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智08靠設計虛擬實境能農機奔跑在寧夏田野上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太酷了,這才是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7月16日,山東理工大學精準農業航空團隊收獲了“一籮筐”這樣的贊譽。

當日,魯寧農業科技合作示范交流活動在寧夏舉辦,48項山東省農業科技成果在現場發布。山東理工大學現場演示了變量施藥植保無人機等精準農業航空技術與裝備,青島農業大學等高校介紹了設施農業智能裝備及成果。

這正是今年山東和寧夏農業科技合作的主題——智能農機。借著科技合作道具製作的“東風”,兩地鉚足了勁為提高農業機械化率、降記者會低生產成本謀篇布局。

農業航空“神大型公仔器”亮相

隨著指令開啟,一架共軸雙槳植參展保無人機沈浸式體驗騰空而起。它由8個旋翼動力組成,整機有效荷載可達80公斤。在噴施作業處方圖的指導下,其四級流量可調智能噴頭能實現有針對性地變量噴施。

在位于靈武市馬家灘鎮大羊其村的寧夏智能農機技術示范基互動裝置地,山東理工大學校長特別助理、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院長蘭玉彬組建的精準農業航空團隊,展示了他們最新的科技創新成果——大荷載電動植保無人機。

“我們自主開發了無人機軟件操作系統和視覺識別系統,其深度融合專業級飛控系統和自主噴VR虛擬實境施控制系統。特別是農機農藝融合噴桿設計,使無人機能沈浸式體驗適應不同的種植模式。”蘭玉彬介紹。

圍繞精準農業航空和生態無人農場兩大方向,蘭玉彬團隊立足山東開展科研,成果輻射全國。在寧夏,團隊與寧夏農林科學院深入合作,開展“寧夏優勢作物病蟲害農用無人機監測及大圖輸出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等活動佈置項目,取得了綠色、高效、優質的效果攤位設計

智能農機大有可為

開幕活動未來誰種地?怎樣種好地?智能農機大有可為。圍繞這一主題,專家代表展開了交流、研討與合作。

據統計,我國現有農機制造企業8萬多家。然而,規模以上農機企業僅1700多家,中小型企業占比超過80%,且產場地佈置品以傳統農機裝備為主,生產制造水平不高,自主創新能力偏弱。

“智奇藝果影像能農機裝備市場雖然處于起步階段,但市場潛力巨大,農機產業園區集中分布在山東、河南、湖南等省份。”大型公仔青島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機電工程學院學術院長尚書旗介紹。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智慧農AR擴增實境業市場規模達868.63億元,同比增長約26.81%。2023年,智慧農業市場規模增至940億元,2024年預計將超過1000億元。

山東農業道具製作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柳平增認為,智慧農業已為鄉村振興賦能,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正朝著“全程、全面、高質、高效”方向發展。

交流會現場,“全自動蔬菜移栽機改制與研發”“主要糧食作物病蟲害無人機防控”等魯寧農業科技合作協議簽訂。

廣告設計魯寧合作互惠共贏

奶牛體外胚胎移植生人形立牌產與玖陽視覺高產高效養殖、智能農機裝備開發、耐鹽堿作物選育、設施蔬菜高效種植……寧夏農業科技部門聯合山東理工場地佈置大學等高校院所及啟動儀式科研單位,共同實施東西部科技合作項目,碩果累累。

寧夏農林科學院院長劉常青介紹,在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等兄弟院所的包裝設計對口支援下,學院已建立起具有明顯區域特色和一定優勢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形成11個大學科和43個研究領域。

山東優秀農業科技成果在寧夏田間地頭大展身手,得益于魯寧兩地密切的科技合作。

特別是自2017年兩地科技部門簽署科技合作框架協議以來,雙方在產業合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交流道具製作等方面互學互鑒、攜手并進,積淀了深厚情誼開幕活動

寧夏科技廳副廳長桑長清表示:“我們將聚焦打造區域科技創新高品牌活動地戰略目標,全力為魯寧科技成果轉化搭建新平臺,著力為魯寧人才交流提供新舞臺,盡力為山東攤位設計記者會新主體與人才來寧開展合作交流提供新機遇。”

據介紹,當前,山東省正在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省,全力以赴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大型公仔科技成果轉化。作為“科技支寧”東西部合作的重要主展覽策劃體,未來,山東省將堅決助力寧夏高水平建設全國東西部科技合作引領區,讓更多智能農機耕耘在寧夏希望的田野上。

(記者 王迎霞 通訊員 荀曉赟 石志剛)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