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從化區鰲頭鎮——探索“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后的無限可能08靠設計虛擬實境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在仲秋時節走入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鰲頭鎮,記者感受最深的是“兩多”“兩少”——河畔白鷺多,撂荒耕地少;“刷新”顏值的村居多,外出務工的村民開幕活動少。

“兩多”“兩少”僅是“看得見”的變化,“看不見”的變化是村莊土地全域規劃、運營整體設計觀念的注入。

近年來,鰲頭鎮耕地、生態保護壓力持續增大,優化“三生”空間成為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迫切命題。破題始于2021年9月,從化區成為全國唯一一個以縣域為單位開展道具製作全域土地綜合整舞臺背板治的試點。憑此契機,鰲頭鎮以萬畝良田示范項目、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兩個項目為載體,開展涉及8個行政村,輻射帶動面積約50平方公里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如何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契機,有效整合利用區域內啟動儀式資源,激發鄉村發展活力,推動廣東省“百千萬工程”落地落實?鰲頭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實踐提供了一種答案。

化零為整,繪就都市近郊萬畝良田風光

站在萬畝良田示范項目綜合服務中心二樓遠眺,觸目所及策展皆是玖陽視覺成方連片的廣闊農田,耳旁互動裝置時有白鷺聲聲。

在萬畝良田示范項目中品牌活動,高平村是參與土地整治面積最多的一個村。“我們村參與的土地整治面積占整個項目的1/5。今年村集體收入增加約50萬元。”高平村黨總支部書記陳熾彬說。

大型公仔今整齊“排列”的40×120米的標準方田,“前世”卻大圖輸出情況各異。在萬畝良田示范項目整治前,項目涉及8個行政村,以及11個個體戶和34家種植企業,農用地占比超75%,未利用地占比約10%。以高平村為例,“此前,約1100畝耕地租賃給農藝公司種植蔬菜。其余耕地由承包戶或村民自己耕作,這其中有600畝地被種上了荔枝、香蕉等經濟作物。”陳熾彬介紹。

依托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進行農用地和建設用地整治,陳熾攤位設計彬將村里土地情況一一盤算,農用地通過流轉實現集中連片,建設用地按需點狀供應,新的村莊規劃日漸清晰。

但如何將心里的規劃解釋給村民聽,征得他們的支持包裝設計?“勤走動,做榜樣,服好務。”陳熾彬伸出三根手指,介紹他的工作方法:“一是號召黨員干部帶好頭樹榜樣;二是實行村干部包社制度,在日常走動中,邊宣傳政策爭取村民支持,邊了解村民訴求;此外,針對部分村民在外打工、回家時間不固定等情況,村干部也會做好提前聯系,甚至犧牲節假日及晚上休息時間,主動上門,盡最大努力爭取村民的支持。”

據鰲頭鎮政府萬畝良田示范項目工作啟動儀式專班副主任陳億介紹,村集體土地會集中流轉給從化區城投集團,再由城投集團負責運營。圍繞萬畝良田示范項啟動儀式目開展農用地整理,推動耕地連片改造,統籌推進補充耕地、墾造水田、地力提升和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預計新增耕地約200畝,新增水田約1700畝。耕地連片度提升7%,進一步守牢全息投影耕地紅線。

“點石成金”,盤活農村閑置資源

北有趕集,南有趁墟。老廣人口中的“墟”是對鄉村集市的通稱。透過潖江(二)河邊的一處舊墟平面設計猶可窺見當日水運繁盛風貌。

“舊墟雖有部分古建筑,但村里人不懂如何利用,村集體也沒有能力開發。就算單獨開發,一條街從頭到尾三分鐘就走完了,能有什么FRP逛頭。”望著舊墟棟棟殘敗的石磚房,如何“點石成金”一度愁壞了龍潭村黨總支部書記夏敏光。

如今,走大型公仔入龍潭舊墟風情街,一棟棟白墻灰瓦,獨具嶺南建筑特色。重修19世紀保留下來的財神廟,在原有的殘垣斷壁上蓋一座咖啡廳……變化從何而來?夏敏光告訴VR虛擬實境記者,喚醒沉寂的鄉村資源,重要的是展覽策劃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2021年,龍潭舊墟作為越秀風行田園綜合體的首開區開始進行施工改造。由政府財政統一出資進行道攤位設計路黑色化、“三線”下地等整治工作。越秀集團負責對沿街商鋪進行外立面統一改造,并以設計巧思盤活殘垣斷壁。實體空間搭建好后,運營方面則由越秀集團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專業的運營方和商鋪入駐。三年時間,首開區的房屋出租率翻了一番。

“然而,在整合村內資源、做村民思想工作等方面,越秀集團作為‘外來和尚’有時也念不動‘本地經’。”越秀風行國家級田園綜合體項目負責人王青坦言。為解決此類問題,龍潭村強村公司很好地承擔起了“中間人”角色。按照“應租盡租”原則,沿街商鋪由強村公司統一租賃,再打包給越秀集團。

鰲頭鎮黨委副書記、鎮包裝盒“百千萬”工程指揮辦主任李嘉宏告訴記者,舊墟風情街落地后,“活”起來的不僅僅是村里的閑置資源,還有村干部和村民的致富勁頭。“我們還探索實行了‘國企+村公司+合作社+手藝人+社會投資者’的模式,引導當地村民與投資方共同成立合作社,以‘前店后廠,單品單包裝盒店’模式打造特色店鋪,村民入股分紅、共享收益廣告設計,通過利益聯結機制更大范圍地帶動村民就業增收。”李嘉宏信心滿滿。

聚點成面,拓展農業多元功能

鰲頭鎮橫江華美牧場大圖輸出的奶牛們有一個可愛的稱號——高素質廣告設計奶牛。隨著并列式擠奶器脫落,原展覽策劃本一字排開的奶牛們不用人引導,便會依次從擠奶棚“移步”牛舍。“牧場二期工程引入了轉盤式擠奶機,擠奶效率還將大大提升。”廣州華美牛奶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陳一流感嘆。

華美牧場即將增添的新設施還不止新式擠奶機。為了充分發揮牧場奶牛資源優勢,田園綜合體項目還在牧場周邊規劃設計了擠奶體驗、親子互動、牛頭堡餐廳等牧場活動設施。“綜合牧心參展宿集、農場餐廳、奶牛研學基地等文旅設施建設,越秀風行田園綜合體正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獨一份的‘奶牛IP’。”王青介紹。

龍潭FRP村歷史文化資源豐富;隔壁橫江村的華美牧場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養殖場;附近連片的萬畝良田是大都市廣州周邊難得一見的農田風光……鰲頭鎮村村自有風采,然而資源分布分散,發展空間受限,突出優勢不明顯,也成了這個片區各個鄉村“單打獨斗”的最大阻礙。

突破村域界限,拓展農業多元功能,實現“農業+”組合式發展,田園綜合體為村村聯合提供了契機。囊括龍潭、橫江、烏石3個村共21.27平方公里,廣東省唯一通過財政部“2021年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備案的項目——越秀風行國家級田園綜合體便選址于此。

按照“連片打造、統一規劃、整合資源、分步實施、獨立運營”的工作思路,鰲頭鎮科學銜接國家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萬畝良田示范項目和越秀風行田園綜合體項目兩個國家級試點,擴大示范效應。

“統籌各村點狀分散的資源,‘穿針引線’很重要。潖江(二)河就像那根針,其間的小火車、河堤觀光環線、觀光車就是串聯各主要景觀節點的‘線’,如此串聯帶動項目范圍8個村約50展場設計平方公里連片建設為集生態度場地佈置假、農耕研學、美食體驗、婚慶娛樂等為一體的大灣區生態田園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李嘉品牌活動宏說。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