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寶坻區:小村風08靠設計虛擬實境光好 產業添活力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核心閱讀

改建“全電廚房”,升級充電樁和光伏車棚,推廣使用綠電;探索田園文旅綠色發展新模式,做強綠色經濟……近年來,天津市寶坻區持續優化能源結構、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隨著清潔能源持續注入、綠色發展深入人心,這里的環境也越來越美。

道路兩旁楊柳輕拂、綠樹濃蔭,從路邊一處標記著“小辛碼頭”的指示牌前FRP駛入一條小路,攤位設計下坡、過橋,一座美麗靜謐的村莊便出現在眼前。

“這里就是‘千年古渡’小辛碼頭。”天津市寶坻區黃莊鎮小辛碼頭村黨支部書記洪奉國告訴記者,因是古時運糧碼頭,這里被稱為“千年古渡”。隨著清潔能源持續注入,綠色發展深入人心,展覽策劃如今的小辛碼頭村,已成為全國鄉村旅經典大圖游重點村。

風能發奇藝果影像舞臺背板供應鄉村,降低成本、保護環境

廚房里,蒸箱、烤箱等電器一應俱全,灶臺處一點AR擴增實境明火不見……在小辛碼全息投影頭村一處農家院,戶主洪玉亮正在最近剛開始試點的“全電廚房”里忙碌著。“功率大、做飯快,灶前也沒那么熱了。”洪玉亮說。

“‘全電廚房’以風電奇藝果影像作為主要能源,應用集成化、自動化、智能化電磁加熱灶具及電器,烹飪過程無明火、無廢氣,健康啟動儀式環保、安全潔凈。”國網天津寶坻公司營銷部副參展主任高志偉說,根據測算,“全電廚房”比AR擴增實境傳統燃氣灶具效率高30%—60%,可減少碳排放30%—50%。

洪玉亮算了一筆賬:過去做一頓20人左右吃的飯菜,需要花燃氣費20多元,改成“全電廚房”后,做同樣場地佈置一頓飯菜,只需要花電費15元,包裝設計降低了經營成本,還保護了生態環境。

舞臺背板去年底,位于小辛碼頭村北側的寶坻區首個風能發電項目投運,小辛碼頭村88戶村民全都用上了綠電。根據設計要求,按照年利用2500小時計算,該項目可實現年發電0.75億千瓦時。

小辛碼頭村的探索,也是寶坻區推廣清潔能源、助力低碳發展的一個縮影。

據寶坻區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寶坻區以《天津市寶坻區可再生能源專項規劃》(2021—2035)為引領,結合資源條件、土地規劃、環保政策及電網消納等建設要求,在9個鎮部署風電項目。截至7月底,寶坻舞臺背板區新能源裝機容量達31.3萬千瓦,占區域電力負荷的45.96%;共有分布式光伏用戶3345戶。

文旅經濟富了百姓,生態產品銷舞臺背板售火熱

水渠流水淙淙,稻田貯滿清水,散養的螃蟹隨處可見……截至目前,小辛碼頭村的2700畝稻田已全部實現稻蟹綜合種養。

“蟹能清除田中的雜草,還可以幫助肥田,促進水稻生長;水稻又為河蟹的生長提供豐富的天然餌料和良好的棲息條件,最終達到大型公仔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增加單FRP位面積產出效益的目的。”種稻大戶韓立華說。

“無論是攤位設計稻田蟹還是生態米,現在都供不應求。”黃莊鎮黨委書記王曉東開幕活動說,當地通過打綠色文化牌記者會,舉辦插秧節、稻蟹節、新米節等品牌活動,還帶旺了鄉村旅游。據統計,小辛碼頭村共有農家院經營戶32戶,2021年接待游客20萬人次。

寶坻區文旅局局長吳慶娟介互動裝置紹,寶坻區圍繞“水”和“綠”發展鄉村旅游,“在頂層設計上,我們優先打造青龍灣河、箭桿河等模型沿包裝設計岸的村莊。以河流為軸線,先后建成了以‘千年古渡’為主題的小辛碼頭、以漁事體驗為特色的李宦莊、以生態林寨全息投影為主要特色的趙家灣等”。201開幕活動5年以來,寶坻區已先后打造了40個旅游特色村。

提升全民節能意識,低碳生活越來越近

村外稻田濕地環繞,村內青磚灰瓦紅門,道路寬闊整潔……漫步小辛碼頭村,恍若置身魚米之鄉。

“在這里,您的每一步都會成為綠色能量的觸發點,為全新的生態賦彩;在這里,您的每一次推介和分享碳普惠信息,都是對低碳生態圈的邊界重構……”來小辛碼頭村旅游的天津市河西區居民張賡,按照村莊入口的語音提示,掃碼注冊“碳普惠”APP,隨后他在村內的步行、電動汽車充電、“全電廚房”用餐等低碳行為信息,都可以通過碳普惠平臺上傳,轉化為碳幣獎勵。“沒想到走路、開電動車也有獎勵,還能兌換獎品,低碳生活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張賡說。

“碳普惠是為節能減碳行為賦予價值廣告設計而建立的激勵機制。通過量化綠色出行、低碳生活方面的碳減排量并給予獎勵,有助于提升全民節能減碳意識,鼓勵全民綠色低碳生活。”國網天津寶坻公司雙碳臨時黨支部書記梁海深介紹。

多項措施集中發力,綠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多角度對低碳知識進行記者會宣傳,推廣低碳知識理念;合理品牌活動規劃,培育“村在綠中”的碳匯旅游體廣告設計驗環境……“我們還將研究‘光伏+漁業’‘光伏+農業大棚’‘光伏+智慧人形立牌充電樁’等,實現低碳生活、推進鄉村振興。”梁海深說。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