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膠州:精準扶貧 貧困戶的滿意度從哪里來?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新華網濟南1月15日電經典大圖 2017年,山東省青島市扶貧協作辦多次組織對全市貧困戶脫貧成效進行督查。督查組在膠州市的3個鎮隨機抽取了24個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入戶調查,得到的基本都是貧困戶滿意的回答。膠州貧困群眾的滿意度從哪里來?

貧困戶的滿意度來自于“識”的精準

精準扶貧首先要精準識別。如果把不該扶的納進來,該扶的卻沒有享受到幫扶政策,就沒有精準可言,沒有公正可言,反對的聲音就會很多。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膠州市提出了精準識別“定量模式”,把貧困家庭住房、家電、農機、學生、勞動力等涉及生產生活的指標細化、量化成1品牌活動1大類、73小項,每一項賦予一定的分值,力求能夠客觀反映一個家庭的貧困狀況,實現“用分值比較,用數據說話”,確保了貧困人口應扶盡扶、群眾心服口服。

貧困戶的滿意度來自于“扶”的到位

膠州市洋河鎮神山后村的的夏德可,是典型廣告設計的因病致貧。2016年,在鎮政府幫扶下,夏德可養了兩頭母牛,去年10月,賣掉了第一頭牛崽,收入了8000塊錢。村里的道路硬化后,老夏有當上了清潔工每月的收入又多了500塊錢。今大型公仔年,村里成品牌活動立了藍莓種植合作社,夏德可在大棚里打工每月可以收入2000元左右。膠州市讓貧困對象參與勞動、成為產業鏈條的一部分,通過就業、創業實現脫貧,成為精準脫貧的主要手段。近年來,膠FRP州市堅持“因戶施策、一戶一案”,確立了培人形立牌育特色產業、就業創業、兜底保障、教育保障、醫療保障“五條渠道”。對于無勞動能力的由政府道具製作兜底救助,對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通過提供崗位實現就業務工,通過開展技能培訓、經營創業等形式,使貧困群眾有尊嚴地工作和體面地生活,走自立自強的道路。

貧困戶的滿意度來自于“聯”的密切

脫貧攻堅工作要得到貧困群眾的認可和滿意,需要我全息投影們懷著對群眾的深厚感情,與貧困群眾常走動、常聯系,真正用心用情開展幫扶。膠州市實行“平面設計暖心開幕活動幫扶”制度,每個貧困家庭都有 1 名機關干部和 1 名簽約醫生,經典大圖有學生的家庭還有 1 名聯戶教師結對幫扶。同時,制作了《精準脫貧結對幫扶連心卡》,在“連心卡”正面,幫扶責任包裝盒人、家庭簽約醫生、貧困家庭學生結對幫扶教師的姓名、聯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沈浸式體驗然。貧困戶生產生活方面有問題,可以通過電話向幫扶責任人反映,幫扶干部會盡快地幫助協調解決攤位設計;身體健康方面出現了問題,可隨時到電話向家庭簽約醫生咨詢,醫生都會認真解答;家里有在校生的,可以經常與結對教師交流學生在家庭和校園里的情況,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

貧困戶的滿意度來自于“兜”的妥實

在建檔立卡貧困戶包裝設計中有相當一部分病殘孤寡以及其他喪失勞動能力的群體,這部分人無法通過產業扶持和就業脫貧,這就需要用政府兜底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為了解決這部分群體的后顧之憂,膠州市在市財政負擔社會基本養老、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部分的基礎上,為他們量身打造了一組“扶貧特惠險”。圍繞實現“兩線合一”,膠州市制定出臺了《精展覽策劃準脫貧醫療保險及養場地佈置老保障保險工作實施方案品牌活動》,對符合條FRP件的非低保貧困人口由市財政購買了商業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作為補充,在全省率先實現了貧困線和低保線“兩線合一”。同時,還為貧困戶免費購買了小額人身保險、60周歲以記者會上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社會治安保險、政策性農業保險等一系列保險。為貧困戶提供了更實際、更有效的保險保障,織起了一道牢固的“兜底保障網”。

貧困戶的滿互動裝置意度包裝設計來自于“退”的合理

脫貧不能只算經濟賬,必須要通過具體形象的指標量化體系來檢驗脫貧成效。膠州市通過多方調研、廣泛論證,探索制定了《貧困戶退出定量評估工作規范》,設計了《貧困戶退出定包裝盒量評估表》,將18項指標量化賦分,并實施了人形立牌聽、說、看、算、評“五步工作法”。“聽”占5分,就是聽貧困戶鄰居的意見;“說”占5分,貧困戶自己說出實際生活狀況,“看”占40分,就是看貧困人口是否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展場設計險,有無因貧輟學學生、住房安全是否有保障,“算”占50分,就是算一算貧困戶年人均收入情況,“評”就是組織進行綜合評議。年底前全市將嚴格按照這一標準程序進行脫貧退出工作,防止“數字脫貧”、“被脫貧”甚至“錯脫貧”等現象的發生,實現真脫貧的目標。

貧困戶的滿意度來自于“管”的長遠

精準脫貧,不能剛脫貧就做甩手掌柜,需要扶上馬送一程。為此,膠州市從動態監測入手,健全完善貧困戶動態化信息管理系統,加強VR虛擬實境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跟蹤管理。依托全市“智慧型黨建服務大圖輸出體系”,建立精準扶貧包裝設計動態管理專項平臺,采取“O2O”網絡管理模式,實現“線上提報、線下辦理、全程督辦”舞臺背板。在各村組建精準扶貧網格活動佈置員隊伍,統一配備手機終端,發現返貧或致貧情況后第一時間通過黨建手機終端進行上報。市扶貧辦不斷完善“網格員提辦、扶貧辦交辦、部門(鎮辦)接辦、扶貧辦全程督辦”的“四辦”機制,確保由于各種原因返貧或新陷入貧困的家庭及時發現、及時幫扶、及時救助,有效防止脫貧返貧和新增貧困發生。(完)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