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雙流區:奮力書寫鄉村振興美麗新答卷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08靠設計包裝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在成都雙流,相繼建成的22個幸福美麗新村在鄉村畫卷上遍地開花,農村發展、農業轉型、農民致富,這里實現“農村變身為景區、村民家門口舞臺背板就業創業”,交出了一份鄉村振興的幸福答卷。

住上好房子,村民幸福感倍增

山清水秀、藍天白云、屋舍儼然……行走在黃大型公仔水鎮白塔社區的瞿上新村,鄉村美景撲面而來,如詩如畫的鄉村風情令到訪者沉浸其中,流連忘返。開幕活動

居住環境改善的同時,也讓村民們的生活越發方便。品牌活動“我們現在用的都是自來水,煮飯有天然氣,與以前的生活相比方便很多了。”瞿上新村村民周玲說,自從搬進新村后,她不但在家門口就業,還享受了農村集體分紅,現在的日子越來越好。“就在今年春節,家里還換上了一輛10多萬元的新能源電動車。”

黃水鎮白塔社區黨委書記肖道全說,新村村民搬進來入住已經有3年,期間,大家生活變化非常大,特別是環境衛生和村民的收入,2021年村民人均收入達45000元左右,增幅很大。

近年來,雙流區全面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按照“新村+林盤+綠道”模式,先后建成幸福美麗新村22個,并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成功創建全市“四好農村路”示范區,改造戶廁95道具製作00余戶,創建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4個。同時,以幸福美麗新村為載體,不斷推進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啟動40個川西林盤保開幕活動護修復,空港花田獲評成都市第四屆鄉村振興“十大鄉村周末游目的地”,2021年實現鄉村旅游收入65億元。

過上好日子 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這句話是雙流區幸福展場設計美麗新村建設一直踐行的目標。近年來,黃水鎮白塔社區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上做出了一系列舉措,如打造“板坡良舍”精品民宿、共享超市等。

2018年,該社區成立白塔社區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瞿上新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道具製作等集體經濟組織,以入股形式與成都良龍公司共同打造“板坡良舍”精品民宿,統籌盤活閑置資源資產。2021年集體經濟年收入近400萬元,其中“板坡良舍”分紅60余萬元。2022年春節前夕,社區召開股民分紅大會,以發放共享超市購物券的形式,向全社區3000余名股民共享集體經濟收益,分紅金額展覽策劃達30余萬元。

超市開在社區里,社區包裝盒居民當老板。2021年10月,白塔社區開了一家老鄰居·共享超市,超市由區供銷社和社區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理念全資設立。以每戶500元一股為標準吸引了近106奇藝果影像戶社區居民群眾自發模型入股,共同參與超市日常經營。

“每天來超市購物的居民都很多,一天營業額達1萬元左右。”白塔社區居民曾曉軍既是股東,也是員工,她說她在共享超市入了兩股,然后又在超市上班,掙兩份錢,生活是越過越滋潤。“看著超市生舞臺背板意一天比一天好,我們的分紅金也越來越有盼頭。”

肖道全說,下一步,將整合資源、資金、資產,繼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近年來,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雙流區不斷創新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通過承包、租賃、參股、聯營等方式盤活集體資產資源,培育壯大集體經濟,年收入200萬元以上的農村集體大圖輸出經濟組織達15個;依法規范集體經濟組織運行,完成127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給集體資產發數字身份證”經驗做法入選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典型案例。

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近年來,雙流區突出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做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推進以片區為單元的鄉村空間規劃編制,高標準完成城鄉融合發展片區劃分,推進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培育農業經營主體263家、示范家庭農場5個;強化農產品品牌保護提升,開展“三品一標”認證18個,新建二荊條辣椒等地標產品生產平面設計基地1000余畝、牧山香梨等農業科技示范基地7個;品牌活動制定實施《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努力在鄉村振興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若干政策措施》,設立鄉村振興專項資金6000經典大圖萬元;加快推進桃沅島等28個鄉村振興項目建設。

下一步,如何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雙流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高質量推進幸福美麗新AR擴增實境村建設,年內建成黃龍溪鎮古佛社區、彭鎮永和村2個幸福美麗新村;持續抓好農業面源污染整治,新建2個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示范區,完成耕地安全利用面積2000畝;展覽策劃開展“我愛我家”村莊清潔行動,在雙流農村區域評比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鎮(街道)3個、村大型公仔(社參展區)10個人形立牌、“最美農記者會家”100個,打造永安鎮梨園村等散居院包裝盒落15個。

“目前,我們根據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護等類型,分類開展村莊規劃設計,目前已完成規劃設計24個,正在編制12個。”場地佈置該負責人說,將打破村(社區)行政區劃界限AR擴增實境,完成古佛、白馬社區2村(社區)連片規劃和九江鄒家場、石井等8村(社區)連片規劃;推進黃龍溪鎮陳家水碾、永安鎮周家院子等4個精品林盤建設;加快城投生命健康公園等5個項目建設沈浸式體驗,營造農商文旅體融合新消費場景10個;探奇藝果影像索“集體經濟組織+集體經濟組織”抱團發展、“集體經濟組織+社會資本+重大項目活動佈置”市場化運營等模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實現年集體經濟收入展場設計100萬元以上的村(社區)達40個,農民人均可支活動佈置配收入增幅8.5%。(蔣燕)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