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昌邑08靠設計虛擬實境市:“非遺工坊”激發鄉村振興文化動能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走進位于山東昌邑市卜莊鎮的草編非遺工坊,草帽、提籃、收納筐等一系列草編產品琳瑯滿目,讓前來參觀的游客們愛不釋手。據了解,草編非遺工坊依托潤天草制品農民專業合作社,將本地豐互動裝置富的小麥秸稈資源合理利用,設計了啟動儀式草編產品1000AR擴增實境多種,產品廣告設計遠銷日本、美國、韓國、西班牙等國家。從業人數達800余人,覆蓋30多個村莊,從業人員年展場設計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

記者會

非遺工坊是連接非遺與大眾、非遺產平面設計品與消費者之間的重要橋梁。近年來,昌邑品牌活動市按照“政府道具製作支持、市場主導、各方參與”的原則,積極探索非遺保護傳承新路徑,著力推動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非遺工坊,實現非遺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目前,昌邑市共有大型公仔非遺工坊23處,涵蓋食品加工制作、紡織服裝、編織、傳統美術全息投影等多記者會個傳統工藝類非遺項目。

“非遺工坊大多依靠傳統手工藝,產業化和市場化程度較低展覽策劃。昌邑市立足做大做強‘小手藝’,積極為非遺工坊全息投影爭取政策支持、平面設計延伸產業鏈條,協助傳承人入駐抖音、快手、淘寶等新媒體平臺,實現非參展遺傳承和產業化運營有機結合,助推非遺工坊轉型大型公仔升級。”昌邑市文旅局局長史志強介紹。

非遺文化的傳承難點在于市場化運營。該市聯合銀行推出大圖輸出“非展覽策劃遺傳承貸”,為非遺工坊負責人提供授信貸款。完善從業者、傳承人、負責人三級梯隊培養培育機制,實施人才“傳幫帶”工程,非遺工坊年開展培訓共160開幕活動余場次,受訓2000余人次,進一步培包裝盒育壯大了工坊技術骨干人形立牌隊伍。同時組織絲綢、毛筆、磚雕等非遺工坊帶頭人積極參加國家、省、市舉辦的各大非遺展會,為產品爭取展示平臺,達成FRP展覽策劃作意向。利用春節、元宵節、勞動節、國慶節活動佈置等傳統節日及梨花節、龍鄉節FRP、綠博會、黃元御中醫藥文化廣告設計品牌活動、馬拉松VR虛擬實境等節會,舉辦策展非遺展示展銷活動,提高了非遺產舞臺背板品銷售量。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