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大海上氣田建成 最高日產1500萬立方米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6月25日,海南崖城海域,隨著最后一口氣井開井生產,“深海一號”二期項目實現全面投產。這啟動儀式意味著,“深海一號”大氣田23口水下氣井全部“上崗”,最高日產能達1500萬立方米,成為國內產量最大的海上氣田。

“深海一號”大氣田分一期和二期啟動儀式開發建設,一期項目于2021年6月投產,二期項目分南、北、東3VR虛擬實境個井展場設計區部署12口水下氣井,新建1座導管架平臺、1套水下生產系統、5條海底管道和5條深水臍帶纜,構建起地理距離跨度超活動佈置過170公平面設計里、作業水深跨度超過1500米的超大規模油氣生產設施集群。

二期項目開發建設面臨更為復雜的自然條件,一組數據可直觀呈現:

攤位設計

“深層”,12口水下氣井總井深超6萬米參展,相當于近大圖輸出7座珠穆朗瑪峰的高場地佈置度;“高溫”,地層最高溫記者會度達到138攝氏度;“高壓”,地層最高壓力經典大圖達到69兆帕,相當于家用高壓鍋工作壓力品牌活動的1000倍……

“海上建井和水下場地佈置生產系統搭建舞臺背板面臨巨大技術挑戰,在全球范圍內沒有可以借鑒的先例。”中國海油“經典大圖深海一號”二期項目完井總監王恒告訴記者。

為何要啃“硬骨頭”?在我國,海洋油氣已廣告設計成油氣上產的“主陣地”,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全國原油增量的約八成。而在海洋油氣中,近年來約2/3玖陽視覺的海洋油氣新發現集中在深水區。

王恒人形立牌介紹奇藝果影像,為了保障二期項目順利投產,技術團隊聯合高校院所展開展場設計針對性研究,形成了5項世界首創FRP的深水高壓井鉆完井關鍵技術,帶動一批裝備和產品實現國產化,FRP作業整體提廣告設計效超30%。包裝設計

技術攻關之外,還有模式創新。二期項目在業內首創“水下生產系統+淺水導管架平臺+深水半潛式平臺遠程操控系統”的開發模式,讓建成近30年的淺水氣田生產裝置“變身”為全息投影油氣傳輸樞紐,將深水油氣引至此處AR擴增實境進行綜合處理。

據悉,“深海一號”大氣田目前已達到最高產能設計狀態,年產氣量有望超過45億立方米。氣田所產的深水模型天然氣能夠通過品牌活動香港、海南三策展亞、廣東珠海等地的陸岸終端,流向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沈浸式體驗貿易港,并接入全國天然氣管網。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