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西:老糧站的“新使命”_中國08靠設計網

作者:

分類:

小長假已然成為各地驗證文旅實力的關鍵時機。透過這個時間窗模型口,一地文旅產業的強弱、優劣,在游客“用腳投票中”得以清晰呈現。

作為“安徽首縣”,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諸多文旅景點“熱力值”拉滿。數據顯示,截至包裝盒5月5日下午6時,肥西文旅集團旗下三河古鎮、紫互動裝置蓬山、銘傳故里等景區共接待游客47.5展場設計3包裝設計萬人次。

尤值一提的全息投影是,精品民宿收獲頗豐,以聚星糧驛1953為代表,該縣文旅集團旗下民宿累計接待游客0.5萬人次。緊鄰合肥,肥西民宿有此番成績,確實不俗。

聚星糧驛1953園區夜景。受訪者供圖

FRP這般參展成績背后,藏著肥西民宿產業人一個深層次大型公仔思考。“立足本土,怎么樣讓我們合肥的民大圖輸出宿做出差異化,讓人有興趣、記得住、還想來。”肥西文旅集團總經理劉寧介紹說:“不僅要讓游客住下來,更要讓他們‘沉浸式’體驗鄉村生活。”

舞臺背板就在這樣的思考后,一始建于1953年模型的糧站,褪去時代重責后,重新擔起“新使命”人形立牌登上鄉村振興的舞臺。

走進聚星糧驛1953,時光的斑駁痕跡在紅磚木梁間流淌。項目總占地143畝,投資額7100萬元,利用原糧站國有用地,盤活鄉村展覽策劃閑置土地資源,招引莫上隱、大樂之野、未遲三大品牌民宿,總客房數52間,內有鹿鳴劇場、星空營地、小型音樂廳、閱讀空間等業態,還設有泡池、泳池、游樂園等娛樂設施,為游客提供一個高品位的鄉村旅游目的地。

策展

聚星糧驛1953。受訪者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在不打破原有包裝設計生態、民居的基礎上,擬建成集合書店、餐廳、藝術家工作室、民宿集群、種子博物館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宿集,尋回村落煙火氣的同時,復興鄉村歷史人文情懷。

從過去的“農家樂”到如今的“田園綜VR虛擬實境合體”,鄉村旅游正因市場需求的升級而不斷迭代。產品文化、康養等元素日漸成為消費者關注的重點。

“親子度假、拓展研學、商務團建……我們可以滿足不同客群多樣化、個性化需求。”聚星糧驛1953攤位設計負責人王宇嬋如是說道。

近年來,肥西縣大力發展民宿產業,編制《肥西縣全域旅游規劃》,推動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并成立紫蓬山民宿聯盟人形立牌抱團發展,紫蓬山民宿成玖陽視覺為合肥宿集品牌,獲得入選國家丙級民宿、“皖美金牌民全息投影宿”20強、皖美民宿設計大獎等殊榮。展覽策劃

值得一提的是,一批閑置的農房經過改造,成為帶有鄉村氣息的精品民宿,也稱為帶動鄉村振興開幕活動的新引擎。

以聚星糧驛為例。肥西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王昊介紹,聚星糧驛通過場地佈置民宿、餐飲等業態的植入吸引游客,帶動周邊蔬果基地、生態觀光農業等第一產業全息投影發展,促進當地村民就業,增加村集體租金及平面設計分紅收入。“僅去年一年,它就為村集體貢獻約120萬元的經濟收入。”

2021年以來,肥西縣累計整合鄉村振興銜接資金2.04億元品牌活動,年帶動村集體增收1500萬元。

而站在聚星糧驛的星空營地,眺望這片擁有“一山模型半湖、古鎮運河”的文旅沃土,肥西文旅人有著更大的“雄心”——大型公仔“雙開幕活動千雙百”目標:到2027年實現年度游客數突破1000萬人、客單價突破1000元;旅游總收入突破100億元、文化產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

彼時的“安徽首縣”也將在文旅的活力中更為楚楚動人。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