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內容從飼料、化肥到手機人形立牌、汽車,再到旅游、保險、電商等,見證了百姓奔小康之路
從農村墻體廣告看中國經濟社會的變遷
“幸福的生活不僅在于豐衣廣告設計足食,也在于碧水藍天”“在家網上開店鋪,家庭事業兩不誤”……連日來,《工人日報》記者走訪重慶多個村莊,贊嘆鄉村美景的同時,也被一幅幅墻體廣告吸引。
從“某某創模型造、最好豬料”的農資信息到房、車、日常生玖陽視覺活用品推銷,再到近年來電商平臺的推廣,農村墻體廣告見證了百姓奔小康之路,也折射了經濟社會的變遷。
墻體廣告越來越豐富
據包裝盒統計,在農村墻體廣告的占比場地佈置中,農資類廣告從10年前的76%陡降至場地佈置8%以下,汽車類廣告從2011年的3%升至20%以上,電商類廣告從無到有,展場設計已經超過40%。
記者在采訪大圖輸出中發現,如今,農村墻體廣告形式上更加時尚、多樣化,諸如“發家致富靠勞動,勤儉持家靠京東”“老鄉見老鄉,購物去當當”“生活想要好,趕緊上淘寶”等電商標語出現在重慶多個村莊,也“培養”出不少農村“網絡達人”。
“作為一種戶外廣告媒體,墻體廣告大型公仔的特色和宣揚優勢是區域針對性強,且傳達面廣。”重慶一家參展廣告公司負責人胡先生說,去年他們一共刷了近千萬平方米的農村墻體廣告,以前是農資等傳統內容,現策展在手機、耐用消費品、金融產品、電商等新興廣告種類越來越豐富。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農村的墻體上除了展覽策劃商業廣告,還有不少公益廣告。在巫溪縣古路鎮觀峰村,刷有“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舞臺背板等內容的文化墻,將中國夢、鄉村振興、傳統美德等以淺顯易懂、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現出來。在石柱縣中益鄉坪壩村,“只要我們多勤快,不愁吃來不愁穿”“既然政策這么好,更要努力向前跑”……一幅幅宣傳標語與花團錦簇、整潔漂亮的農家院落相得益彰,繪制出鄉村振興的新圖景。
大圖輸出“刷墻大戰”經常上演
重慶一家面向全國的農村戶外廣告公司的王經理參展告訴記者,其公司僅記者會在重慶去年的業務量就有1000多萬元。其中刷漆廣告,一單價格是七八百元;噴繪廣告,一單是15沈浸式體驗00元。
“我們會根據地段不同,給房主200元到500元不等的報酬。”這位經理說,這一行競爭很激烈,因為農村市場體量巨大。前幾年,一面墻只需要100元就能使用1年時間。現在,每年都有五六家客戶找到房主,所以價格也大幅上漲。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經過數年發展,農村墻體廣告從最初的口頭約定沈浸式體驗、商家自行請人施工,已發展到標準化、產業化施工,一批傳媒公司應運而生。這些公司儲備資源豐富,客戶只需指定區域,找墻面、施工甚至創意策劃、畫面設計、戶外廣告登記辦理等啟動儀式,都可AR擴增實境以由公司全權代勞。
王經理說,平面設計從廠商的反饋來看,這種形式的廣告效果比較明顯,不少場地佈置企業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刷墻大戰”。
重慶京渝省情發展和規劃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莫遠明表示,不少人將農村位于公路邊、鄉鎮周邊的墻體視為“墻媒體”,一些電商巨頭都在農村刷墻做廣告模型,有的廣告公司年收入達數千萬元,農村“平面設計墻媒體”甚至被稱為“強媒體”。“為了不讓泛濫的墻體廣告污染美麗鄉村,監管也必須要跟上。”他說。
折射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
“以前,農道具製作村消費停留在吃穿階段,頂多購買一些小家電。”重慶文理學院活動佈置兼職教授譚剛強告訴記者,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農村居民開始購車、購房,一步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從最開始的飼料、化肥、農機廣告到手機、汽車、房地產廣告,再到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旅游、保險、文化等廣告。刷墻廣告變化的背后,是農村、小城鎮居民經濟和生活的變遷,也是他們奔上小康之路的見證。
一位村民頗為自豪地對記者說,他們現在的生活水平、消費觀念、生活品位,根本不輸城里人,過年穿新衣開始講“名牌”,反季節蔬菜也可以端上桌……這些不經意的變化,“寫”在了農村大地開幕活動上,也“寫”在了農民們的臉上。
有業內人士表示,多年前或許誰也沒有想到農村的磚墻會場地佈置成為新經濟、新模式、新產品推廣、宣傳的必爭之地。墻壁還是那面墻壁,頂多就是當年的泥磚墻換成了紅磚墻,明顯的不同是,墻壁品牌活動上的廣告內容反映了不同時代背景下百姓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了。(記者 李國 通訊員 隆太良)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