的房門,室內光線充足,一幅幅油畫作品讓整個空間充滿著藝術氣息,畫家李偉放下手中的畫筆和我們閑聊起來。

  畫家李偉在“零799開幕活動”藝術區的工作室內作畫。新華社記者賴星 攝

“推開門窗即AR擴增實境見青山,山下有河流舞臺背板繞村、雞鳴牛哞,‘白房子’是根據我們設計的圖紙建造參展的,我很喜歡。”李偉說。開幕活動他是萍鄉本地人,大學畢業后在湘東區一所中學教美術。來江口村前,他和同伴們在萍鄉市活動佈置城郊的廢棄廠區創作,后來廠區被征用。得知藝術家們即將離開的消息后,湘東區發出邀請。

2020年,藝術家們在江口村選擇了一處山坡建設“零799”藝術區。“湘東區黨委、政府對全息投影藝術家的厚愛以及江口大型公仔村優美的生態環境,是我們選擇入駐的理由。”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的胡覺在“零799”藝術區建成后,把在北京的工作室搬遷到這里。

互動裝置“我們以‘鄉村美育+鄉村振興’為切入點,通過‘零799’藝術區帶動,發展了一系列文旅、農旅深度融合的產業項目,既加強了鄉村經濟硬實力,經典大圖也提升了鄉場地佈置村文化軟實力。”何超說。

畫家張佰橋策展發現,之前,一些村民的庭院比較雜亂,現在他們的房前屋后被拾掇得漂漂亮亮,充滿藝術和生活氣息。有的村民還在家里設置琴室、棋室、書畫室。

  萍鄉市湘東區湘東鎮江口村村民陳云發在作畫。新華社記者賴星 攝

年過展場設計六旬的村民陳模型云發以種田和做泥水匠為生。以前,大家看見他,喜歡稱呼一聲“陳師傅”,如今大家叫他“陳老師”。聽到有人這樣稱呼自己,陳云發不好意思地連連擺手。

原來,“零799”藝術區建設期間,畫家張佰橋暫住陳云發家。每天,張佰橋畫多久,陳云發看多玖陽視覺策展久。有一天,陳云發找張佰橋要了一些顏料,開始拿起畫筆學油畫。在張佰橋指導下,陳云發畫村里展場設計的樹、家門口的河,短短幾個月后,畫得有模有樣,創作出20多幅作品。陳云發索性把自家客廳變成展廳,將這些油畫作品裝裱好掛出來,吸引了許多村民和游客前來觀賞。

受陳云發影響,其他村民也紛紛找到藝術家希望學畫。為此,藝術家們以“陳云發工作室”為依托,發起攤位設計“約繪鄉村”活動,免費教村民畫畫,“零799”藝術區免費為大家提供顏料、畫具。“為村民授課的都是藝術家、美術學院教師,很多村民一節課都不落下,學得可認真了。”萍鄉市湘東區文化館館長鐘磊說。

3年來,已有“華章日新”“沃野無垠”“點燃泥土”“光彩四溢”等15個主題大圖輸出展覽展覽策劃在江口村舉辦,2023年的展覽檔期已排滿。這些畫作描繪出村民生活的幸福底色,反映了鄉村新貌,受到游客以及社會各界的喜愛,也讓村民們恍然大悟:“詩和全息投影遠方就在身邊。活動佈置

與此同時,江場地佈置口村依靠竹藝館、藝術沈浸式體驗區、花木園等,走上“農旅藝”結合的鄉村振興舞臺背板“快車道”。包裝盒昔日的“空殼村”,如今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超過30萬元。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